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情感心理 > 正文

假如你的孩子是内向的 父母真正了解过内向到底是什么吗

发布时间: 2022-02-09 16:24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很多的家长总会问到这样一个问题,老师,我们家特内向不爱跟人打交道,跟同龄孩子玩不到一块您说我们家孩子是不是有点问题?家长心急如焚。

假如你的孩子是内向的 父母真正了解过内向到底是什么吗

作为一个内向孩子的家长,

带孩子社交就总要面对很多尴尬,

尤其面对比较陌生的环境和人,

孩子的表现总是非常让人失望,

感觉自己教育很失败。

那我们就真正地去了解内向到底是什么?

很多声音告诉我,我的内向性格不是这个社会的必需品,我应该尝试着外向型的角色。

所以我总是和朋友去喧闹的酒吧,即使我只想安静愉快地坐下来聊天。

我硬着头皮去从事与人谈判的工作,我以为这样会锻炼我变得外向,可是每一次都需要挣扎。

最后,我成为了律师,而不是我内心的作家梦,因为我要证明自己是勇敢的。

其实我内心深处感觉得到,这是错误的。

我的决定来完全自于我的条件反射。

我丢掉了我的内向,

我没有很开心,是我的损失。

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是内向的。内向和害羞不同,害羞是对社会评论的恐惧,主动退缩,需要克服。而内向更多的是你怎样对于刺激作出回应。

内向的人往往对外界更敏感,所以在安静的环境里更舒服。而外向的人恰恰是对外界不太敏感,所以需要更多刺激才满足。

内向的人在安静低调的环境中,最能感觉到他们的存在,这是他们精力最充足的时候,最具有能力的时候。这时他们的天赋可以发挥到最大化。

从甘地到林肯,

从盖茨到巴菲特,

画了向日葵的梵高,

发明了第一台苹果电脑的蒂夫·沃兹尼亚克,

拒绝了晚餐派对,自己在小树林漫步的达尔文,

他们都是内向的人……

独处,对于很多人来说,是赖以生存的空气。独处,具有卓越的力量,只是非常奇怪,我们开始遗忘它了……

性格,世界上最伟大的事物。

世界上没有绝对内向的人,

同样,也没有绝对外向的人。

家长会认为内向的孩子会吃亏,

主流声音压制,会让大家认为外向是优势,内向是劣势。

强扭的瓜不甜,父母与孩子原本的个性死磕,会导致以后自己跟自己死磕。

而内向的孩子,不断地被推向外向,会造成跟自己的成长轨迹越来越远,生命质量受损。

如果你的孩子是内向的……

①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

在新环境中或面对陌生人时孩子通常会觉得有点儿焦虑,所以家长不要期待孩子在某个活动中能跟其他孩子迅速地打成一片。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带孩子提前到达活动现场,让孩子熟悉环境,营造一种安全舒适的感觉。还有一种办法是允许孩子先与活动的焦点地带保持一定距离,让孩子先默默地观察,然后再鼓励他去尝试。

②告诉孩子这没什么

外向的孩子会在社交场合中如鱼得水、应对自如,内向的孩子则会感到疲乏。告诉孩子如果他觉得不适,他可以让自己在房间较为安静的角落里或者阳台、盥洗室等地方放松一下神经。

假如你的孩子是内向的 父母真正了解过内向到底是什么吗

③帮助孩子发现自己

外向的孩子也许觉得足球俱乐部或者童子军很酷,但内向的孩子可能更喜欢写作或科学夏令营。让孩子参与到他有兴趣的活动中,既有益于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也能帮助孩子交到跟他有相同兴趣的朋友。

④交朋友是孩子自己的事儿

假如你的孩子是内向的 父母真正了解过内向到底是什么吗

内向的人在人际关系上追求的不是广度和数量,而是深度和质量。他们更愿意在一个小圈子里交朋友,而不是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⑤孩子需要有自己的世界

