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话题 > 正文

缺乏自信怎么办 10个让你变自信的身体语言

发布时间: 2022-02-21 11:11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人们通常本能地不假思索地解读他人的身体语言。原因是人体姿势和动作是巨大的信息源,人们的眼睛、双手和肩膀等部位动作都会透露出一定的信息,可反映出情绪变化和自信程度。在人们开口说话之前,很多相关信息就被身体语言泄露出去了。一个人在自信时和紧张时的站立和步行往往姿态判若两人。要给人充满自信的感觉,就必须关注身体语言。美国“问他网”最新载文总结出“让你充满自信的10个动作”。

缺乏自信怎么办 10个让你变自信的身体语言

1.避免手插口袋。

当我们感觉不舒服或不自信的时候,就可能会不知不觉地将手插入口袋。当我们感觉紧张的时候,我们就会本能地藏起双手。只要你将手插进裤子口袋,就会给人留下“自信不足”的感觉。而将双手置于口袋之外则是自信的表现,传递的是“君子坦荡荡,没啥可隐藏”的信息。另外,双手插进口袋还会让人更容易表现懒散,给人留下不好印象。专家建议:将双手置于臀部或大腿外侧,可让自信倍增。

2.不要手足无措。

手足无措是神经紧张的最明显标志。如果一个人无法保持安静,则说明其内心非常忧虑和慌张,自然是不自信的表现。双手动作最容易出卖一个人的内心感受。因此,要增强自信就必须管好你的双手,努力保持手势平静另外,身体坐下之后,应该避免快速抖动双腿的坏习惯。抖腿动作也是神情紧张的一个下意识动作。专家建议:控制好手脚,防止不该发生的小动作。

3.双眼直视前方。

在各种身体语言中,双眼视线的处理方式是最能体现自信。独自行走的时候,人们往往自然微微低头,双眼关注脚步。然而,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低头看脚”给对方留下的印象却是“我不想参与谈话”或者“我不想与你互动交流”。如果你在这方面注意不够,那么在交际过程中,也许就会习惯性地保持这种姿势。专家建议:平时就应该培养“抬起下巴,双眼前视”的习惯,即使独自一人走在大街上的时候,也应提醒自己注意这一点。

4.挺胸站直身体。

缺乏自信怎么办 10个让你变自信的身体语言

站直身体是保持自信最重要的10个动作之一。如果你在平时生活中始终低头垂肩没精打彩,那么挺胸站直肯定具有挑战性,但是必须克服困难。站直身体是在交流过程中展现自信的最重要方式。在走路或站立时,双肩稍稍后拉,胸部微挺,即有助于养成保持挺直站姿的习惯。这一小幅度简单动作可以让你的站姿发生巨大的改观。专家建议:试试在镜子前保持挺胸站直动作,你会惊讶地发现,这个动作的确会让你自信倍增。

5.走路大步流星。

自信者的步态绝不会被描述成“疾步乱窜”、“缓缓爬行”、“偷偷摸摸”或“鬼鬼祟祟”。步态与自信关联密切。通常走路大步流星是自信的表现。专家建议:走路时步子迈大些,会让你看起来更具有果断性,内心平静,处事不惊。这些都表示你是个充满自信的人。

6.握手有力。

在英语中,人们往往用“像握住了一条死鱼”来形容交际中出现有气无力的握手动作。见面介绍后,相互握手时软弱无力,表明缺乏自信。相反,握手有力则是自信的体现。如果初次见面,握手时应该充满自信切有一定力度。而与曾经见过面的人握手时,不妨考虑使用双手,一只手握住对方的手,另一只手则可放在其肘部,这会显得更加热情。专家告诫:握手毕竟不是扳手腕比赛,握手时切忌用力过猛,捏痛对方的手,另外握手时间也不宜过长。

7.打扮得体。

试想,如果你走进一个有许多美女或同事的房间,自己却仪容不整、头发乱糟糟、皮肤很粗糙,活像“后街男孩”。房子里的人对你的反应可想而知。其实,衣着打扮是一种“客观语言”,同样在交际过程中可以传达重要信息。整洁的衣着、得体发发型、清洁的面容和吸引人的身体气味等因素,都可为提高自信成功交际助一臂之力。专家建议:必要时可适当使用适合自己的美发美容产品。

研究发现:男人的头发越少自信心越强!

