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人群心理 > 正文

什么是「足够好」的妈妈 ?

发布时间: 2021-11-10 18:38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01

孩子在子宫时,我们是100分的妈妈,24小时无微不至的照顾。

孩子出生后,我们是90分的妈妈,环抱他,轻摇他,给予熟悉的子宫环境,温暖他。

孩子2-6岁,我们是80分的妈妈。

孩子7-11岁,我们是70分的妈妈。

孩子12-16岁,我们是60分的妈妈。

孩子17-19岁,我们是50分的妈妈。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分数越低。

这个分是距离的分,从没有距离到有距离。这个距离不是要疏远,不是不关心、不照顾,而是给孩子一个有距离的拥抱的空间,让他在那个空间里,去摔倒去爬起来,看到自己的能力,而不是看到妈妈的能力。

02

“足够好的妈妈”是英国儿科医生、儿童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提出来的。温尼科特虽然自己没有子女,但在抚养子女方面为公共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在BBC电台做了600场系列节目,出版了15本书,包括他的畅销随笔《家是我们启程的地方》。

“足够好的妈妈”是指母亲在婴儿开始的时候几乎是完全适应她的婴儿的需要,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适应越来越少,并根据婴儿逐渐增长的能力来应对她的失败。

也就是说,足够好的母亲是跟随孩子的反应,直觉性的感觉孩子不断变化的需求,足够好的母亲会提供足够好的抱持环境,母亲会根据孩子的适应能力去对这个抱持性的环境作出调整,母亲与孩子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创造更多的自由,使孩子变成独立的个体。

就拿孩子吃奶这件事打个比方,最初完美的妈妈是:婴儿想喝奶,妈妈的乳头立刻放在婴儿的嘴边,婴儿张嘴就能吸吮到。这时婴儿产生一种全能的感觉,感觉妈妈与自己是一体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总有一天,婴儿发现自己饿了,张嘴时妈妈的乳头却不在,这是婴儿对妈妈产生失望,在失望的过程中,婴儿意识到妈妈和自己是分离的,妈妈不可能满足自己所有的希望,从此婴儿滋生出自己欲望。就是成长过程中的这些挫折,让婴儿渐渐成为独立的个体,产生独立的自我意识。

所以“good enough"(足够好)就可以了,不用”perfect"(完美),这是为了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生长出自己的能力和欲望。

03

如何成为“足够好的妈妈”,温尼科特给出了几点建议:

1、理解孩子的需求

我们人类的婴儿是早产儿,他在心理上是何等的脆弱,他努力地使自己存活下来,但是他却无法把握下一次喂养是什么时候,他无法跟自己和他人交流,因此抚养者应当要适应婴儿,尽他们所能来理解孩子的需求,而非在孩子尚未准备好的时候对他们施加要求。

2、让孩子发泄怒火

温尼科特知道在一个健康的婴儿身上会出现哪些暴力和仇恨。如果父母忘记喂孩子一顿饭,那么“孩子会觉得野兽会将他吞下”。婴儿可能想要杀戮和破坏,但对于家长来说,非常重要的是允许孩子发泄怒火,而不是威胁他们或教育他们这是“不好”的行为。他说,如果一个婴儿用大哭来发泄愤怒,而周围的人保持镇静,且没有被伤害的迹象,这种经验就会极大地增强他的能力,从而理解他所认为的真实的东西并非现实。

3、确保你的孩子不那么服从

当婴儿或孩子服从父母的规则时,父母会很高兴,这样的孩子会被称为“好”孩子。温尼科特会非常担心“好”孩子,因为这会导致温尼科特称之为“假性自体”的出现。假性自体是指一个表面上看起来服从,而却一直压制自己本能。在温尼科特理论中,那些没有创造力,部分内在失去生命力的成年人,基本都是因为其父母不能容忍反抗,过早要求他们的子女“好”,从而抹杀了孩子本可以适当地"好",适当慷慨和宽容的能力。

4、顺其自然

如果糟糕的环境孩子不得不去适应,那么孩子有可能会变得早熟。举个例子,如果父母之间关系过于混乱,孩子就会过多思考当下的状况,他的理性能力就会被过多刺激。一个抑郁的父母可能会无意识地强迫孩子变得过度愉快。温尼科特发现“一个需要照看妈妈情绪的孩子有多危险”。对于温尼科特而言,父母健康的原始作用就在于有能力可以在一段时间内撒手不管,能够对一个幼小、神秘、美丽而脆弱生命的行为方式和需求感同身受。孩子的独特差异必须被最大程度地认同与尊重。

