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话题 > 心理测试 > 正文

太过追求完美反出错 给追求完美者的几点建议

发布时间: 2021-12-08 16:57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过于追求完美反而更容易出错

太过追求完美反出错 给追求完美者的几点建议

“完美主义是一种流行病”。诚然,加快的社会节奏让人更加精益求精,但过度的完美主义却会弄巧成拙,让人焦虑沮丧而又难登成功之巅。一方面,瞬息万变的时代困扰着家长们,让他们给子女的成功施加了更大压力,通过口头语言、叹气、沉默和皱眉等方式塑造出具有完美主义性格的后代。

另一方面,这种个性反而让人僵化,失去了适应多变世界的灵活性,对不确定的事物容易焦虑。

首先,完美主义者给自己定的标准往往高不可攀,因此注定收获无情的挫折,甚至沉浸在失败前的担惊受怕和失败后的悲观丧气中。

第二,高标准的人并不都是完美主义者,完美主义的关键在于过分担心出错,认为任何一次表现都是自己能力和形象的全部体现。“哪怕遇到地震也绝不会不化妆就跑出去”,他们想方设法回避或掩盖错误,也因此很难从自己的错误和失败中得到成长和提高,比如一些运动员在上升时期就早早结束运动生涯。其实,越怕出错就越容易出错,心理学研究证明,过强动机会让运动员动作变形、学生记忆力下降。

第三,担心出错还可能演变成对自己行为的怀疑、不确定感,从而重复无意义的动作、反复检查,这些都是强迫症和广泛性焦虑的重要症状。

另外,完美主义者还跟周围人过不去。完美主义者通常先入为主地觉得自己比别人更能干,因此对人际交往感到厌倦,对他人和社会容易挑剔、仇视甚至攻击。古代诗人屈原的一生就颇具完美主义的悲情色彩,他“怀瑾握瑜”,不屑与市井大夫为伍,“举世皆浊我独清”,最后对外界完全绝望,只得怀石沉江。

其实,“完美”并不等于“优秀”:前者是懊丧不成功,后者是享受成功。如果“完美”已经成为你的束缚,记得常常温习不完美的好处。首先,转移注意力。在追求“最好”疲惫不堪时暂停一下,看场电影、打场球,再重新审视快乐的真正所在。其次,故意犯错误。一向妆容完美的你可以试一次素面朝天出门:别人嘲笑你了吗?小看你了吗?新的感觉会给你新的思路。

太过追求完美反出错 给追求完美者的几点建议

重新评估自我能力调整心态

太过追求完美反出错 给追求完美者的几点建议

沈家宏表示,完美主义是一种自我强求,是对一种不可能达到的境界的强求。它永远只追求结果,而全然不在乎过程。所以完美主义身上所折射出来的就是为了结果而没完没了地自我折磨。以下提供四条调整的建议,提供给追求完美者参考:

一、重新审视和评估自己的能力。一个人的能力有大有小,我们不是万能的上帝,所以要允许自己有所不能,有所不为。对能力之内的事就全力改变它,对能力之外的事就全然接受它,如此我们的内心才能获得平安和快乐。

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病态的完美主义追求最好,合理的完美主义是追求更好。如何区别两者,前者的目标是现实的,可以达到的,而且只要达到了目标他就会满足着并快乐着,他既重视目标的达成,也重视过程;而病态的完美主义的目标是不现实的,是无法实现的,而且在他要达到其中的一个目标之后,立刻又会出现一个新的更高的目标,所以他永远不会满足。追求完美就等于追求死亡,因为一旦我们要求完美,我们就不可能再有进步和成长的空间。

三、重新认识缺憾、失败和瑕疵。完美主义实质上是对自我的不接纳,不允许自己有阴影,只能有光明面,好的一面,优秀的一面。其目的是成为让自己变得更理想,更强大,有一个美好的自我形象。其实我们会看到追求完美本身已让我们自己变成了不完美,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小的缺陷,会让我们陷入一个无法解脱的悖论。解决完美主义要从提高自信开始,而自我接受尤其是接受自己的缺陷和不足便是自信的开始。在另外一种意义上,不完美可能才是真正的完美。

