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人群心理 > 正文

读到高二不想读了怎么办

发布时间: 2025-04-20 22:08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高二阶段出现厌学情绪可能与学业压力、自我认知偏差、家庭期待冲突、社交环境适应不良、未来目标模糊等因素相关。

1、学业压力:

高中课程难度陡增可能导致挫败感,认知行为疗法能帮助调整不合理信念,将大目标拆解为每日可完成的小任务,采用番茄工作法提升专注力,必要时可申请调整选课组合减轻负担。

2、自我认知:

青春期自我同一性混乱易产生价值怀疑,通过霍兰德职业测评等工具探索潜在兴趣,记录成就日记强化积极自我评价,参与短期职业体验活动建立现实认知。

3、家庭沟通:

代际期望差异易引发对抗心理,采用非暴力沟通技巧表达真实需求,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生涯规划讲座,共同制定包含休学间隔年等备选方案的家庭会议机制。

4、同伴影响:

同伴群体价值取向变化可能产生疏离感,加入学术社团或兴趣小组重建归属感,与毕业学长建立mentorship关系获取多元视角,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改善社交技巧。

5、目标缺失:

应试教育下长期目标模糊易致动力衰竭,参观大学开放日接触专业信息,尝试慕课平台探索学科前沿,制作愿景板具象化理想生活场景激发内驱力。

保证每日鸡蛋、深海鱼类等优质蛋白摄入维持神经传导功能,进行每周3次30分钟有氧运动促进内啡肽分泌,建立固定作息表稳定生物节律,短期心理咨询配合学业规划双轨并行能有效改善状况,持续两周以上情绪低落需寻求专业心理评估。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孩子读到高一不想读了怎么办
孩子读到高一不想读了怎么办
孩子读到高一不想读了,家长沟通、心理疏导、学业调整、兴趣引导、职业规划等方法可以帮助解决问题。高一阶段出现厌学情绪可能与青春期心理变化、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因素有关,需要多角度干预。1、家长沟通家长需主动与孩子建立平等对话,避免指责性语言。通过日常聊天了解孩子抗拒上学的具体原因,...[详细]
发布于 2025-06-20

最新推荐

成绩好但是人品差的学生
成绩好但人品差的学生通常存在认知与行为不匹配的心理特征,主要与家庭教育缺失、共情能力不足、功利化价值观、社交技能缺陷、自我中心倾向等因素有关。一、家庭教育缺失部分高智商学生因早期家庭教育过度强调成绩排名,忽视品德培养,导致道德判断能力滞后。...[详细]
2025-07-27 05:00
成绩固然重要,人品更重要
成绩固然重要,但人品是决定个人长期发展的核心因素。良好的人品能够帮助建立稳固的人际关系、获得社会认可,并在关键时刻发挥超越成绩的作用。成绩体现的是短期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在升学或求职初期可能成为重要参考指标。但过度追求成绩可能导致心理压力增...[详细]
2025-07-26 15:20
成绩差就该被歧视吗
成绩差不该被歧视,学习成绩只是个人能力的一个方面,不能全面反映一个人的价值。歧视行为可能由认知偏差、教育评价单一、社会刻板印象、竞争压力、家庭教育方式等因素引起。1、认知偏差部分人可能将成绩与个人价值错误关联,形成非理性评价标准。这种偏差容...[详细]
2025-07-26 13:16
成绩差的男孩子出路在哪
成绩差的男孩子可以通过职业教育、技能培训、自主创业、参军入伍、基层服务等多种途径实现人生价值。职业发展不局限于学历,关键在于发掘自身优势与市场需求结合。职业教育是成绩不理想学生的重要选择方向。国家近年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体系,中职、高职院校提...[详细]
2025-07-26 11:12
成绩不好就是坏学生吗
成绩不好不等于坏学生,学习表现只是评价学生的一个维度。学生的品德、性格、社交能力、创造力等综合素质同样重要,成绩差异可能由学习方法、兴趣倾向、心理状态、家庭环境、教育资源配置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1、评价标准多元性传统教育体系过度侧重分数导向...[详细]
2025-07-26 09:08
成功走出双相障碍的人
双相障碍患者通过系统治疗和科学管理可以回归正常生活。康复过程涉及药物治疗、心理干预、社会支持、自我调节和长期监测等关键环节。双相障碍是一种以情绪极端波动为特征的精神疾病,患者会经历躁狂发作与抑郁发作的交替循环。药物治疗是稳定情绪的基础,常用...[详细]
2025-07-26 07:04
成功者外向还是内向多
成功者外向还是内向多
成功者中外向和内向性格的比例取决于具体领域,外向者在需要社交互动的领域占比更高,内向者在需要深度思考的领域更具优势。外向性格在销售、公关、演艺等需要频繁人际互动的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外向者通常精力充沛,善于表达,能够快速建立人际关系网络,这...[详细]
2025-07-26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