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话题 > 心理测试 > 正文

怎么与精神病患者相处 这6点注意事项仅供参考

发布时间: 2022-03-08 19:0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对精神病患者是避而远之,不敢接近,甚至是鄙视,视之为“异类”。正因如此,目前我国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即精神疾病的患病率越来越高,而广大精神疾病患者饱受着疾病痛苦和偏见歧视的双重折磨,合法权益和人格尊严得不到充分的保障,这最终会不利于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康复,甚至造成恶性循环。

其实,精神疾病患者是否会对他人构成伤害,又或者能否得到更好的康复,很大程度上与你对他们的态度有关,特别是家人,以及周围的人,如邻居、朋友等的态度。怎么与精神病患者相处 这6点注意事项仅供参考社会关爱帮助患者、才能达到和谐相处。

家,是最温暖、安全的港湾,对于精神疾病患者来说,家,以及家人的支持、理解、陪伴对于其治疗康复非常重要。那么,作为与精神疾病患者最亲近的家人,或者邻居、朋友该如何与他们相处呢?由于精神疾病患者的病情不同,家属在与患者相处时要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区别对待,才能有助于患者的恢复。为此,提出以下几点注意事项供参考:

1.兴奋躁动的病人。

对这类患者语气要平和,以安抚为主。不要对患者施加压力,否则会更加激怒患者,正如“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那么患者也会产生冲动、伤人、毁物等行为。另外,对患者进行批评或指责也是不可取的,实际上也是无效的。

2.幻觉妄想的病人。

对待此类患者既不能过分关心,又不能冷眼视之,要防止患者提出极端要求,如:某女性患者存在言语性幻听,称邻居骂她是“破鞋”,对此患者非常气愤,家人为了显示对其关心,也表示气愤,结果患者反复要求家人找邻居打架。怎么与精神病患者相处 这6点注意事项仅供参考

3.抑郁自责的病人。

对待此类患者要态度和蔼,耐心解释以减轻心理压力。家属在了解病情询问患者时可以用问候或提问性的语言,如“你今天心情好吗?”或“你今天心情怎么样?”尽量避免暗示性提问:如“你是不是今天心情不好?”这样会产生误导,不能得到患者的真实情况。如果病人对疾病过分担心、忧虑,要淡化“病”字,以减轻焦虑抑郁的情绪。谈话时多鼓励少打断,尽其宣泄,适时表示同情和理解。

4.反复要求自杀的病人。

对待此类患者除态度和蔼外,语言表达也要明确,要敢于和病人讨论自杀,主动涉及症状,不要怕刺激患者。让病人知道家人非常理解患者目前的心情,告诉病人采取自杀行为结束生命将会给家人留下更大的痛苦,是自私的表现。同时,还要加强看护、检查周围环境的安全情况,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5.敏感多疑的病人。

对待此类患者要以反复劝说、反复解释或给予适当的保证为主。由于敏感多疑属于一种人格特征,是能够接受劝说的,但不会持久,类似的疑心还会反复出现。怎么与精神病患者相处 这6点注意事项仅供参考因此,要对患者不厌其烦地解释。同时,还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讲话时应尽量不要回避患者,甚至要有意识的让患者听清楚,这样可以减少病人的误解。

6.易激惹的病人。

对待此类患者要注意谨言慎行,不要激惹病人。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说,常常受幻觉妄想等症状的影响,使其心烦焦虑,从而继发出现易激惹,家属在遇到这种情况时,要让病人知道他的感受是真实的,对此表示关心理解,对症状本身不予反驳,也不予辩解,家属在与病人相处时应采取主动回避,投其所好,连哄带夸的原则。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如何与精神病患者相处?
如何与精神病患者相处?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对精神病患者是避而远之,不敢接近,甚至是鄙视,视之为“异类”。正因如此,目前我国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即精神疾病的患病率越来越高,而广大精神疾病患者饱受着疾病痛苦和偏见歧视的双重折磨,合法权益和人格尊严得不到充分的保障,这最终会不利于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康复,甚至...[详细]
发布于 2021-05-26

最新推荐

成年巨婴的十三个特征有哪些
成年巨婴通常指生理成熟但心理滞留在婴儿阶段的成年人,主要特征有过度依赖、缺乏责任感、情绪失控、自我中心、逃避现实、推卸责任、无法延迟满足、人际关系障碍、抗压能力差、习惯性抱怨、过度索取、非黑即白思维、难以接受批评。1、过度依赖成年巨婴在生活...[详细]
2025-07-25 16:10
癔症的10个前兆
癔症的10个前兆
癔症的前兆主要有情绪波动大、躯体不适感、记忆缺失、行为异常、感觉障碍、言语混乱、过度依赖、模仿他人、短暂意识丧失、人际关系敏感等表现。癔症属于分离转换性障碍,早期识别有助于及时干预。1、情绪波动大患者可能突然出现强烈情绪反应,如无故大哭大笑...[详细]
2025-07-25 15:45
成年巨婴的十三个特征是什么
成年巨婴通常指生理成熟但心理滞留在婴儿阶段的成年人,主要有过度依赖、缺乏责任感、情绪失控、自我中心、逃避现实、无法延迟满足、人际关系障碍、习惯性抱怨、抗压能力差、过度索取、推卸责任、非黑即白思维、生活能力低下等十三个特征。1、过度依赖成年巨...[详细]
2025-07-25 14:06
妄想症可以痊愈吗
妄想症可以痊愈吗
妄想症通过规范治疗多数患者症状可得到显著改善,部分患者可能达到临床痊愈。妄想症的治疗效果与发病原因、治疗时机、个体差异等因素密切相关,需结合药物治疗与心理干预综合管理。妄想症患者若早期接受系统治疗,症状缓解概率较高。抗精神病药物如利培酮、奥...[详细]
2025-07-25 13:41
成年巨婴的十三个特征 成年巨婴怎样治疗
成年巨婴通常指心理年龄滞后于生理年龄的成年人,主要表现为过度依赖、缺乏责任感等行为模式。这类人群可能存在自我中心化、情绪控制能力差、逃避现实等十三个典型特征,治疗需结合心理干预与行为矫正。1、自我中心化成年巨婴常以自我需求为绝对优先,难以理...[详细]
2025-07-25 12:02
16型人格最多的
16型人格测试中占比最多的类型通常是ISFJ守卫者型。MBTI人格类型分布受文化、样本来源等因素影响,但全球多项调查显示ISFJ、ESFJ、ISTJ等务实型人格出现频率较高,主要与社会协作需求高传统教育影响职业适应性广等因素相关。1、社会协...[详细]
2025-07-25 11:37
成年孩子不工作我该怎么办
成年孩子不工作可通过调整沟通方式、设定明确界限、提供职业指导、寻求专业帮助、改善家庭氛围等方式干预。长期不就业可能与心理障碍、社会适应困难、家庭依赖模式等因素有关。1、调整沟通方式避免指责性语言,采用非暴力沟通技巧表达担忧。可定期安排家庭会...[详细]
2025-07-25 0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