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话题 > 心理测试 > 正文

过于追求完美反而更易"坏事" 推荐四条调整建议

发布时间: 2021-12-03 09:52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过于追求完美反而更容易出错

过于追求完美反而更易

“完美主义是一种流行病”。诚然,加快的社会节奏让人更加精益求精,但过度的完美主义却会弄巧成拙,让人焦虑沮丧而又难登成功之巅。一方面,瞬息万变的时代困扰着家长们,让他们给子女的成功施加了更大压力,通过口头语言、叹气、沉默和皱眉等方式塑造出具有完美主义性格的后代。

另一方面,这种个性反而让人僵化,失去了适应多变世界的灵活性,对不确定的事物容易焦虑。

首先,完美主义者给自己定的标准往往高不可攀,因此注定收获无情的挫折,甚至沉浸在失败前的担惊受怕和失败后的悲观丧气中。

第二,高标准的人并不都是完美主义者,完美主义的关键在于过分担心出错,认为任何一次表现都是自己能力和形象的全部体现。“哪怕遇到地震也绝不会不化妆就跑出去”,他们想方设法回避或掩盖错误,也因此很难从自己的错误和失败中得到成长和提高,比如一些运动员在上升时期就早早结束运动生涯。其实,越怕出错就越容易出错,心理学研究证明,过强动机会让运动员动作变形、学生记忆力下降。

第三,担心出错还可能演变成对自己行为的怀疑、不确定感,从而重复无意义的动作、反复检查,这些都是强迫症和广泛性焦虑的重要症状。

过于追求完美反而更易

另外,完美主义者还跟周围人过不去。完美主义者通常先入为主地觉得自己比别人更能干,因此对人际交往感到厌倦,对他人和社会容易挑剔、仇视甚至攻击。古代诗人屈原的一生就颇具完美主义的悲情色彩,他“怀瑾握瑜”,不屑与市井大夫为伍,“举世皆浊我独清”,最后对外界完全绝望,只得怀石沉江。

其实,“完美”并不等于“优秀”:前者是懊丧不成功,后者是享受成功。如果“完美”已经成为你的束缚,记得常常温习不完美的好处。首先,转移注意力。在追求“最好”疲惫不堪时暂停一下,看场电影、打场球,再重新审视快乐的真正所在。其次,故意犯错误。一向妆容完美的你可以试一次素面朝天出门:别人嘲笑你了吗?小看你了吗?新的感觉会给你新的思路。

重新评估自我能力调整心态

沈家宏表示,完美主义是一种自我强求,是对一种不可能达到的境界的强求。它永远只追求结果,而全然不在乎过程。所以完美主义身上所折射出来的就是为了结果而没完没了地自我折磨。以下提供四条调整的建议,提供给追求完美者参考:

一、重新审视和评估自己的能力。一个人的能力有大有小,我们不是万能的上帝,所以要允许自己有所不能,有所不为。对能力之内的事就全力改变它,对能力之外的事就全然接受它,如此我们的内心才能获得平安和快乐。

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病态的完美主义追求最好,合理的完美主义是追求更好。如何区别两者,前者的目标是现实的,可以达到的,而且只要达到了目标他就会满足着并快乐着,他既重视目标的达成,也重视过程;而病态的完美主义的目标是不现实的,是无法实现的,而且在他要达到其中的一个目标之后,立刻又会出现一个新的更高的目标,所以他永远不会满足。追求完美就等于追求死亡,因为一旦我们要求完美,我们就不可能再有进步和成长的空间。

三、重新认识缺憾、失败和瑕疵。完美主义实质上是对自我的不接纳,不允许自己有阴影,只能有光明面,好的一面,优秀的一面。其目的是成为让自己变得更理想,更强大,有一个美好的自我形象。其实我们会看到追求完美本身已让我们自己变成了不完美,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小的缺陷,会让我们陷入一个无法解脱的悖论。解决完美主义要从提高自信开始,而自我接受尤其是接受自己的缺陷和不足便是自信的开始。在另外一种意义上,不完美可能才是真正的完美。

