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重度抑郁需及时就医并配合系统治疗,主要干预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家庭支持、环境调整和危机干预。
重度抑郁常伴有神经递质失衡,需在精神科医生指导下使用抗抑郁药物。常用药物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舍曲林、氟西汀、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如文拉法辛,严重病例可能需联合心境稳定剂。药物需持续服用6-12个月,期间定期复诊评估疗效和副作用。
认知行为疗法能帮助孩子识别消极思维模式,辩证行为疗法可改善情绪调节能力,家庭治疗则能修复亲子沟通模式。每周1-2次专业心理咨询,配合家庭作业练习,通常需要持续3个月以上。对于有自伤倾向的青少年,需优先进行危机干预治疗。
家长需接受家庭心理教育,学习非批判性倾听技巧,避免说教或否定孩子的感受。建立稳定的家庭作息,每天预留15分钟专注陪伴时间。家庭成员可参加支持小组,掌握抑郁症复发预警信号,如持续两周的睡眠紊乱或社交退缩。
与学校沟通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酌情减少课业压力。暂时移除家中危险物品,确保24小时有人监护。创造安全表达环境,允许孩子在客厅等开放空间独处。适度减少电子设备使用,但不宜强行没收造成对抗。
当出现自杀念头或自伤行为时,立即联系心理危机热线或送急诊。保留当地精神科急诊电话,提前与医生建立联系通道。制定书面安全计划,明确紧急联系人分工。定期评估风险等级,重度发作期需考虑住院治疗。
日常护理需保证规律三餐,增加富含ω-3脂肪酸的深海鱼、坚果摄入,避免高糖饮食加重情绪波动。每天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阳光照射有助于调节生物钟。建立睡眠日记监测作息变化,晚间避免蓝光刺激。康复期可逐步参与志愿服务、艺术疗愈等社会连接活动,但需根据孩子承受能力调整节奏。家长自身要保持情绪稳定,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支持。
2021-11-16
2021-11-16
2021-11-16
2021-11-16
2021-11-16
2021-11-16
2021-11-15
2021-11-15
2021-11-15
20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