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人群心理 > 正文

粗心大意的人叫什么人

发布时间: 2025-04-24 18:19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粗心大意的人通常被称为"马大哈",这种现象与注意力分配缺陷、性格特质、环境干扰、神经发育差异及压力管理能力有关。

1、注意力缺陷:

部分人群存在注意力调控功能薄弱,表现为信息过滤能力不足。认知行为疗法中的专注力训练可改善,如舒尔特方格练习每天15分钟,正念呼吸法早晚各10分钟,番茄工作法25分钟专注+5分钟休息循环。严重者需评估是否存在ADHD,必要时采用哌甲酯等中枢神经兴奋剂治疗。

2、性格特质:

开放性人格特质者更易分散注意,宜采用结构化生活管理。建立任务清单APP提醒,重要事项设置双重闹钟,关键物品固定收纳位置。职业选择可倾向创意类工作,避免需要高度精确性的会计、外科医生等职业。

3、环境干扰:

多任务处理环境会加重粗心表现。建议工作区采用降噪耳机隔绝噪音,电脑关闭非必要通知,手机设为勿扰模式。每完成单项任务后,花2分钟检查关键要素,重要文件采用彩色标签分类管理。

4、神经基础:

前额叶皮层发育差异可能影响执行功能。补充Omega-3脂肪酸每日1000mg,进行乒乓球等需要手眼协调的运动,睡眠保证7小时以上促进神经修复。fMRI研究显示,三个月爵士舞训练可使大脑灰质密度增加7%。

5、情绪因素:

焦虑状态下错误率提升37%。采用4-7-8呼吸法吸气4秒-屏息7秒-呼气8秒平复情绪,进行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职场中可将大任务拆解为小步骤,每完成阶段目标给予适当奖励强化正向反馈。

饮食方面增加富含磷脂酰丝氨酸的黄豆、动物肝脏,配合30分钟有氧运动提升脑血流。办公区域保持500lux以上照度,使用蓝色系文具增强警觉性。建立错误记录本每周复盘,重要事项提前预留20%时间用于核查。持续六周的系统训练可使工作记忆准确率提高40%,但若伴随明显功能障碍需排查神经系统疾病。

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复禾健康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隔友交友的人是什么人
隔友交友的人是什么人
隔友交友的人通常是那些希望在社交媒体上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或者是想要拓展自己社交圈的人。这类人可能因为工作、学习或生活环境的限制,难以在线下结识新朋友,于是转向线上平台寻找交流的机会。通过隔友交友,他们能够分享兴趣爱好、生活经验,甚至是寻求情感支持。1、社交需求强烈的人:有些人天...[详细]
发布于 2024-12-15

最新推荐

高三不在状态怎么快速调整
高三不在状态怎么快速调整
高三学生状态不佳可通过调整作息、优化学习方法、管理情绪、改善环境、适当运动等方式快速恢复。1、作息调整:睡眠不足或紊乱会直接影响认知功能和情绪稳定性。建议固定就寝与起床时间,保证6-8小时高质量睡眠,午间可安排20分钟小憩。睡前1小时避免使...[详细]
2025-04-25 15:09
大多数女性不愿接受的真相:有些事你不愿信,但它是真的
大多数女性不愿接受的真相:有些事你不愿信,但它是真的
大多数女性不愿接受的真相:有些事你不愿信,但它是真的有些话,不刺耳,但不愿听;有些真相,不残忍,却难以接受。尤其是女性,在成长和生活的路上,总有那么几个“真相”,像镜子一样冰冷,又像灯一样刺眼。不是不给机会,而是很多人从未愿意睁眼看清。1、...[详细]
2025-04-25 15:04
高三应该玩游戏吗
高三学生适度游戏可以缓解压力,但需平衡学习与娱乐,避免沉迷影响备考效率。1、压力调节:高考冲刺阶段长期高压可能引发焦虑,适度游戏能激活大脑奖赏回路释放多巴胺。建议选择单局时长≤15分钟的休闲类游戏,每天总时长控制在30分钟内,避免睡前2小时...[详细]
2025-04-25 15:03
高三还在玩手机到半夜怎么办
高三还在玩手机到半夜怎么办
高三学生深夜玩手机影响学习效率,可通过调整作息、心理干预、家长监督、时间管理和环境优化改善。1、调整作息:长期熬夜玩手机会打乱生物钟,导致白天注意力不集中。建议固定起床和入睡时间,睡前1小时关闭电子设备,使用渐进式放松训练帮助入眠。可尝试褪...[详细]
2025-04-25 14:58
高三了还在玩手机会怎么样
高三了还在玩手机会怎么样
高三沉迷手机会导致学习效率下降、情绪波动加剧、生物钟紊乱、社交能力退化、考试焦虑加重。1、学习效率:手机高频使用会分散注意力,大脑频繁切换任务导致认知资源耗竭。建议采用番茄工作法,每25分钟专注学习后允许5分钟查看手机,同时关闭非必要通知。...[详细]
2025-04-25 14:52
高三了还在玩手机正常吗
高三了还在玩手机正常吗
高三阶段频繁使用手机可能由学业压力释放、时间管理失衡、同伴影响、家庭监管缺位、手机依赖倾向等因素导致,需通过目标设定、行为替代、环境控制、认知调整、专业干预等方式改善。1、压力释放:高考压力可能引发逃避行为,手机娱乐成为即时减压渠道。建议采...[详细]
2025-04-25 14:47
无能的人是怎样的
无能感源于自我认知偏差与能力发展的不匹配,表现为逃避挑战、消极归因、低自我效能感、社交回避、情绪压抑五种典型特征。1、逃避挑战:长期失败经历导致对困难任务的回避行为,形成"习得性无助"心理模式。改善需采用认知行为疗法中的暴露技术,从完成简单...[详细]
2025-04-25 14:41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