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人群心理 > 正文

什么是「足够好」的妈妈 ?

发布时间: 2021-11-10 18:38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01

孩子在子宫时,我们是100分的妈妈,24小时无微不至的照顾。

孩子出生后,我们是90分的妈妈,环抱他,轻摇他,给予熟悉的子宫环境,温暖他。

孩子2-6岁,我们是80分的妈妈。

孩子7-11岁,我们是70分的妈妈。

孩子12-16岁,我们是60分的妈妈。

孩子17-19岁,我们是50分的妈妈。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分数越低。

这个分是距离的分,从没有距离到有距离。这个距离不是要疏远,不是不关心、不照顾,而是给孩子一个有距离的拥抱的空间,让他在那个空间里,去摔倒去爬起来,看到自己的能力,而不是看到妈妈的能力。

02

“足够好的妈妈”是英国儿科医生、儿童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提出来的。温尼科特虽然自己没有子女,但在抚养子女方面为公共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在BBC电台做了600场系列节目,出版了15本书,包括他的畅销随笔《家是我们启程的地方》。

“足够好的妈妈”是指母亲在婴儿开始的时候几乎是完全适应她的婴儿的需要,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适应越来越少,并根据婴儿逐渐增长的能力来应对她的失败。

也就是说,足够好的母亲是跟随孩子的反应,直觉性的感觉孩子不断变化的需求,足够好的母亲会提供足够好的抱持环境,母亲会根据孩子的适应能力去对这个抱持性的环境作出调整,母亲与孩子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创造更多的自由,使孩子变成独立的个体。

就拿孩子吃奶这件事打个比方,最初完美的妈妈是:婴儿想喝奶,妈妈的乳头立刻放在婴儿的嘴边,婴儿张嘴就能吸吮到。这时婴儿产生一种全能的感觉,感觉妈妈与自己是一体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总有一天,婴儿发现自己饿了,张嘴时妈妈的乳头却不在,这是婴儿对妈妈产生失望,在失望的过程中,婴儿意识到妈妈和自己是分离的,妈妈不可能满足自己所有的希望,从此婴儿滋生出自己欲望。就是成长过程中的这些挫折,让婴儿渐渐成为独立的个体,产生独立的自我意识。

所以“good enough"(足够好)就可以了,不用”perfect"(完美),这是为了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生长出自己的能力和欲望。

03

如何成为“足够好的妈妈”,温尼科特给出了几点建议:

1、理解孩子的需求

我们人类的婴儿是早产儿,他在心理上是何等的脆弱,他努力地使自己存活下来,但是他却无法把握下一次喂养是什么时候,他无法跟自己和他人交流,因此抚养者应当要适应婴儿,尽他们所能来理解孩子的需求,而非在孩子尚未准备好的时候对他们施加要求。

2、让孩子发泄怒火

温尼科特知道在一个健康的婴儿身上会出现哪些暴力和仇恨。如果父母忘记喂孩子一顿饭,那么“孩子会觉得野兽会将他吞下”。婴儿可能想要杀戮和破坏,但对于家长来说,非常重要的是允许孩子发泄怒火,而不是威胁他们或教育他们这是“不好”的行为。他说,如果一个婴儿用大哭来发泄愤怒,而周围的人保持镇静,且没有被伤害的迹象,这种经验就会极大地增强他的能力,从而理解他所认为的真实的东西并非现实。

3、确保你的孩子不那么服从

当婴儿或孩子服从父母的规则时,父母会很高兴,这样的孩子会被称为“好”孩子。温尼科特会非常担心“好”孩子,因为这会导致温尼科特称之为“假性自体”的出现。假性自体是指一个表面上看起来服从,而却一直压制自己本能。在温尼科特理论中,那些没有创造力,部分内在失去生命力的成年人,基本都是因为其父母不能容忍反抗,过早要求他们的子女“好”,从而抹杀了孩子本可以适当地"好",适当慷慨和宽容的能力。

4、顺其自然

如果糟糕的环境孩子不得不去适应,那么孩子有可能会变得早熟。举个例子,如果父母之间关系过于混乱,孩子就会过多思考当下的状况,他的理性能力就会被过多刺激。一个抑郁的父母可能会无意识地强迫孩子变得过度愉快。温尼科特发现“一个需要照看妈妈情绪的孩子有多危险”。对于温尼科特而言,父母健康的原始作用就在于有能力可以在一段时间内撒手不管,能够对一个幼小、神秘、美丽而脆弱生命的行为方式和需求感同身受。孩子的独特差异必须被最大程度地认同与尊重。

