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情感心理 > 正文

过也过不好离也离不了 中国式婚姻还能凑合多久?

发布时间: 2021-11-18 11:07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01

过也过不好离也离不了 中国式婚姻还能凑合多久?

冷暴力成为家常便饭

把温柔、随和的一面都给了外人,留下冷漠、固执的一面给相濡以沫的爱人;空间距离无比接近,精神距离却无比遥远,明明睡在一起,却是最遥远的陌生人,这是多么可悲的对比。

心里可能还会渴望爱情和呵护,但谁也开不了那个口。日子越过越老,感情逐渐沉迷,大吵大闹没有解决问题,好好沟通后发现三观不合,更加失望至极。最后只能冷战,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个,不知不觉可能已经好几年不曾说话了,赌气过日子,谁也不服谁!

空有婚姻的形式,却无婚姻的内容。多少婚姻正经历这样的悲剧?

02

从无话不说到无言以对

过也过不好离也离不了 中国式婚姻还能凑合多久?

结婚多年的你,已经多久没有和家里那位好好沟通说话了。

你还会和TA推心置腹的沟通交流吗?还会渴望TA的每一条信息吗?每天交流的话超过十句了吗?

总结婚姻里的现状,不难发现,这些已经成了中国式婚姻的常态:在办公室侃侃而谈,回到家沉默不语;在酒桌上笑容满面,在家庭聚会上面无表情;恋爱时无话不谈,结婚后无话可说;共处一室,却分床而睡;同桌吃饭,情愿在手机里聊天;朝夕相处,彼此相对无言。

痛心!可悲!

03

丧偶式,低质量的陪伴

电影《世界上最伟大的父亲》有一段台词:

“曾以为世界上最糟糕的事,就是孤独终老。其实不是,最糟糕的是与那些让你感到孤独的人一起终老。”

婚姻平平淡淡才是真,可是平淡不代表“怠慢”,在一次次的借口忙碌之中,消失殆尽的可能是孩子最宝贵的教育,可能是夫妻之间难能可贵的感情。

太多男人,认为家庭里大部分事情理所当然就该女人承担,在婚姻里付出一点点,就以为自己做到了丈夫的本分,长期缺席,还有理有据,不知悔改,即使在家也是看手机,低质量的陪伴。

那么即使相伴到老,又和丧偶有何区别?

04

和公婆同住,每天在怄气中度过

中国婚姻因为房子、孩子等原因,不得不三代同堂,其中最为揪心的就是婆媳关系,大部分家庭因为婆媳关系导致幸福指数直线下降。

跟妈妈无论怎么吵架,哪怕是打破了头,过不了几天,妈妈就会原谅你。跟婆婆却不是这样,只要有一次不愉快,就会成为骨子里的刺。关系近了不好,远了也不好,如果关系太亲近,就会放松警惕,只要有一句话不对,就会伤了彼此的心。如果关系太远,同在一个屋檐下,抬头不见低头见,怎么看都不顺眼。

婆媳就是婆媳,永远都不会是母女。每天在这种微妙的关系里待着,婚姻不受影响就怪了!

05

为了孩子而凑合

婚姻如此不堪,为什么还要继续?没人想继续啊,想离婚的一抓一大把。

但总有人劝:为了孩子别离了,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比什么都重要!孩子还小,没了爸爸或妈妈,好可怜……孩子马上要小升初了、要中考了、要高考了,离婚会影响孩子学习,以后再说……

中国有多少这样的家庭,包括自己也劝自己,上有老下有小,离婚太麻烦了,成本太高,前路茫茫,离了何去何从呢?而且离婚不仅仅是破坏了完整的人生,还要再重新开始,回到从前,这种感觉让自己觉得恐惧

以及家里老人觉得离婚是很没有面子的事情,为了面子,他们会希望孩子去维持一段苟延残喘的婚姻。当然理由都是冠冕堂皇的,“为了孩子。”

但,就是因为不敢离婚,所以你的婚姻才越来越糟。

06

一边闹离婚,一边生二胎

比起想离不敢离,更可笑和可悲的是:一边想离婚,一边忙着生二胎!

身边很多这样的例子,不久前明明听到她说丈夫外面有了女人,两个人吵得不可开交,在父母的劝说下暂时没离,但是往后吵不动了,就分居了,各过各的日子,她也不过问他在外面的任何事情了,他呢,还是会给孩子生活费,时不时看看她和孩子。

但是没隔一年,你就看到她大着肚子,面目表情的说“我要生二胎了”。

这是什么逻辑,很多时候我无法解释,但看多了,也就释然了。

虽然我们在选择逃避,选择反抗,但还是没有勇气,迈出这个安稳的情感废墟。

我总觉得啊,中国人活得太累。大部分人的婚姻不是为自己活,而是在活给别人看。

我们要考虑到上一代下一代,以及生活中的看客,唯独没有考虑自己幸福不幸福。

当婚姻进入到了一种“合不成又分不了”的困境中,我们可以按下面这四个步骤来找到目前你们婚姻的均衡。

第一步,学会自我反思和梳理

一个好的婚姻是两个人共同努力的结果,而任何婚姻的困境绝不是由一方造成的。在困境中,我们太容易发现对方的问题,看到对方的不足,却常常会忽视了自己在这些矛盾、冲突或者僵局中存在的问题。

