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人群心理 > 正文

不读书了档案怎么处理

发布时间: 2025-04-23 08:04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不读书后档案处理需根据升学、就业、存档等不同需求选择转移至人才市场、户籍地人社局或新单位。

1、升学转移:

继续升学的学生需将档案调至新学校,联系原校档案管理部门开具调档函,通过机要通道寄送。部分学校要求自带档案报到,需保持密封状态。未及时转移可能导致学籍衔接问题,影响奖学金评定或入党审核。

2、就业存档:

入职国企事业单位需办理档案政审,由单位人事部门发起调档。私企就业可存放至工作地人才市场,提供劳动合同办理托管,每年缴纳存档费约240元。灵活就业者建议转回户籍地人社局,避免成为死档影响工龄计算。

3、留学处理:

出国留学人员可委托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存档,需提交录取通知书和退学证明。归国后凭学历认证转至工作地人才市场,留学期间档案空白不影响认证,但需补交境外学习成绩单原件。

4、待业管理:

暂时未就业者可申请暂缓派遣保留在校两年,超期未转递会退回生源地。自主创业者需到工商注册地人才中心开户,存档后享受社保代缴服务,创业补贴申请需提供档案存放证明。

5、特殊处置:

退学学生需在30日内办理档案转出,携带退学文件到校档案馆提取。自考生成熟档案需与前置学历合并存放,持准考证到考籍所在地考试院办理归档手续,缺失档案将影响考研政审。

档案管理期间需定期确认存档状态,避免材料缺失。可补充职业技能培训证书、职称评定材料提升档案价值。异地调档建议通过邮政EMS标准快递,密封袋需加盖转出单位骑缝章。长期未就业人员应每年前往存档机构更新联系方式,档案转递过程产生的费用通常由接收方承担。个人保管档案超过三个月将失效,重新激活需补开未就业证明。

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复禾健康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关于脑瘫康复档案
关于脑瘫康复档案
折磨人的脑瘫总是缠绕着很多人,对于家人来说,如果家里有人患有脑瘫,他们是很担心的,很多家属都不知道家里人如果有脑瘫怎么面对,在这里提醒广大脑瘫患者选择好脑瘫的康复治疗方法是特别重要的,前些天小编从脑瘫康复档案中看到了一下脑瘫康复治疗的办法,分享给大家。脑瘫的康复治疗方法有哪些?一...[详细]
发布于 2016-01-21

最新推荐

高三不在状态怎么快速调整
高三不在状态怎么快速调整
高三学生状态不佳可通过调整作息、优化学习方法、管理情绪、改善环境、适当运动等方式快速恢复。1、作息调整:睡眠不足或紊乱会直接影响认知功能和情绪稳定性。建议固定就寝与起床时间,保证6-8小时高质量睡眠,午间可安排20分钟小憩。睡前1小时避免使...[详细]
2025-04-25 15:09
大多数女性不愿接受的真相:有些事你不愿信,但它是真的
大多数女性不愿接受的真相:有些事你不愿信,但它是真的
大多数女性不愿接受的真相:有些事你不愿信,但它是真的有些话,不刺耳,但不愿听;有些真相,不残忍,却难以接受。尤其是女性,在成长和生活的路上,总有那么几个“真相”,像镜子一样冰冷,又像灯一样刺眼。不是不给机会,而是很多人从未愿意睁眼看清。1、...[详细]
2025-04-25 15:04
高三应该玩游戏吗
高三学生适度游戏可以缓解压力,但需平衡学习与娱乐,避免沉迷影响备考效率。1、压力调节:高考冲刺阶段长期高压可能引发焦虑,适度游戏能激活大脑奖赏回路释放多巴胺。建议选择单局时长≤15分钟的休闲类游戏,每天总时长控制在30分钟内,避免睡前2小时...[详细]
2025-04-25 15:03
高三还在玩手机到半夜怎么办
高三还在玩手机到半夜怎么办
高三学生深夜玩手机影响学习效率,可通过调整作息、心理干预、家长监督、时间管理和环境优化改善。1、调整作息:长期熬夜玩手机会打乱生物钟,导致白天注意力不集中。建议固定起床和入睡时间,睡前1小时关闭电子设备,使用渐进式放松训练帮助入眠。可尝试褪...[详细]
2025-04-25 14:58
高三了还在玩手机会怎么样
高三了还在玩手机会怎么样
高三沉迷手机会导致学习效率下降、情绪波动加剧、生物钟紊乱、社交能力退化、考试焦虑加重。1、学习效率:手机高频使用会分散注意力,大脑频繁切换任务导致认知资源耗竭。建议采用番茄工作法,每25分钟专注学习后允许5分钟查看手机,同时关闭非必要通知。...[详细]
2025-04-25 14:52
高三了还在玩手机正常吗
高三了还在玩手机正常吗
高三阶段频繁使用手机可能由学业压力释放、时间管理失衡、同伴影响、家庭监管缺位、手机依赖倾向等因素导致,需通过目标设定、行为替代、环境控制、认知调整、专业干预等方式改善。1、压力释放:高考压力可能引发逃避行为,手机娱乐成为即时减压渠道。建议采...[详细]
2025-04-25 14:47
无能的人是怎样的
无能感源于自我认知偏差与能力发展的不匹配,表现为逃避挑战、消极归因、低自我效能感、社交回避、情绪压抑五种典型特征。1、逃避挑战:长期失败经历导致对困难任务的回避行为,形成"习得性无助"心理模式。改善需采用认知行为疗法中的暴露技术,从完成简单...[详细]
2025-04-25 14:41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