5、认识到抚养的重要性

温尼科特发现,许多父母因为抚养孩子的事情弄得精疲力竭。他提醒他们现在所做的事情至关重要,对他们而言,他们和首相及内阁一样重要。温尼科特把父母对孩子的教养称作“健康社会唯一真正的基础,也是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走向民主的唯一工厂”。

在我们变得“足够好”之前,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温尼科特说,这是一项任务,“以自己的方式”,和其他任务一样重要。

作者简介:

王黎已帮助过3891人入驻年限3.8年

预约咨询私聊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什么样的妈妈最完美 做到这些事儿就足够好了
什么样的妈妈最完美 做到这些事儿就足够好了
01孩子在子宫时,我们是100分的妈妈,24小时无微不至的照顾。孩子出生后,我们是90分的妈妈,环抱他,轻摇他,给予熟悉的子宫环境,温暖他。孩子2-6岁,我们是80分的妈妈。孩子7-11岁,我们是70分的妈妈。孩子12-16岁,我们是60分的妈妈。孩子17-19岁,我们是50分的...[详细]
发布于 2022-01-25

最新推荐

高中生早恋该怎么办
高中生早恋需要家长和学校理性引导,通过沟通教育、兴趣转移、规则建立、心理支持和家校合作等方式平衡情感需求与学业发展。1、沟通教育:早恋多源于青春期情感需求与好奇心,家长需避免强硬制止。建议采用平等对话,讨论恋爱与学业的优先级,例如通过家庭会...[详细]
2025-05-16 16:40
高中男生早恋作为家长该怎么办
高中男生早恋作为家长该怎么办
高中男生早恋需要家长理性引导,主要方法包括建立信任沟通、明确学业优先级、普及性教育知识、设定合理边界、观察心理变化。1、沟通信任:青春期情感萌动与荷尔蒙分泌增加有关,家长需避免强硬制止。每天预留15分钟平等对话,采用"我观察到您最近..."...[详细]
2025-05-16 16:39
高中早恋的男孩有什么好办法能解决
高中早恋的男孩有什么好办法能解决
高中早恋的男孩可通过心理疏导、兴趣转移、家校协作、时间管理、认知调整等方法平衡情感与学业。1、心理疏导:青春期性心理发育是早恋的核心原因,专业心理咨询能帮助男孩理解情感需求。学校心理教师可采用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每周1次的面谈识别非理性信念;...[详细]
2025-05-16 16:38
高中男孩子早恋家长怎样引导
高中男孩子早恋家长怎样引导
高中男孩早恋需要家长理性引导,关键在于理解青春期心理需求、建立信任沟通、明确行为边界、培养责任意识、提供情感支持。1、理解需求:青春期性心理发育是早恋的核心原因,荷尔蒙变化促使孩子对异性产生好奇。家长需认识到这是正常成长阶段,避免简单否定。...[详细]
2025-05-16 16:36
高中男孩早恋怎么办
高中男孩早恋怎么办
高中男孩早恋需要家长理性引导,关键在于建立信任、明确界限、培养责任感、关注学业平衡、预防行为偏差。1、建立信任:青春期情感萌动是正常心理发展现象,家长过度压制可能引发逆反。建议通过每周家庭谈话了解孩子真实想法,分享自身青春期经历降低防御心理...[详细]
2025-05-16 16:35
初二的女儿有早恋现象怎么办
初二女儿早恋可能与青春期心理发展、同伴影响、家庭关系、情感需求未满足及媒体环境影响有关,可通过开放沟通、设定界限、情感教育、兴趣转移和家校协作处理。1、心理发展:青春期性心理萌动是正常现象,荷尔蒙变化促使孩子对异性产生好奇。避免简单否定,可...[详细]
2025-05-16 16:22
女儿初二早恋怎么办
初二早恋是青春期正常心理现象,家长需通过沟通引导、设定界限、培养兴趣、关注学业和情感教育五方面处理。1、沟通引导:青春期荷尔蒙变化易产生情感冲动,亲子沟通不畅会加剧早恋风险。家长应每天留出15分钟平等对话,采用"非暴力沟通"四步法:观察女儿...[详细]
2025-05-16 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