想要找到相对均衡的状态,你需要先清楚自己该负担的责任。

第二步,学会理性而客观地看待对方

矛盾和冲突中,往往充斥着太多的情绪和主观的想象,比如很多出轨的案例中,出轨方只要一晚回家,被出轨方就会觉得一定是找第三方了,然后大吵大闹,或者做出许多激烈的举动。

我们太习惯用本能来反映了,因为当我们在关系中受到了伤害,面对着刺激来临时,我们的本能会自动地保护我们,要知道,本能是比情绪还快的一种反应。

但是,本能和情绪的反应都会让两个人的关系持续恶化下去,对解决问题、化解冲突,找到均衡状态没有一点好处。

在让自己安稳下来,得到基本的安全感之后,你就要开始更全面客观理性地去探索对方了——

她到底为什么会这样做?这样做背后的需要是什么?怎么做可以减少一些冲突而多一些联结?我们有没有可能再次合作?

第三步,学会暂停曾经的恶性循环

过也过不好离也离不了 中国式婚姻还能凑合多久?

但事实上,我们很多人数年甚至数十年已经形成的固化模式,是很难通过自己的意志去控制的,哪怕思维上很明白怎样更有利于关系处理的,行动上也很难做到。

这个过程是非常艰难的,所以尝试的过程是一个自我训练的过程,同时也是对之前自己的成长情况以及对对方评估的反馈和检验。

第四步,及时接受反馈并进行调整

如果之前所做的努力——不管是对自己各方面的提升,还是对对方的重新认识——这些变化如果对自己目前的生活有效,那就要继续保持;如果没有效,就要看是不是自己还没有做到,为什么做不到,怎么才能做到,是不是方向有问题,需要调整。

在不断的思考和调整中,对自己和对方反思和梳理,直到找到一个相对均衡的点,让自己和对方都相对舒服的状态。

当两个人的冲突模式停下来时,才能进行下一次的了解和尝试,从而一点点地彼此靠近。

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复禾健康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中国婚姻为何大多在凑合?过不好、离不了怎么办
中国婚姻为何大多在凑合?过不好、离不了怎么办
01冷暴力成为日常饮食把温柔随和的一面交给别人,留下冷漠顽固的一面交给爱人的空间距离非常接近,但精神距离非常远,睡在一起是最远的陌生人心里可能想要恋爱和护理,但没有人能开口。日子越老,感情越沉迷,吵闹没有解决问题,经常交流后,发现三观不合,更失望。最后只有冷战,一天又一天,一月又...[详细]
发布于 2021-04-19

最新推荐

高一累了想放弃怎么办
高一学生感到疲惫想放弃通常源于学业压力、适应障碍、自我期待过高、时间管理失衡、缺乏支持系统,可通过调整目标、优化作息、心理调适、建立支持网络、专业干预改善。1、学业压力:高中课程难度陡增可能导致认知超负荷,表现为注意力分散、记忆效率下降。尝...[详细]
2025-04-25 10:08
朋友想退学怎么劝
朋友想退学可能源于学业压力、职业迷茫、社交障碍、家庭因素或心理健康问题,可通过倾听共情、分析利弊、寻求支持、调整目标、专业干预等方式帮助。1、倾听共情:退学想法往往伴随强烈情绪,急于说服可能适得其反。用开放式提问了解具体原因,如"最近发生了...[详细]
2025-04-25 10:02
学生要退学怎么劝
学生退学可能由学业压力、家庭因素、社交困扰、职业规划迷茫、心理健康问题引起,可通过心理疏导、家校协作、目标重建、资源支持、专业干预等方式应对。1、学业压力:课业负担过重或成绩下滑易引发逃避心理。建议分解学习任务为小目标,采用番茄工作法提升效...[详细]
2025-04-25 09:57
压力特别大的时候怎么办
压力过大时可通过认知调整、时间管理、放松训练、社会支持和专业干预五种方式缓解。1、认知调整:压力常源于对事件的负面解读。识别自动化消极思维如"我必须完美"等非理性信念,用ABCDE模型进行辩驳:记录诱发事件A、错误信念B、质疑证据C、建立新...[详细]
2025-04-25 09:51
考不好怎么办怎样调整状态
考不好怎么办怎样调整状态
考试失利后的状态调整需要从认知重构、情绪管理、行为策略、环境优化、健康维护五个方面入手。1、认知重构:将考试结果归因于可控因素而非能力否定,采用成长型思维看待挫折。记录三次因改进方法而提升成绩的具体事例,每天晨间朗读强化积极信念。制作"进步...[详细]
2025-04-25 09:46
如何和倔强的老人沟通
如何和倔强的老人沟通
与倔强老人有效沟通需要理解心理需求、调整表达方式、建立信任关系、避免正面冲突、寻求共同目标。1、理解心理需求:老年人固执行为常源于对控制感的维护或对衰老的焦虑。认知功能下降可能导致思维固化,过往经历形成的价值观难以改变。沟通时应观察老人关注...[详细]
2025-04-25 09:40
父母不爱自己怎么释怀
父母不爱自己怎么释怀
父母情感缺失带来的心理创伤可通过认知重构、情绪管理、社会支持、专业干预和自我成长五方面逐步释怀。1、认知调整:理解父母行为的深层原因可能与其原生家庭、心理创伤或时代背景有关,并非个人价值否定。练习用客观视角分析家庭互动模式,区分"父母行为"...[详细]
2025-04-25 09:35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