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话题 > 正文

哪些方法能让自己告别纠结

发布时间: 2021-02-16 17:34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我们的生活中有太多纠结的事情,比如假期后是去玩还是留在家里,是辞职还是不辞职,是继续做大龄单身还是相亲……为什么我们会陷入纠结的漩涡,这背后有什么心理因素,有什么解决办法吗?

哪些方法能让自己告别纠结

纠缠是自我和社会冲突的结果

纠结背后最大的冲突是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的冲突。总的来说就是:做自己或者做别人眼中的自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一个人作为一个有机体,具有自我评价的能力,这种能力并不依赖于外在的标准或理性,而是以自己的满足感作为评价的参照。

例如,你是一个内向的人,与喧闹的社交活动相比,你更喜欢安静的独处。但即使你只是想安静的做一个漂亮的男人(女人),工作环境要求你要更多的社交和自我推销,而家人和朋友们也认为你需要更外向一些。于是冲突产生了,你既认同“外向的人更有前途”这个社会评价标准,同时你又想坚持做安静内向的自己,于是你在要不要改变自己性格这个问题上来回纠结。

假如我们能自行其是,也没有什么可纠结的。但是作为社会人,我们不仅活“自我”这一个角色,还要活多种社会角色,在个性化和社会化之间,总是存在各式各样的冲突。例如,你想单身,但父母要求你必须结婚,所以你在纠结中;你只想成为一个知足常乐的人,而社会却要求你出类拔萃、成功,所以你进退两难。

其实每个人都会面临自我评价与社会评价的矛盾,有的人内心坚定,能很好的处理这两种矛盾。但是有的人却活成了对什么事情都容易纠结的人,他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或者说不知道怎样选择取舍。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异呢?容易纠结的人,其深层的心理原因要追溯到小时候被父母对待的方式,如果父母不允许一个孩子做真实的自己,孩子就只能够表现父母期待的样子,他的内心就是冲突不断的。面对事物时,他内心总是有两种声音在斗争:一种是自己真实的声音,“我想这样”,另一种是父母的声音“不,这件不适合你,这件对”。

面临选择时不再犹豫不决

有节制的纠缠可以使人更加谨慎,但是当纠缠过度,就会给人一种想破脑袋也无法解决的压力。那么,我们该如何避免或者减少纠结的产生呢?

认识自己

聆听内心的声音,认识真实的自己,可以帮助我们减少烦恼。了解哪些是自己真正需要的,哪些是父母和社会要求的,这样会指引我们找到纠结的原因所在,更清晰地知道该如何取舍。

忍受矛盾性

知名心理分析家卡伦·霍尼在《我们的内心冲突》一书中指出,幸福总是有它的平衡点。这个中庸不是和稀泥、打太极,而是一种妥协的能力、平衡的能力、整合的能力。从个性的角度,我们很容易认为妥协是一种自我牺牲式的退让,然而,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做自己又要符合社会要求,妥协总是相伴相随。这个「妥协」,就是一个能容忍矛盾性、整合矛盾性的心智成熟。纠缠是因为有冲突,有矛盾,如果我们有更成熟的内在智慧来处理冲突和矛盾,纠缠也会被化解。

理性抉择

假设真的不能容忍矛盾,那就要做出选择。做选择是件不易的事,因为选择的过程就是失去的过程,而失去,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痛苦。不管多不舍,都需要我们去做选择,并为选择负责,买定离手不要后悔。真的不知道如何选择,可以尝试进行问题解决训练:讨论各种方案,然后分析每种方案的优缺点,从中选出最好的。

随心随性

做了那么多的理性分析,还是在纠结?这要求我们要向内寻求答案,不断地反省和探索自我:对自己而言,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你要干什么?别人眼中的“好”是重要,还是更重要的是自己内心的平静?如果依然纠结,那就跟着感觉走,随心随性。

终极解决方案

如果上述方法你都尝试过,还是纠结呢?那么,接受纠结的自己吧,时间会给你答案,1天不够用,还有1年、10年、20年……而且有些纠结还带有年龄特征,17岁让我们纠结,现在想来也不过是莞尔一笑而已。过了某个阶段,那些曾经的纠结,即使依然没有答案,也已无需纠结,因为答案如何并不重要了,时间会治愈一切。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食物也能让你彻底告别平胸
食物也能让你彻底告别平胸
在所有明星的丰胸秘籍中,饮食都是最主要的哦,通过食物来改善自己的胸围是最好的办法,没有副作用,蛋白质的丰富含量可以丰胸但是却不会发胖,你想试试吗? 小编推荐:食物也能让你彻底告别平胸山药山药是中医推崇的补虚佳品,富含黏蛋白,具有健脾益肾、补精益气的作用,山药最富营养的成分存在于它...[详细]
发布于 2014-08-15

最新推荐

测有多少人背后嫉妒你
测有多少人背后嫉妒你
通过心理测试可以初步评估周围人对您的潜在嫉妒程度。嫉妒情绪的产生与个人成就、社交表现、资源占有等因素相关,测试结果可能受到测试者主观认知偏差影响。当您在职场或社交圈中表现突出时,容易引发他人不自觉的攀比心理。这种情绪往往隐藏在礼貌性互动背后...[详细]
2025-07-05 09:17
成长型人格是什么
成长型人格是指个体相信能力可以通过努力和经验提升的一种心理特质,与固定型人格相对。成长型人格的核心特征主要有相信努力的价值、乐于接受挑战、从批评中学习、视失败为机会、持续自我提升。1、相信努力的价值成长型人格者认为能力并非天生固定,努力比天...[详细]
2025-07-05 08:51
测一下自己适合什么工作
职业选择可通过职业兴趣测试、性格评估、能力分析、价值观匹配、职业体验五种方式综合判断。职业兴趣测试能反映个人偏好领域,性格评估可识别适合的工作环境,能力分析明确核心竞争力,价值观匹配筛选符合人生目标的方向,职业体验则提供真实场景验证。1、职...[详细]
2025-07-05 07:08
从人格化的维度看
人格化维度是心理学中分析个体差异的重要框架,主要通过稳定性特质描述人的行为倾向与心理特征。人格化维度通常基于五大性格特质理论展开,包括外向性、神经质、开放性、宜人性与尽责性。外向性反映个体社交活跃度与能量来源,高分者倾向于热情主动,低分者偏...[详细]
2025-07-05 06:42
测一下自己的婚姻如何
婚姻质量可以通过专业的心理测评工具进行初步评估,但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常见的评估维度包括沟通模式、冲突处理、情感亲密度、价值观契合度、未来规划一致性等五个方面。一、沟通模式夫妻间的有效沟通是婚姻稳定的基础。观察日常对话中是否频繁出现指责...[详细]
2025-07-05 05:00
社交型专业有哪些
社交型专业主要包括心理学、社会工作、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公共关系等。这些专业通常需要较强的沟通能力、共情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适合喜欢与人打交道的人群。1、心理学心理学专业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涉及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组织行为学等领...[详细]
2025-07-04 17:00
测一下你适合什么职业
职业倾向可以通过心理测评工具结合个人兴趣、能力、性格特质进行综合评估。职业匹配度主要受职业兴趣测试、MBTI性格类型、霍兰德职业代码、能力倾向分析、职业价值观评估等因素影响。1、职业兴趣测试职业兴趣测试通过评估个体对六种职业兴趣领域的偏好程...[详细]
2025-07-04 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