5、认识到抚养的重要性

温尼科特发现,许多父母因为抚养孩子的事情弄得精疲力竭。他提醒他们现在所做的事情至关重要,对他们而言,他们和首相及内阁一样重要。温尼科特把父母对孩子的教养称作“健康社会唯一真正的基础,也是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走向民主的唯一工厂”。

在我们变得“足够好”之前,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温尼科特说,这是一项任务,“以自己的方式”,和其他任务一样重要。

作者简介:

王黎已帮助过3891人入驻年限3.8年

预约咨询私聊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什么样的妈妈最完美 做到这些事儿就足够好了
什么样的妈妈最完美 做到这些事儿就足够好了
01孩子在子宫时,我们是100分的妈妈,24小时无微不至的照顾。孩子出生后,我们是90分的妈妈,环抱他,轻摇他,给予熟悉的子宫环境,温暖他。孩子2-6岁,我们是80分的妈妈。孩子7-11岁,我们是70分的妈妈。孩子12-16岁,我们是60分的妈妈。孩子17-19岁,我们是50分的...[详细]
发布于 2022-01-25

最新推荐

大脑不清醒神志不清反应迟钝健忘挂什么科
大脑不清醒神志不清反应迟钝健忘挂什么科
大脑不清醒、神志不清、反应迟钝、健忘等症状建议挂神经内科或精神心理科。这些表现可能与脑供血不足、神经退行性疾病、心理障碍等因素有关,需结合具体症状和病史判断。1、神经内科神经内科主要排查器质性脑部病变。脑动脉硬化、脑梗死等脑血管疾病可能导致...[详细]
2025-08-15 05:49
大脑不清醒神志不清反应迟钝健忘吃什么药
大脑不清醒神志不清反应迟钝健忘吃什么药
大脑不清醒、神志不清、反应迟钝、健忘可能与脑供血不足、神经衰弱、阿尔茨海默病、甲状腺功能减退、抑郁症等因素有关,可遵医嘱服用尼莫地平片、奥拉西坦胶囊、多奈哌齐片、左甲状腺素钠片、盐酸舍曲林片等药物。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用药。1...[详细]
2025-08-14 16:35
大脑不清醒什么原因
大脑不清醒什么原因
大脑不清醒可能由睡眠不足、压力过大、营养不良、脱水、贫血等原因引起。长期大脑不清醒可能与甲状腺功能减退、抑郁症等疾病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1、睡眠不足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质量差会导致大脑无法充分休息,影响认知功能和注意力。成年人每天需要7至...[详细]
2025-08-14 14:55
大脑不清醒模糊记忆差
大脑不清醒模糊记忆差
大脑不清醒、模糊、记忆差可能与睡眠不足、压力过大、营养不良、甲状腺功能减退、阿尔茨海默病等因素有关。长期出现这些症状建议及时进行医学检查,排除潜在疾病风险。1、睡眠不足睡眠质量差或睡眠时间不足会导致大脑代谢废物清除效率降低,影响神经细胞修复...[详细]
2025-08-14 13:16
大脑不清醒迷糊容易忘事
大脑不清醒迷糊容易忘事
大脑不清醒迷糊容易忘事可能与睡眠不足、压力过大、营养不良、轻度认知障碍、抑郁症等因素有关。长期出现此类症状需警惕神经系统疾病风险,建议结合生活习惯调整和医学检查综合干预。1、睡眠不足长期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质量差会导致大脑代谢废物清除效率下降...[详细]
2025-08-14 11:37
大脑不清醒迷糊该咋办
大脑不清醒迷糊该咋办
大脑不清醒迷糊可通过调整作息、补充营养、适度运动、心理调节、就医检查等方式改善。这种情况通常由睡眠不足、营养不良、压力过大、慢性疾病、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1、调整作息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改善大脑功能紊乱。建议每天固定时间入睡和起床,避免熬夜...[详细]
2025-08-14 09:57
大脑不清醒迷糊的原因中医解释是什么
大脑不清醒迷糊的原因中医解释是什么
大脑不清醒迷糊在中医中多与气血不足、痰湿阻滞、肝郁气滞、肾精亏虚、心脾两虚等因素有关。中医认为这类症状是脏腑功能失调导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的表现,需结合具体证型辨证施治。一、气血不足长期劳累或久病耗伤气血,导致头目失养。患者常伴面色苍白、心...[详细]
2025-08-14 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