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情感障碍属于精神疾病分类中的心境障碍,在我国精神障碍诊断标准中未采用分级制度,但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可归类为需长期干预的重大精神疾病。病情评估主要依据躁狂与抑郁发作的频率、持续时间及社会功能损害程度。
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双向情感障碍被归类为F31编码的心境障碍,核心诊断需满足至少一次躁狂或轻躁狂发作,伴随抑郁发作周期。典型表现为情绪极端波动,躁狂期出现亢奋、睡眠需求减少、夸大妄想,抑郁期则呈现持续低落、兴趣丧失等特征。
临床根据症状模式分为双相Ⅰ型至少一次躁狂发作和双相Ⅱ型轻躁狂伴重度抑郁。Ⅰ型因伴随精神病性症状和社会功能严重受损,通常被认为严重程度更高,约60%患者存在工作能力显著下降的情况。
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估量表显示,未规范治疗的双向障碍患者社会功能损害相当于精神分裂症水平。发作期可能出现职业功能丧失、人际关系破裂等后果,缓解期认知功能仍可能残留注意力缺陷等问题。
约40%患者合并焦虑障碍,30%存在物质滥用。共病情况会显著提升疾病严重等级,自杀风险是普通人群的15倍,属于需要重点监控的高危精神障碍群体。
急性期以心境稳定剂如碳酸锂、丙戊酸钠控制症状为主,维持期需结合心理治疗与社会功能康复。规范治疗下70%患者能达到症状缓解,但复发率高达50%,需终身随访管理。
建议患者建立规律作息,避免咖啡因和酒精摄入,每周保持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家庭成员需学习疾病识别技巧,发现情绪异常波动或睡眠模式改变时及时陪同就医。定期复诊调整药物方案,配合认知行为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营养方面注意补充ω-3脂肪酸和维生素D,地中海饮食模式可能有助于情绪稳定。
2025-06-26
2025-06-26
2025-06-26
2025-06-26
2025-06-26
2025-06-26
2025-06-26
2025-06-26
2025-06-26
2025-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