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话题 > 职场心理 > 正文

你知道什么是社交焦虑吗?三个方面即可改变社交焦虑

发布时间: 2022-07-02 10:0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01

什么是社交焦虑?

“社交技能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个体,就像刚踏上异乡土地的旅人。他们不懂当地的语言,无法融入当地的生活。”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这样描述社交焦虑者。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反复听到那些有人际困难的病人诉说:“我觉得他们之间好像有一种我不能理解的暗语”。他们有一些我不明白的规则。每当处在一群人中,我总觉得自己是特别笨拙的那个——我只是尽量假装和掩饰不让别人觉察我的笨拙。你知道什么是社交焦虑吗?三个方面即可改变社交焦虑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社交焦虑与内向不同。内向的人是安静、保守的,不会过度放大外界的批评,也不会受到外界评价的影响。而社交焦虑的人则会感受到趋避冲突(即同时具有趋近和逃避的心态)的困扰,他们既想和别人接触和交流,又担心别人会对自己做出负面评价。

社交焦虑者的行为表现可能是退缩或压抑,比如拒绝与他人交流,在团体活动里总是默不作声、待在角落;但也有少数人会走向另一个极端,他们滔滔不绝、非常活跃,以此来掩饰他们内心的焦虑,放弃自己的观点和信念、采取他人喜欢的方式来投人所好。

在日常生活中,也并不会有很多人真的达到社交焦虑症的诊断标准,他们只是存在社交焦虑的情绪或者倾向,或者只是人格特质上的“害羞”(社交沉默)。

02

社交焦虑是如何形成的?

尽管有基因、气质和环境的作用,但后天因素对社交焦虑症状的影响更加明显。以下这些情况都有可能导致社交焦虑:

· 自身经历应激性、羞辱性的事件,或被虐待、被忽视的经验,比如被老师、父母公开责骂,被他人取笑。你知道什么是社交焦虑吗?三个方面即可改变社交焦虑

· 一些特定的家庭教养方式,比如过于专制或过度保护,会让孩子感到缺少家庭温暖,产生社交焦虑;而父母如果总是责怪或纠正孩子的行为,则会进一步加重孩子的社交焦虑症状。

· 观察他人的行为也会产生社交焦虑,比如看到自己的兄弟姐妹或同学被他人欺负的经历。

· 生活的改变,需要个体担当新的社会角色,比如得到一次工作晋升,或者与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结婚。

人们被社交焦虑情绪沾染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被称作害羞与社交焦虑的“恶性三循环”理论:

第一个阶段是“害怕”。当社交焦虑者准备好与他人交往时,内心会充斥着恐惧感;他们担心自己表现得不好,会给他人留下坏的印象。这种担心使他们对交流结果产生了消极的预期和自动化观念,预期随着来访者的担心而不断被强化,又使得他们的担心更加严重。你知道什么是社交焦虑吗?三个方面即可改变社交焦虑他们纠结于积极应对还是仓皇回避,但总体来说,在这个阶段,他们仍然准备着接近他人。

第二个阶段是“羞耻/自责”。当负面预期和自动化观念不断变强,社交焦虑者对自己行为的反思和内疚越来越严重,他们的羞耻和自责会循环往复。在羞耻感的影响下,他们会觉得他人变得苛责轻蔑、充满恶意,因此对他人产生了愤怒、怨恨的情绪。在这个阶段,他们已经不再尝试或想要接近他人,行为的典型特征是回避/退缩。

第三个阶段是“愤怒/怨恨”。羞耻这种情绪体验,能够通过责怪那些比自己更有优势的人而得到减轻。因此,发展出愤怒、怨恨的情绪后,他们将攻击和指责的目标从内部转向外部,开始抱怨他人自私自利,不为别人着想。在这个阶段,他们行为的典型特征是攻击或者被动攻击。

在逐渐升级的三个循环中,消极的情绪和认知观念不断被强化。你知道什么是社交焦虑吗?三个方面即可改变社交焦虑

03

如何改变社交焦虑?

我们需要长期的“锻炼”,以培养社会适应能力。要改变社交焦虑,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改变:

1. 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社交情境。

社交焦虑者需要明确的是,他们完全有能力支配自己的行为,管理和控制自己的生理唤起(比如出汗、发抖、脸红等)。合理、适当且能够达到理想社交效果的技能有无数种,我们可以不断地尝试,并选择适合自己的交往方式,来达到理想的社会适应状态。改变社交焦虑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发现自己和了解自己的过程。

2. 努力在认知观念上做出改变,从而识别和调整负性情绪。

在本质上,大多数的社交焦虑来源于你不合理的认知观念,他们常常聚焦在自己的缺点上,而对优点视而不见。因此,需要改变个体消极的、不合理的、适应不良的思维方式,建立起更积极的、具有自我支持性的思维方式。