去上学、去社交、去参加各种活动,都是在把内向的孩子从他自己的小世界中拉出来,而这有可能让孩子感到疲惫无力。当孩子回到家后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或者读书、或者玩电脑、或者发呆,你都不需要担心,这只是孩子进行自我调节的方式。

珍惜你家的内向孩子

作为父母,不仅仅要接受孩子是内向的这一情况,还要珍惜他的这一特质。内向的孩子通常都是善良的、体贴的、专心的,只要能让他们处于适合他们的环境中。

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复禾健康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假内向和真内向区别
假内向和真内向区别
假内向和真内向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社交适应性和内在心理需求上:假内向是外在表现为不善社交,但内心渴望与人互动;真内向则内外一致,更倾向独处并从中获得能量。理解两者的核心区别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假内向的人在外表上可能表现得不擅长社交,比如在陌生环境中沉默寡言、回避交流。但他...[详细]
发布于 2025-01-06

最新推荐

如果一直压抑自己的情感会怎样
长期压抑情感可能导致心理功能失调、人际关系恶化及躯体化症状,具体表现为情绪障碍、社交回避、慢性疼痛等。1、情绪障碍:长期情感压抑会阻断正常的情绪宣泄通道,导致抑郁或焦虑症状。大脑杏仁核过度活跃可能引发持续性的负面情绪循环。认知行为疗法中的情...[详细]
2025-04-24 14:04
爱生气的人会导致哪些疾病呢
频繁生气可能诱发高血压、冠心病、消化系统疾病、免疫功能障碍及皮肤问题。1、心血管疾病:长期愤怒激活交感神经,导致血管收缩和血压升高。持续高压状态损伤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临床数据显示,易怒人群冠心病发病率较常人高2-3倍。治疗需结...[详细]
2025-04-24 13:59
疑心重胡思乱想是不是一种病
疑心重胡思乱想可能是病理性表现,与焦虑障碍、偏执型人格特质、压力积累、脑化学物质失衡、早期创伤经历有关。1、焦虑障碍:持续疑心属于广泛性焦虑或强迫思维的典型症状,大脑杏仁核过度激活导致威胁敏感度升高。认知行为疗法可帮助识别扭曲思维,药物如舍...[详细]
2025-04-24 13:53
经常生气的人容易得什么病
经常生气可能诱发高血压、冠心病、胃溃疡、抑郁症、免疫系统疾病等五种健康问题。1、高血压:长期愤怒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导致血管持续收缩和血压升高。临床数据显示,易怒人群高血压发病率比普通人高2-3倍。治疗需结合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钙通道阻滞...[详细]
2025-04-24 13:48
爱生气会导致什么病
长期频繁生气可能诱发高血压、冠心病、胃肠功能紊乱、免疫力下降、抑郁症等疾病。1、高血压:愤怒时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压和舒张压持续升高,长期易发展为原发性高血压。治疗需结合降压药物如氨氯地平、缬沙坦、美托洛尔,配合正念冥想、深呼吸训练等情绪...[详细]
2025-04-24 13:42
情感修复最厉害的方法
情感修复需要系统性心理干预与行为调整,核心方法包括认知重构、情绪管理、关系重建、创伤处理、自我成长。1、认知重构:错误认知模式是情感创伤的维持因素,常见于过度概括化或灾难化思维。认知行为疗法中的ABC技术可识别自动思维,通过苏格拉底式提问修...[详细]
2025-04-24 13:36
怎么维持长久的恋情
维持长久恋情需要建立信任、保持沟通、培养共同兴趣、处理冲突、持续自我成长。1、信任建设:信任是恋情的基础,缺乏信任容易引发猜疑和矛盾。通过坦诚交流、履行承诺、尊重隐私来建立信任感。避免隐瞒重要信息或频繁查岗,信任需要时间积累,日常小事上的可...[详细]
2025-04-24 13:31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