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话题 > 心理测试 > 正文

脾气暴躁和失眠有关吗?脾气暴躁应该如何调理?

发布时间: 2021-12-05 11:54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脾气暴躁竟是失眠惹的祸?

脾气暴躁和失眠有关吗?脾气暴躁应该如何调理?

英国一项调查发现,大约50%的坏脾气老板都是睡眠不足造就的,他们承认会因为睡眠不足造成的疲劳而对同事大喊大叫,对下属无情斥责。普通员工也一样,因为睡眠不足,有39%的人会脾气暴躁,19%的人在工作中非常容易出错。

对于其中的科学依据,科学家做出了解释。如果两天两夜不睡觉,我们大脑就会“重启”,控制中枢从平时的“冷静—理智”的控制区转向“紧急状态”的控制区,这个控制区让人的行为变成“战斗—逃跑”模式,导致急躁。中午小睡解决睡眠问题造成的坏脾气,唯一方法就是睡一觉。比如在中午的时候打个小盹,比较奢侈的方式是为他的午休开个“钟点房”。

除了失眠之外,更嗜肉也有关系

肉食使人情绪暴躁有三个原因:首先肉类中的动物蛋白会使大脑中的“色氨酸”含量减少,而导致人的情绪急躁,有侵略、好斗的倾向;肉中含有的大量饱和脂肪酸会让血压升高,血压升高是情绪不稳的重要诱因之一;肉类会导致钙离子含量下降,血液中的钙是情绪的降温剂,钙离子的减少增加了暴躁易怒的几率。

肉类中的动物蛋白会使大脑中的“色氨酸”含量减少,而导致人的情绪急躁,可以让他每天一餐素食,蔬菜水果帮女人美容养颜,对男人则能减少他们的坏脾气,这因为蔬菜、水果中含有一种血清素,多吃可以让人变得心绪平和。多吃粗粮糙米,维生素B1是人类神经的解毒剂,掌管着情绪的稳定性,一旦缺乏,脾气就会变得暴躁。

维生素B12则管理着神经系统的完整性,并通过神经系统决定着人的脾气是好还是坏。精粮细米中的B族维生素比较少,而粗粮糙米(比如燕麦、小米、玉米、苦荞、全麦)中B族维生素则非常丰富。

脾气暴躁还和吃垃圾食品有关

垃圾食品的名声已经够臭了,最近英国科学家又在这个坏名声上踩了一脚。他们将男性试验者分为两组,一组补充真正均衡、营养的饮食,一组只给炸薯条和鸡肉汉堡,一年后,发现只吃炸薯条和鸡肉汉堡的那组男生变得坏脾气、而且暴力。

脾气暴躁和失眠有关吗?脾气暴躁应该如何调理?

科学家发现,这和一种叫做“Ω-3”的脂肪酸有关,长期吃垃圾食品的人大脑中会缺少这种脂肪酸,从而使大脑失去灵活性,控制情绪的能力受损,导致增加暴力倾向。

脾气暴躁如何改善

1、宽容大度

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宽容大度,不要总是对别人斤斤计较,更不要进行打击报复。要学会多审视自己,想发脾气的时候就憋三秒钟,想一想问题是不是在别人身上。当我们学会宽容的时候,总是暴躁的脾气也就会自行消失了。对人不斤斤计较,不要打击报复,当你学会宽容时,爱发脾气的毛病也就自行消失了。

2、意识控制

当愤愤不已的情绪即将爆发时,要用意识控制自己,提醒自己应当保持理性,还可进行自我暗示:“别发火,发火会伤身体”,有涵养的人一般能做到控制。

3、反应得体

脾气暴躁和失眠有关吗?脾气暴躁应该如何调理?

当遇不平之事时,任何正常人都会怒火中烧,但是无论遇到什么事,都应该心平气和,冷静地、不抱成见地让对方明白他的言行之所借,而不应该迅速地做出不恰当的回击。从而剥夺了对方承认错误的机会。

4、承认自我

勇于承认自己爱发脾气,以求得他人帮助。如果周围人经常提醒、监督你,那么你的目标一定会达到。

5、现在开始

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常常说:“我过去经常发火,自从得了心脏病我才认识到,任何事情都不值得大动肝火。”请不要等到患上心脏病才想到不发火,要想克服金发脾气的坏毛病,此从今天开始吧!

6、推己及人

凡事要将心比心,就事论事,如果任何亨倩,你都能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问题,那么,很多时候,你会党得没有理由迁怒于他人,自己的气自然也就消失了。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容易生气脾气暴躁怎么调理
容易生气脾气暴躁怎么调理
容易生气和脾气暴躁可能与心理压力过大、体内激素水平紊乱或饮食作息不合理有关。调节这种情绪状态,关键在于找到原因并从心理、饮食和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入手。通过调节心态、优化生活习惯和寻求必要的医疗支持,可以帮助缓解情绪波动。1.心理因素和应对方式情绪波动背后常有心理压力的影子,比如工作...[详细]
发布于 2024-12-31

最新推荐

大学生如何调节情绪
大学生可通过情绪识别、合理宣泄、认知调整、社交支持和时间管理等方式调节情绪。情绪波动是成长过程中的常见现象,但长期压抑可能影响身心健康。一、情绪识别培养对自身情绪的觉察能力是调节基础。每天花几分钟记录情绪变化,用具体词汇描述...[详细]
2025-09-30 16:10
大学生如何促进心理健康
大学生可通过建立社交支持、规律作息、情绪管理、专业求助、培养兴趣爱好等方式促进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维护需要结合个人习惯与环境调整,避免长期压抑情绪或过度自我施压。一、建立社交支持保持稳定的人际关系能有效降低孤独感,宿舍集体活...[详细]
2025-09-30 14:31
大学生如何处理好与同学老师朋友之间的关系
大学生可通过主动沟通、换位思考、建立边界、参与集体活动、管理情绪等方式处理好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学业发展、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一、主动沟通及时表达需求和感受能避免误解积累。课堂讨论时积极发言,课后主动向老...[详细]
2025-09-30 12:51
大学生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
大学生可通过主动沟通、换位思考、建立边界、参与集体活动、提升共情能力等方式改善人际关系。校园人际冲突多由性格差异、竞争压力、社交技巧不足等因素引发,需结合心理调适与行为调整综合处理。一、主动沟通及时表达真实想法能避免误解积累...[详细]
2025-09-30 11:12
大学生如何处理好焦虑
大学生如何处理好焦虑
大学生可通过调整认知、时间管理、社交支持、运动放松和专业求助等方式缓解焦虑。焦虑情绪多由学业压力、人际关系、未来规划、经济负担和自我期待等因素引起。1、调整认知识别并纠正非理性...[详细]
2025-09-30 09:33
大学生如何才能有效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大学生建立和谐人际关系需要主动沟通、换位思考、培养共情能力、参与集体活动以及保持真诚态度。1、主动沟通主动沟通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大学生可以通过课堂讨论、社团活动等场合主动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在沟通中注意语言表达清...[详细]
2025-09-30 07:53
大学生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
大学生保护自身安全需要从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心理安全等多维度采取主动防御措施。主要有提高警惕意识、掌握应急技能、规范社交行为、维护心理健康、善用校园资源等方法。1、提高警惕意识养成观察周围环境的习惯,避免在偏僻区域单独行动。...[详细]
2025-09-30 06:14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