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知识 > 正文

你习惯讨好别人吗?讨好背后的内心世界

发布时间: 2021-12-28 15:09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01

讨好是内在无价值感的外在投射

在童年时,我们都是弱小的,无助的,需要强大的父母的保护和照顾,需要依附于父母而存在,父母对于孩子的爱是最大的营养。

但是家庭不一定完全以这个孩子为中心,有时父母沉迷于个人爱好,有时父母忙于事业工作,家庭中有多个兄弟姐妹,父母重男轻女或者重女轻男,无形中,孩子为了得到父母的关注,采取了讨好的方式,迎合父母的喜好和需求,让父母满意和开心,压抑自己真实的感受,通过委屈自己做个好孩子来得到父母的关注。

当这种机制第一次有效之后,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人格面具——好孩子。乖,听话,懂事,察言观色,做父母喜欢和期望的事情,成为父母想要的那个好孩子。当这种模式固着之后,慢慢的就在生活和工作中形成了一种习惯,在权威面前,在上司面前,在领导面前,在自己的伴侣和朋友面前。

讨好的孩子内在潜意识中是恐惧的,愤怒的,压抑的,委屈的,因为要讨好,我们压抑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和需求,却往往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因为每一个人都不会尊重一个跪在地上的人,认为这是你应该做的,你付出了却得不到相应的反馈和回报。

所以讨好的孩子会伤心,蕴藏着巨大的愤怒和悲伤,一旦长期得不到尊重和认可,委屈和愤怒就会找个机会猛然而出,“我都这样了,为你付出这么多,你怎么还这样对我,不尊重我,不爱我!”一旦愤怒爆发后,恐惧就会油然而生,因为愤怒会使得依附的对方远离,而讨好的孩子的人格又没有建立,恐惧对方的抛弃和离开自己,恐惧占据上风,立马悔过,又变成讨好的孩子跪倒在对方面前,重复原来的模式,呜呼悲哉!

讨好的模式是与自己和世界的隔离,对内在的自己是不尊重的,拼命的压抑自己,伪装自己,让自己的感受委屈,让自己的灵魂在悲泣,远离自己心灵的家园,灵魂的居所,长期漂泊在灵魂之外;同时因为讨好的模式又隔离了与他人和世界的关联,只是一个虚假的面具在与世界交流,依赖在别人之上,与世界也没有建立良好的联接,无力的微笑和顺从却没有得到过他人真正的尊重。

这种模式导致内外皆空虚,一个人时无法面对真实的自己,不会照顾自己,渴望他人来照顾自己,努力往外求,与他人相处时,无法真实的呈现和表达自己,压抑自己的真实想法和需求,最后伤人伤己。

所以讨好的人在日常会出现许多的身心问题,因为长期的内在负面情绪的压抑,又无法表达真实,慢慢的由细小的问题累计成大病大灾。比如特别敏感,在乎他人的评价,渴望他人的夸奖和认同,喉咙容易出问题,偏头疼,胸闷,肩膀手臂酸麻,视力容易出问题,情绪低落等。

02

如何从讨好的模式中走出来?

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痛苦往往能唤醒我们内在的灵魂。因为这个面具已经与你的血肉连在一起了,往往成长的契机在于现实关系的破碎,当讨好在婚姻、生活、朋友等各种关系中无法发生作用时,导致个体内在的崩溃,特别痛苦纠结挣扎时,我们才会去反思是不是我们自己的问题,到底是怎么把这一切弄成这样的,我们开始反观自己,反思自己,由此开始自我内在的成长之旅。问题皆有起源,有其果必有其因。回归到原初的事件,才能正本清源。这个过程往往是漫长的,是痛苦的,却又是成长的必须,成长后得到的快乐和自由却是无可言说的。

要打破讨好的模式,重建新的模式,我们需要先清理自己过去压抑的悲伤愤怒和痛苦,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觉知的状态,睁开第三只眼,看着人际关系中的自己,当自己讨好的念头起来时,或者讨好的事情发生后,自己慢慢觉知,原来我采取了讨好的方式去面对这个世界。

觉知是成长的开始,慢慢开始写生命成长日记,将自己过去所发生的类似的点点滴滴的事件都记录下来,深入的觉知自己的记忆,然后慢慢的回溯到自己的童年,回到原生家庭中,仔细的体会当时自己是如何与父母相处的,会出现很多的记忆和场景,都将其记录下来,在做这些的过程中,你许多的尘封的记忆都会慢慢的浮现,许多的情绪都会呈现出来,你会发现那个可怜巴巴的,满含眼泪,瑟瑟发抖,战战兢兢,心存渴望,委屈自己去讨好别人的“内在孩子”。

