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情感心理 > 正文

故事叙述:为什么会成为同性恋

发布时间: 2011-11-22 09:37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叶青是个忙碌的单亲妈妈。学历不高的她非常争强好胜,对工作非常看重,在事业上很有些建树,对儿子的要求也难免高了起来。叶青其实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儿子,儿子沈畅一岁时就被送到寄宿幼儿园。

叶青对沈畅一直抱有很高的期望,高标准严要求,总是告诫他,男生就要坚强,就要努力,就要成绩好,就要顶天立地。

让她震惊和难过的是,她发现自己的儿子竟然成了同性恋,不仅活跃在同性恋网络社区,和他的男朋友在社区结婚了,而且与几个哥哥有性关系。更让叶青难以容忍的是,沈畅竟然经常将男朋友带到家里发生性关系,还因为感情危机情绪波动不去上学了。叶青已经不再奢望沈畅能考上好大学,她担心儿子这事被老师和同学知道,他如何做人呀?

那还是小升初考试,沈畅考得特别糟糕,怕被妈妈打,不敢回家,走了很久,迷路了。就在他孤立无援的时候,一位大哥哥帮助了他,把他带回家,哥哥温柔地抚摩他全身。沈畅第一次感到被人关怀,在哥哥的引领下,沈畅也抚摩他。第二天哥哥把沈畅送回家,沈畅的妈妈对这位好心人千恩万谢。从此沈畅的生活中就多了一个爱他的人。

整个暑假沈畅都和大哥哥在一起,他第一次感受到做女生被男人疼爱轻松而幸福。沈畅特别希望依偎在哥哥身边,哥哥告诉他,如果他愿意,哥哥可以养他一辈子,并且不要求他学习,不要求他做一切他不喜欢做的事情,沈畅内心充满了感激,他对哥哥言听计从,并且在性行为中他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快乐,甚至有些上瘾,他离不开哥哥。后来哥哥到外地去了,沈畅开始到同性恋社区寻找新的性伙伴,衣着和语言也越来越女性化了。

解读同性性爱的心理取向

人的性爱取向分为两大类,一是单性恋,包括绝大多数人选择的异性性爱和婚姻;还有就是同性恋。二是双性恋,对两性的爱同时存在和接纳,这样的人大多会有异性间的婚姻关系,同时有同性的恋人,两种情感不相互排斥。

同性恋的性爱倾向,包括思想、情感以及性爱行为指向都是同性,人类历史上一直存在同性恋倾向。

对于同性恋成因,有先天说和后天说两大类。先天说是指生理因素,遗传基因、激素水平、大脑结构的影响等等。后天说则主要与家庭背景和社会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其他同性恋者的诱惑;特定时尚、思潮影响;母强父弱,家庭教育失当等。如果先天说的假设成立,这些人通过变性手术,使之回归生理支持的性别是比较理想的归宿。

家庭环境和社会因素对性别倾向确立所起的作用一样不容忽视。后天说还可以细化为素质型和境遇型。素质型与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幼年时期心理形成过程中性别选择的烙印;而境遇型往往是进入青春期前后环境造成的。沈畅属于境遇型,如果接受系统的心理辅导完全可以重新悦纳自己的性别。

详情可登录同性心理专题 http://psy.fh21.com.cn/qg/txxl/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同性恋为什么会产生?
同性恋为什么会产生?
关于同性恋的成因,学术界主要有三种看法。一种认为是由生理因素造成的,这种同性恋称为素质性同性恋。第二种观点认为是由心理社会因素所致,这种同性恋称为境域性同性。最后一种是一些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性倾向有双向发展的可能。同性恋的原因与异性恋的原因没有什么不同,两者同样都是有意义的生活...[详细]
发布于 2012-02-23

最新推荐

读不喜欢的专业很难受怎么办
读不喜欢的专业产生心理不适与专业认知偏差、兴趣冲突、压力积累、未来焦虑、自我认同危机等因素相关,可通过认知重构、兴趣融合、压力管理、职业规划、心理咨询等方式改善。1、认知偏差:部分学生对专业存在刻板印象或信息误差,误判专业价值。建议系统分析...[详细]
2025-05-19 17:00
学生读书压力大该怎么开导
学生读书压力大需要从认知调整、情绪管理、时间规划、家庭支持和专业干预五个方面综合开导。1、认知调整:学业压力常源于对成绩的过度关注和错误认知。帮助学生建立成长型思维,将失败视为学习机会而非能力否定。具体方法包括引导设定合理目标,如将"必须考...[详细]
2025-05-19 16:58
成年儿子怨恨父母怎么办
成年儿子怨恨父母怎么办
成年儿子怨恨父母可能由童年创伤、沟通障碍、期望落差、控制过度、情感忽视引起,改善关系需要双方共同调整认知和行为模式。1、童年创伤:早期经历中的肢体暴力、语言贬低或情感冷漠可能形成长期心理阴影。治疗需通过家庭治疗回溯事件,父母需承认错误并道歉...[详细]
2025-05-19 16:57
高考生压力大怎么开导
高考生压力大需要从认知调整、情绪管理、家庭支持、时间规划、专业干预五方面综合疏导。1、认知重构:压力源于对考试结果的过度担忧,认知行为疗法能帮助调整非理性信念。通过记录自动负性思维,用客观证据反驳"考不好人生就完了"等极端想法,建立"尽力即...[详细]
2025-05-19 16:56
考试什么样的心态才算好心态
良好的考试心态需要平衡适度紧张与积极自信,具体表现为目标明确、情绪稳定、专注当下、接纳不确定性和自我激励。1、目标明确:清晰合理的考试目标能减少焦虑。将大目标拆解为具体小任务,如每天复习两章内容或完成三套模拟题,避免因目标模糊产生无力感。采...[详细]
2025-05-19 16:54
考试没考好怎么办
考试失利可能由复习方法不当、情绪管理失衡、基础薄弱、时间分配失误、外界干扰等因素导致,可通过调整学习策略、心理调适、查漏补缺、优化计划、减少干扰来改善。1、调整策略:低效复习是常见原因,机械记忆或题海战术可能适得其反。采用主动回忆法,如用思...[详细]
2025-05-19 16:53
考试心态不好怎么办
考试心态不佳可能由压力过大、准备不足、负面思维、身体疲劳、环境适应差等因素引起,可通过认知调整、行为训练、情绪管理、环境优化、专业干预等方法改善。1、压力管理:考试压力多源于自我期望过高或外界评价焦虑。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能缓解躯体紧张,每天...[详细]
2025-05-19 1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