过于追求完美反而更易

四、追寻自我强求的源头。我们不可能都成为英雄,其实英雄也是凡人。完美主义在追求一种英雄式的生活。让自己时时强大,事事胜利。当然这样的强求也非天生的,我们所有的自我强求大都源自早年父母对我们的强求。所以要彻底铲除完美主义可能要从接受他人开始,更重要的是接受我们的父母开始。当我们能接受自己的父母时,我们就能接受自己,当我们接受了自己,便没有了自我强求的土壤,没有了土壤完美主义就会枯萎灭亡。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体检体重偏高有什么调整建议
体检体重偏高有什么调整建议
体检体重偏高可能是遗传、暴饮暴食、缺少运动、内分泌失调、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原因导致,调整建议有手术、控制饮食、增加运动、放松活动、使用药物等。如有身体不适,建议立即前往医院就诊。1、遗传:如果父母一方或者双方的身材比较肥胖,会通过遗传的方式导致下一代出现这种情况,属于正常现象,可以...[详细]
发布于 2024-07-18

最新推荐

测有多少人背后嫉妒你
测有多少人背后嫉妒你
通过心理测试可以初步评估周围人对您的潜在嫉妒程度。嫉妒情绪的产生与个人成就、社交表现、资源占有等因素相关,测试结果可能受到测试者主观认知偏差影响。当您在职场或社交圈中表现突出时,容易引发他人不自觉的攀比心理。这种情绪往往隐藏在礼貌性互动背后...[详细]
2025-07-05 09:17
成长型人格是什么
成长型人格是指个体相信能力可以通过努力和经验提升的一种心理特质,与固定型人格相对。成长型人格的核心特征主要有相信努力的价值、乐于接受挑战、从批评中学习、视失败为机会、持续自我提升。1、相信努力的价值成长型人格者认为能力并非天生固定,努力比天...[详细]
2025-07-05 08:51
测一下自己适合什么工作
职业选择可通过职业兴趣测试、性格评估、能力分析、价值观匹配、职业体验五种方式综合判断。职业兴趣测试能反映个人偏好领域,性格评估可识别适合的工作环境,能力分析明确核心竞争力,价值观匹配筛选符合人生目标的方向,职业体验则提供真实场景验证。1、职...[详细]
2025-07-05 07:08
从人格化的维度看
人格化维度是心理学中分析个体差异的重要框架,主要通过稳定性特质描述人的行为倾向与心理特征。人格化维度通常基于五大性格特质理论展开,包括外向性、神经质、开放性、宜人性与尽责性。外向性反映个体社交活跃度与能量来源,高分者倾向于热情主动,低分者偏...[详细]
2025-07-05 06:42
测一下自己的婚姻如何
婚姻质量可以通过专业的心理测评工具进行初步评估,但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常见的评估维度包括沟通模式、冲突处理、情感亲密度、价值观契合度、未来规划一致性等五个方面。一、沟通模式夫妻间的有效沟通是婚姻稳定的基础。观察日常对话中是否频繁出现指责...[详细]
2025-07-05 05:00
社交型专业有哪些
社交型专业主要包括心理学、社会工作、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公共关系等。这些专业通常需要较强的沟通能力、共情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适合喜欢与人打交道的人群。1、心理学心理学专业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涉及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组织行为学等领...[详细]
2025-07-04 17:00
测一下你适合什么职业
职业倾向可以通过心理测评工具结合个人兴趣、能力、性格特质进行综合评估。职业匹配度主要受职业兴趣测试、MBTI性格类型、霍兰德职业代码、能力倾向分析、职业价值观评估等因素影响。1、职业兴趣测试职业兴趣测试通过评估个体对六种职业兴趣领域的偏好程...[详细]
2025-07-04 15:17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