学会自己去陪伴自己,爱自己,然后慢慢的接纳自己,抚慰创伤性缺失,慢慢的建立新的人格模式,呵护它慢慢成长,然后与社会现实接轨,如果你缺乏这个能力,可以请你相信的专业人士来陪伴自己,陪着自己走过这条荆棘之路,这是一段漫长的过程,唯有爱,无条件的爱,大无畏的勇气,才能陪伴着自己走过这个过程,成为一个人。

心理学大师荣格说:“我们无法消灭情结,只是我们不再让情结拥有我们,而是让我们拥有情结。”深深的呼吸,接纳自己的讨好,微笑的看着那个“伤心的孩子”,用温暖的心和爱包裹着TA,告诉TA:“不管你是怎样的,我都爱着你,我的宝贝,我永远在你身边,保护你,陪伴你”,然后挺起胸膛,带着TA一起同行,走上新的人生之路。

作者简介:

夏德琴已帮助过1739人入驻年限7.3年

预约咨询私聊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你习惯于讨好别人吗 讨好背后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
你习惯于讨好别人吗 讨好背后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
01讨好是内在无价值感的外在投射在童年时,我们都是弱小的,无助的,需要强大的父母的保护和照顾,需要依附于父母而存在,父母对于孩子的爱是最大的营养。但是家庭不一定完全以这个孩子为中心,有时父母沉迷于个人爱好,有时父母忙于事业工作,家庭中有多个兄弟姐妹,父母重男轻女或者重女轻男,无形...[详细]
发布于 2022-02-18

最新推荐

经常笑是不是一种病 傻笑是一种什么病
经常笑本身不是一种病,但不受控制的傻笑可能与某些精神或神经系统疾病有关。傻笑在医学上称为病理性发笑,通常由额叶癫痫、假性延髓情绪、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自闭症谱系障碍等疾病引起。1、额叶癫痫额叶癫痫发作时可能出现无诱因的突然大笑,常伴随...[详细]
2025-07-04 16:08
经常笑是不是一种病 经常笑说明什么
经常笑通常不是一种病,而是健康情绪的自然表达。经常笑可能说明性格开朗、心理状态良好或社交适应能力强,少数情况下可能与某些神经系统疾病或心理障碍有关。经常笑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积极的心理表现。笑能促进社交互动,缓解压力,增强免疫系统功能。性格外向...[详细]
2025-07-04 14:00
经常笑是不是一种病 经常笑是什么病
经常笑通常不是一种病,而是健康情绪的自然表达。但不受控制的大笑可能与假性延髓情绪、双向情感障碍、癫痫发作、精神分裂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有关。1、假性延髓情绪脑损伤患者可能出现情绪控制障碍,表现为不合时宜的爆发性大笑或哭泣。这种症状常见于...[详细]
2025-07-04 11:51
经常笑是不是得病了
经常笑通常不是得病的表现,多数情况下是情绪健康或性格开朗的体现。但少数情况下可能与某些心理或神经系统疾病有关,如假性延髓情绪、双向情感障碍等。笑是人类最自然的情绪表达之一,健康人群因外界刺激或积极情绪发笑是正常生理反应。性格外向者更频繁的笑...[详细]
2025-07-04 09:42
经常笑是不是不正常
经常笑通常是正常的心理表现,但若伴随不合时宜的情绪反应或影响日常生活,则需关注潜在心理状态。笑作为情绪表达方式,多数情况下反映积极心态或社交适应,少数情况下可能与心理调节异常有关。笑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情绪反应,具有缓解压力、促进社交和增强心理...[详细]
2025-07-04 07:34
经常笑的人会得什么病
经常笑的人通常不会直接患病,但过度或不恰当的大笑可能诱发某些身体或心理问题。主要有颞下颌关节紊乱、短暂性晕厥、头痛、心律失常、心理依赖等潜在风险。1、颞下颌关节紊乱频繁大笑可能导致颞下颌关节过度活动,引发关节周围肌肉疲劳或韧带损伤。典型表现...[详细]
2025-07-04 05:25
经常情绪不好但哭不出来是什么原因
经常情绪不好但哭不出来是什么原因
经常情绪不好但哭不出来可能与心理压抑、情感隔离、抑郁倾向、激素水平异常、环境适应障碍等因素有关。这种情况既可能是心理防御机制的表现,也可能与生理调节功能紊乱相关。1、心理压抑长期压抑情绪表达会形成情感阻滞,大脑前额叶对情绪反应的抑制功能过度...[详细]
2025-07-03 15:42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