以下是一份“认知扭曲观念清单”,这些都是社交焦虑者应该努力克服的:

· 全或无:如果表现稍有不完美,就会觉得自己失败了;

· 过度概括:把一件孤立的消极事件看作是永远会持续下去的失败模式;

· 观点渗透:过分执着于一个负性事件的某一个细节,认为整个生活都会很糟糕,就像水杯中滴入了一滴墨水一样;

· 否定积极事件:就算有正面的事件发生,还是会用某种理由支持自己的负面看法,维持自己的消极信念;

· 揣摩他人:武断地认为他人是苛责自己的,是充满敌意和不友善的,但不去查证。。

· 糟糕至极:认为一个小的错误会带来极端糟糕的后果。比如,约会请求被拒绝,觉得自己注孤生。

3. 不断付出努力。

就像只有坚持锻炼身体,才能让走形的身材重新回复健康一样,减轻社交焦虑,提高社会适应性的关键则是每天坚持进行社会适应训练。你知道什么是社交焦虑吗?三个方面即可改变社交焦虑

战胜社交焦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那些习惯于回避社交情境的人在短期的治疗后,仍有可能再次受到社交焦虑的困扰。“在一般情况下,整个治疗过程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来访者会一直受到认知行为问题的困扰,甚至微弱的外在因素都会使他们旧病复发。”

林恩·亨德森说,“因此,社会适应模型强调来访者必须正视这种现实,必须明白社会适应是一个不断抵达的过程。与其说社会适应训练是一项治疗方案,不如说是一种值得践行的生活方式。”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社交焦虑是怎么形成的
社交焦虑是怎么形成的
社交焦虑是一种在人际交往中感到极度不安和恐惧的心理状态,常常让人感到无所适从。它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可能与遗传因素、成长环境、个性特征以及生活经历等多方面有关。理解这些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和管理社交焦虑。1、遗传因素:研究表明,社交焦虑可能具有遗传倾向。也就是说,如果家族中有...[详细]
发布于 2024-12-10

最新推荐

超强记忆训练营靠谱吗
超强记忆训练营的效果因人而异,多数情况下能帮助提升短期记忆技巧,但无法改变大脑生理结构。这类训练营主要通过记忆宫殿、联想编码、分组记忆、间隔重复、图像转化等方法进行训练。部分参与者反馈记忆效率提升,但长期效果缺乏科学验证。记忆训练营通常采用...[详细]
2025-07-20 16:10
人格障碍如何矫正
人格障碍如何矫正
人格障碍的矫正通常需要长期心理治疗结合药物干预,具体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辩证行为疗法、精神分析治疗、家庭治疗和药物治疗等。1、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通过识别和改变患者的不良认知模式来改善症状。治疗师会帮助患者建立对自身行为的客观认知,逐...[详细]
2025-07-20 15:45
超强记忆力训练法有用吗
超强记忆力训练法通常有一定效果,但效果因人而异。记忆力训练法主要有联想记忆法、图像记忆法、数字编码法、空间记忆法、重复记忆法等。1、联想记忆法联想记忆法通过将新信息与已知信息建立联系来帮助记忆。这种方法利用大脑对关联信息的自然倾向,能够有效...[详细]
2025-07-20 14:06
人格障碍症怎么办
人格障碍症怎么办
人格障碍症可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社会支持、行为干预、家庭治疗等方式改善。人格障碍症通常由遗传因素、童年创伤、环境压力、脑功能异常、人格发展受阻等原因引起。1、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有助于识别和修正扭曲的思维模式,辩证行为疗法适合边缘型人格...[详细]
2025-07-20 13:41
超强记忆力训练法提问
超强记忆力训练法主要通过科学方法提升大脑信息处理能力,常用方法有联想记忆法、间隔重复法、位置记忆法、图像转化法、多感官协同法。1、联想记忆法通过建立新旧知识的关联网络增强记忆。将抽象信息转化为具体形象,例如用谐音联想数字序列,或将知识点与熟...[详细]
2025-07-20 12:02
人格障碍怎么治愈
人格障碍怎么治愈
人格障碍的治疗需要长期综合干预,主要方法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社会支持训练、危机干预和家庭治疗。人格障碍的改善通常需要患者、家属和专业人员的多方协作。1、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是人格障碍的核心治疗手段,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不良认知模式。辩证行...[详细]
2025-07-20 11:37
超强记忆力训练法数字游戏
数字游戏是提升记忆力的有效训练方法之一,主要通过数字编码、联想记忆、间隔重复、分组记忆和视觉化技巧等方式实现。这些方法能刺激大脑神经连接,增强短期记忆与长期记忆的转换效率。1、数字编码将抽象数字转化为具体图像或故事,例如用谐音或形状关联数字...[详细]
2025-07-20 0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