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知识 > 正文

你为什么总是在纠结 你到底在纠结什么?

发布时间: 2022-02-16 15:57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我纠结了,我又纠结了,我还是纠结……

你为什么总是在纠结 你到底在纠结什么?

似乎世界上永远有不断让人在一个问题上纠结下去的理由。“我喜欢这个味道的洗发水,可是那个牌子的更便宜一些;这种颜色的衣服很适合我的肤色,可是条纹的图案穿起来会不会凸显我身材的缺陷;有些时候还纠结爱情,这个男孩子很会逗人开心,可是那个男孩子更加体贴照顾、家境更好,我到底要选哪一个?……”

有些人即便作出选择,过一段时间,也总会觉得自己当初的选择是错误的,现在的没有原来放弃的那个好。

所以,在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的时候,就更加的谨慎小心,处处考虑。本来适度的紧张,也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本能,因为它你能时刻提醒人们,危险的存在,让人更好的保护自己。但是当这种紧张、恐惧感变得过分的时候,就会给人造成一种压力。

01

为什么会“纠结”?

做出选择是一个心理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的循环取舍的过程。当最终的决定拍案时,那可能是已经经过了潜意识中无数个比对之后,才得出的结果。

做决定的过程可以是理性的,也可以是非理性的。我们之所以难做决定,是因为某些比对的过程碰触了我们心中的某些准则或价值。接下来的问题就在于,我们需要把这些可选择的选项按照它们吸引我们的顺序做一个排列,同时还要考虑进去这些不可碰触的准则。

有的时候,即便排列出了首选选项,还要考虑如果目的不能达到是否还有候补,未选选项存在的优点。其实,现实中的很多选择仅仅是个人的喜好,比如选择某种食物,选择某件衣服之类。

02

简单的选择,为什么还难以决定?

简单的划分,我们会发现生活中有两种人:一种人看到的世界是非黑即白的,是爱憎分明的,是选择明确的;而另一种人是过渡的灰色的,没有界限,模棱两可。

研究人员发现,一个人若经常出现纠结情绪,也就是所说灰色世界的人,碰到心理学家所谓的“矛盾情感”的机会较多,而那些观点明确的人出现这种矛盾的机会则比较少。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纠结有益,而有些情况则不然。虽然不能非此即彼地将人们划分为是否属于矛盾情感人群,但是总体而言,倾向于自我挣扎的人在其一生各个不同领域做选择时都会相当举棋不定。

一般来说,黑白渐变即灰色思维是成熟的标识,可以使人们看到世界的本来面目。

阿姆斯特丹大学研究矛盾情感问题处理方法的社会心理学教授哈尔凡德说:

在不可能轻松得出答案的情况下(比如是否要接受一份新工作),爱纠结的人比那些非黑即白思维的人更有可能拖延并避免做出决定。但如果当事人经过仔细考虑还是无法抉择,或许就应听从自己的本能反应行事。

哈尔凡德博士说,他在遇到难以抉择的情况时会抛硬币,如果硬币落地反面朝上,而此时他的本能反应是消极的,那么他就知道自己下一步该怎么做了。

你为什么总是在纠结 你到底在纠结什么?

当然还有很大一部分环境和性格原因。在特定情况下,强烈希望得出结论的人倾向于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而自相矛盾的人则认为事态悬而不决自己才更为舒服。

如果一个人的父母就犹疑不定或反复无常,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很可能在未来的感情生活中也会产生焦虑和不确定。

同时,完美主义倾向的人也比较容易在具体的事情上纠结,因为总是不能达到自己心目中最理想的状态。另一些人则是因为害怕承担自己选择的后果,逃避抉择。

不断纠结会拖延做决定的时间,而问题总会有需要面对的那一刻。当这一刻到来的时候,纠结轻的人只能草草做出一个选择,无比纠结的人会产生严重的焦虑症状。看过电影《天生购物狂》的人一定记得片中那个患有“选择恐惧症”的医生,面对货架,面对菜单用完排除法,做过辩证法,痛苦了大半天,都作不出任何决定,最后还是要依赖药物和心理治疗。

优柔寡断是完美主义者的通病,当完美主义者做一种选择犹豫不决的时候,说明他在权衡利弊。他总想着选择出那种对自己利益最大的东西。其实很多事物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好与坏,每一件事物都有它的好的与坏的方面,所以作为完美主义者要改变对事物一成不变绝对化的观念。

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但不一定是最完美最好的。当你犹豫不决的时候,最好的建议是遵从自己的内心,选择自己心里最舒服的那一样。并且既然你在两种选择中犹豫不决,说明这两种选择并没有太大的悬殊差别,那么既然作出了选择,自己心里也没必要觉得后悔。

你为什么总是在纠结 你到底在纠结什么?