四、追寻自我强求的源头。我们不可能都成为英雄,其实英雄也是凡人。完美主义在追求一种英雄式的生活。让自己时时强大,事事胜利。当然这样的强求也非天生的,我们所有的自我强求大都源自早年父母对我们的强求。所以要彻底铲除完美主义可能要从接受他人开始,更重要的是接受我们的父母开始。当我们能接受自己的父母时,我们就能接受自己,当我们接受了自己,便没有了自我强求的土壤,没有了土壤完美主义就会枯萎灭亡。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80后男人困惑:我对感情太过追求完美咋办?
80后男人困惑:我对感情太过追求完美咋办?
我做一下简单的自我介绍:男,1981年的,父母离异20年了,一直和父亲生活,我和父亲都在社区医院工作(事业单位),但不是医生,做后勤行政的,工资不高,只是工作轻松稳定,家里没什么钱,所以直到去年刚刚买了房子。 我一共有两段恋情,我的初恋是...[详细]
发布于 2019-01-18

最新推荐

从凹坑到今天的眼睛+眼睛如何进化
从凹坑到今天的眼睛+眼睛如何进化
眼睛的进化是一个从简单感光细胞到复杂视觉器官的漫长过程,主要经历了感光细胞聚集、凹陷结构形成、晶状体出现、双眼协调四个关键阶段。这一过程与生物生存需求、环境适应及基因突变等因素密切相关。1、感光细胞起源最原始的眼睛结构出现在约6亿年前,由单...[详细]
2025-08-20 15:20
从《以家人之名》看原生家庭对个体性格塑造的影响
电视剧以家人之名通过三个重组家庭孩子的成长故事,直观呈现了原生家庭环境对个体性格特质的深远影响。原生家庭主要通过情感互动模式、冲突处理方式、角色定位强化三个核心机制塑造子女人格,这种影响可能伴随个体终身,但通过心理干预和认知重构可得到改善。...[详细]
2025-08-20 13:41
聪明人为什么喜欢坐在后排呢
聪明人喜欢坐在后排通常与心理安全感和观察需求有关,后排位置能提供更宽松的私人空间和全局视角。这一行为可能受到性格特征、环境适应策略以及认知习惯的共同影响。后排座位能帮助个体减少被直接关注的压力,尤其对于内向或高敏感人群而言,后排的物理距离可...[详细]
2025-08-20 12:02
聪明人为什么喜欢坐在后排 为什么喜欢坐后面
聪明人喜欢坐在后排或靠后位置,通常与心理安全感、观察需求和社交压力调节有关。这种行为可能受到个人性格、环境适应性和认知习惯的影响。后排位置能提供更广阔的视野,便于观察全场动态而不被过度关注。这种位置选择往往反映出个体对环境控制的隐性需求,通...[详细]
2025-08-20 10:22
聪明人面对误解怎么处理
聪明人面对误解通常会采取主动沟通与情绪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化解矛盾。误解可能由信息不对称、表达方式差异、认知偏差、情绪干扰、立场冲突等因素引起。1、信息核实遇到误解时优先确认事实细节,通过查阅记录、询问第三方等方式还原事件全貌。避免基于片面信息...[详细]
2025-08-20 08:43
聪明人和心机人谁最厉害 怎么测自己的智商
聪明人与心机人的能力比较需结合具体场景判断,智商可通过标准化测试初步评估。聪明人通常指认知能力突出者,擅长逻辑推理、学习创新和问题解决,在学术研究、技术开发等领域更具优势。心机人更侧重人际策略运用,善于洞察动机、操控关系,在权力博弈或资源竞...[详细]
2025-08-20 07:04
聪明人和心机人谁最厉害 心机深的人聪明吗
聪明人和心机人各有优势,具体谁更厉害取决于所处环境和目标需求。聪明通常指认知能力强、学习速度快、解决问题高效,心机深则侧重策略性隐藏意图、操控局面。两者本质是不同维度的能力,不存在绝对优劣。聪明人更擅长通过逻辑分析快速抓住问题核心,在需要创...[详细]
2025-08-20 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