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话题 > 正文

什么是隐性焦虑人群 终日忙碌一停便难受

发布时间: 2021-11-24 15:33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01

什么是隐性焦虑人群 终日忙碌一停便难受

什么是隐形焦虑人群?如果心理学把正视自己所出现的问题,并感到担忧的人称之为显形焦虑人群。那么隐形焦虑人群恰恰相反:他们不敢正视自己所面临的问题,因为一想到自己被一堆问题所缠绕,就会让他们感到压抑、暴躁、痛苦。他们采取的手段不是去解决问题,而是避免让自己的情绪被问题所干扰。他们表面看上去和常人无异,事实上他们已经被问题缠身。02

什么是隐性焦虑人群 终日忙碌一停便难受

隐形焦虑人群的特征:每时每刻都在忙碌在工作中他们可能还没有那么积极,但是一回到家就忙碌了起来。他们不会安安静静的吃饭,一定要在吃饭的时候玩手机,看视频;他们也很难安静地入睡,通常要在音乐、视频、节目的辅助下入睡;他们会把计划安排得满满的,尽管没有什么事情要做。按照心理学分析,他们是为了避免让自己停下来,因为他们停下来就不得不思考自己面临的问题。似乎只有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上,他们才不用处理自己面临的问题。喜欢关注与自己无关的事情他们特别喜欢关注与自己无关的事情,因为他们只要关注到自己,就会发现自己一大堆问题没有解决,这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关注与自己无关的事情,会让他们暂时逃避内心的矛盾和冲突。他们特别关心时事,喜欢讨论明星八卦,只要是这件事发生在别人身上,他们都会十分的关切。这种“吃瓜心理”,也是典型的隐形焦虑人群的特征。心理学研究发现,当别人身上出现问题的时候,人们会感觉自己特别的“幸运”,所以就会产生莫名的兴奋,感觉自己逃过一劫一样。极力否认自己面临的问题隐形焦虑人群为了避免产生情绪紧张、不安、焦虑,会极力否认自己面临的问题。否认是最原始的心理防御手段,也是逃避问题缠身最简单的方法。就好像掩耳盗铃的故事一样,你面临的问题不会因为你的否认而消失。他们会拒绝朋友、家人的帮助,尽管身边的人似乎看出了一些端倪。如果不是等到问题爆发出来,他们可能会一辈子都这么自欺欺人。03

什么是隐性焦虑人群 终日忙碌一停便难受

如何发现自己面临的问题?安静的自我观察每天拿出十几分钟时间,安安静静地坐着,把手头的事情放下。此刻你的脑海会出现各种想法,不要试图阻止它,随它怎么想。一般情况下,如果你真的问题缠身,那么你的脑海一定会出现问题本身的特征。如果与家人的关系出现问题,脑海中会呈现出家人相关的事物;如果与恋人的关系出现问题,脑海中也会浮现出恋人相关的事物。用大数据计算用大数据计算你的生活情况,能够直观地发现你面临的问题。记录一个月的开支情况,能够帮助你了解经济问题;记录一个月的睡眠情况,能够帮助你了解健康问题;记录一个月用在社交的时间,能够帮助你了解人际关系问题。这些数据是你无法造假的,是不因你的情感而转移的,它能够让你认清现实。总而言之,隐形焦虑比显形焦虑问题更大,更难以解决。如果你不去发现这些问题,并且采取行动解决这些问题,早晚你会被这些问题所拖累。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隐性焦虑人群:每时每刻都在忙碌,一停下来就难受
隐性焦虑人群:每时每刻都在忙碌,一停下来就难受
01什么是隐形焦虑人群?如果心理学把正视自己所出现的问题,并感到担忧的人称之为显形焦虑人群。那么隐形焦虑人群恰恰相反:他们不敢正视自己所面临的问题,因为一想到自己被一堆问题所缠绕,就会让他们感到压抑、暴躁、痛苦。他们采取的手段不是去解决问题,而是避免让自己的情绪被问题所干扰。他们...[详细]
发布于 2021-05-26

最新推荐

独立人格包含什么
独立人格主要包含自我认知清晰、情绪管理稳定、决策自主性强、价值体系明确、边界感清晰五个核心特质。1、自我认知清晰自我认知清晰指个体对自身性格、能力、需求有客观评估,不依赖外界评价定义自我。这类人能够区分真实自我与社会角色,在压力情境下仍保持...[详细]
2025-07-09 10:08
层次越高的人越有修养 越是层次高的人
层次高的人通常表现出更强的情绪管理能力和共情力,这与认知水平、教育背景及社会经验密切相关。高修养行为主要体现在尊重边界、理性沟通、自我反思三个方面,其形成与长期思维训练、多元文化接触、道德内化过程有关。高认知水平群体更倾向于用前额叶皮层调控...[详细]
2025-07-09 08:25
健全的人格和心智
健全的人格和心智通常指个体在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达到相对稳定且适应良好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情绪管理能力、社会适应性、自我认知清晰度、抗压能力以及价值观念稳定性等特征。1、情绪管理能力情绪管理是健全人格的核心要素之一,表现为能够识别自身情绪变...[详细]
2025-07-09 08:00
层次越高的人越有修养 层次越高越有素质
层次较高的人通常表现出更好的修养和素质,这与个人成长环境、教育背景、自我修养和社会经验等因素密切相关。良好的成长环境为个人修养奠定基础。家庭氛围和谐、父母言行端正的个体更容易形成稳定的情绪和得体的举止。这类环境中成长的人往往具备较强的共情能...[详细]
2025-07-09 06:17
人格的稳定性是指
人格的稳定性是指个体在不同时间和情境下表现出的心理特质和行为模式具有相对一致性,主要体现在特质延续性、跨情境一致性和发展连贯性三个方面。人格稳定性受遗传基础、早期经验、社会环境及认知机制共同影响,但允许存在适应性调整。人格稳定性并非绝对固化...[详细]
2025-07-09 05:51
层次越高的人越优秀
层次越高的人通常具备更强的综合能力和心理素质,但优秀的标准因人而异。社会地位、认知水平、情绪管理能力、自我驱动力、价值观成熟度等因素共同影响个人层次。1、社会地位社会地位较高的人群往往拥有更多资源获取渠道和决策权,这与其专业能力、人际网络积...[详细]
2025-07-08 16:34
人格的稳定性解释
人格的稳定性是指个体在长期生活中表现出的心理特质和行为模式的持续性特征,主要受遗传因素、环境塑造、认知模式、社会适应和心理发展五个维度影响。1、遗传因素人格特质具有显著的遗传基础,双生子研究表明核心特质如外向性、神经质的遗传度较高。基因通过...[详细]
2025-07-08 16:08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