其实,人不能总去做那些所谓具有实际作用、直接带来利益的事,不能总屈从于社会的价值系统,有时也要由着性子做一些似乎不那么有利于自己的傻事,这些偶然的发傻正好使你在生活的现实主义中保留着浪漫主义情感,正好代表着你的个性色彩。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为什么你总是在纠结?
为什么你总是在纠结?
我纠结了,我又纠结了,我还是纠结……似乎世界上永远有不断让人在一个问题上纠结下去的理由。“我喜欢这个味道的洗发水,可是那个牌子的更便宜一些;这种颜色的衣服很适合我的肤色,可是条纹的图案穿起来会不会凸显我身材的缺陷;有些时候还纠结爱情,这个男孩子很会逗人开心,可是那个男孩子更加体贴...[详细]
发布于 2021-10-22

最新推荐

青春期性心理发展表现有哪些
青春期性心理发展表现为性意识觉醒、性别角色认同、性冲动管理、情感依恋模式形成及性价值观建立五个关键维度。1、性意识觉醒:生理成熟促使青少年开始关注第二性征变化,出现对异性或同性的好奇与探索欲望。可通过正规性教育课程学习生理知识,参与"青春健...[详细]
2025-05-19 11:25
青春期女孩性心理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什么
青春期女孩性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性意识觉醒、情感波动增强、性别角色认同深化、对异性好奇增加、性冲动与羞耻感并存。1、性意识觉醒:生理发育促使性激素分泌增加,乳房发育、月经初潮等第二性征出现,引发对自身性特征的关注。表现为频繁照镜子、在意身材变...[详细]
2025-05-19 11:24
青春期性心理特征有哪四点表现
青春期性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性意识觉醒、性好奇增强、性冲动出现、性角色认同四个方面。1、性意识觉醒:生理发育促使青少年开始关注性别差异,表现为对异性产生特殊兴趣。女孩可能出现月经初潮后的焦虑,男孩易出现遗精困惑。可通过正规性教育课程缓解不安,...[详细]
2025-05-19 11:23
暴饮暴食是抑郁的表现吗
暴饮暴食是抑郁的表现吗
暴饮暴食可能是抑郁的典型表现之一,与情绪调节障碍、神经递质失衡、压力应对机制、童年创伤经历、社会文化因素密切相关。1、情绪调节障碍:抑郁患者常通过暴食缓解负面情绪,大脑奖赏回路对高糖高脂食物产生依赖。认知行为疗法可帮助识别情绪性进食触发点,...[详细]
2025-05-19 11:21
不喜欢和家人相处是什么心理疾病的表现
不喜欢和家人相处可能由社交回避型人格障碍、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家庭关系创伤、高功能自闭症谱系障碍等心理因素引起。1、社交回避型人格障碍:对亲密关系存在病理性恐惧是核心特征,常表现为刻意疏远家庭成员。遗传因素占致病原因的35%-50%,童...[详细]
2025-05-19 11:20
打父母的孩子是不是心理有问题的表现
打父母的孩子是不是心理有问题的表现
打父母的行为往往与心理问题相关,常见原因包括情绪调节障碍、家庭环境异常、人格发展缺陷、精神疾病影响以及模仿暴力行为。1、情绪调节障碍:部分青少年因大脑前额叶发育不完善,难以控制冲动情绪,可能通过暴力发泄愤怒。认知行为疗法能帮助识别情绪触发点...[详细]
2025-05-19 11:19
一般心理有问题的孩子会有什么表现出来
孩子心理问题常表现为情绪波动大、行为异常、社交障碍、学习能力下降、躯体化症状,需通过心理干预和家庭支持改善。1、情绪异常:持续情绪低落或易怒是典型表现,可能伴随突然哭泣或攻击行为。遗传因素如家族抑郁史会增加风险,环境压力如家庭冲突会加剧症状...[详细]
2025-05-19 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