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人们认为剃光头或者寸头的男人看起来更有男人味,更具影响力。在某些情况下,他们比头发较长或者头发稀疏的男人更具有潜在的领导力。

一些男性高管也认为,光头或寸头的发型让他们看起来更年轻,至少让他们显得没那么老,而且和梳理讲究的长发或者和尚头比起来,这种发型能让他们感到更自信。

沃顿商学院管理学讲师阿尔伯特-曼尼斯做了三个实验来测试人们对光头或寸头男人的看法。其中的一个实验是这样的:他向344名参与测试者出示了一个男人的两张不同的照片,一张是留有头发的照片,另一张是经过处理的光头照片。

研究发现,头发稀疏的男人被认为是最没有魅力、最没有力量的一群人。这一结果也与另外一些研究相符。有研究表明,人们认为脱发的男人看上去更老,更缺乏魅力。对于脱发的男人来说,解决办法很便宜,也很简单,那就是剃个头。

缺乏自信怎么办 10个让你变自信的身体语言

纽约形象顾问朱莉-拉斯建议客户在头发开始稀疏的时候就把头发剪成寸头。她表示,“寸头给人的感觉是强壮、有力和自信。而头发稀疏或者梳向一边的发型则有点不修边幅。”

8.保持微笑。

自信者之所以可以笑对一切,是因为他们没有可担忧的事情。不妨做这样一个试验:当你走在街上或者走进办公室的时候,对与你擦肩而过的人微笑,再看看对方有何反应。结果是,十有八九,对方也会对你微笑。由此可见,微笑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专家建议:微笑可以增添自信,可以拉近人际距离。

9.社交时不要交叉双臂。

当我们感觉寒冷、紧张或戒备的时候,往往会双臂交叉合抱于胸前。这种防御性动作传递的信息包括:封闭内心、心情不好、不想与人交流,或者是掩饰不满、焦虑等情绪的消极心态。试想,在俱乐部门口齐刷刷站立着一排身材魁梧高大,粗大的双臂交叉于胸前的保镖。他们看上去会是你乐意谈话、开玩笑或共事的理想人选吗?答案可能是否定的。保镖的职业要求他们必须表现出这种具有威慑力的姿态。然而,绝大部分工作都要求人们看上去更可爱、开放和自信。专家建议,社交中应适当放松,不要交叉双臂。

10.身体接触表达欣赏。

身体接触动作可表达善意和亲密。轻拍后背这一动作就可表达欣赏和支持。因此,当朋友或同事妙语惊人或表现不凡的时候,不妨轻拍其后背。大多数人不会因为你的这一动作而兴奋得忘乎所以,但是肯定会对这一肢体动作所表达爱和尊重大加赞赏。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让你变得自信的10个身体语言丨非语言沟通
让你变得自信的10个身体语言丨非语言沟通
下面10个身体语言,可以让你变得越来越自信。身体上的改变,比从心理上改变效果更快!社交焦虑症的人常常在与人交往中不自信。然而,你可能通过适当的身体语来向别人传递积极的信息,从而提升你的自信水平。即使你感到不自信,通过实践这些让人自信的身体语言可以提升你的自尊,让你自我感觉良好。超...[详细]
发布于 2021-12-28

最新推荐

成年巨婴的十三个特征有哪些
成年巨婴通常指生理成熟但心理滞留在婴儿阶段的成年人,主要特征有过度依赖、缺乏责任感、情绪失控、自我中心、逃避现实、推卸责任、无法延迟满足、人际关系障碍、抗压能力差、习惯性抱怨、过度索取、非黑即白思维、难以接受批评。1、过度依赖成年巨婴在生活...[详细]
2025-07-25 16:10
癔症的10个前兆
癔症的10个前兆
癔症的前兆主要有情绪波动大、躯体不适感、记忆缺失、行为异常、感觉障碍、言语混乱、过度依赖、模仿他人、短暂意识丧失、人际关系敏感等表现。癔症属于分离转换性障碍,早期识别有助于及时干预。1、情绪波动大患者可能突然出现强烈情绪反应,如无故大哭大笑...[详细]
2025-07-25 15:45
成年巨婴的十三个特征是什么
成年巨婴通常指生理成熟但心理滞留在婴儿阶段的成年人,主要有过度依赖、缺乏责任感、情绪失控、自我中心、逃避现实、无法延迟满足、人际关系障碍、习惯性抱怨、抗压能力差、过度索取、推卸责任、非黑即白思维、生活能力低下等十三个特征。1、过度依赖成年巨...[详细]
2025-07-25 14:06
妄想症可以痊愈吗
妄想症可以痊愈吗
妄想症通过规范治疗多数患者症状可得到显著改善,部分患者可能达到临床痊愈。妄想症的治疗效果与发病原因、治疗时机、个体差异等因素密切相关,需结合药物治疗与心理干预综合管理。妄想症患者若早期接受系统治疗,症状缓解概率较高。抗精神病药物如利培酮、奥...[详细]
2025-07-25 13:41
成年巨婴的十三个特征 成年巨婴怎样治疗
成年巨婴通常指心理年龄滞后于生理年龄的成年人,主要表现为过度依赖、缺乏责任感等行为模式。这类人群可能存在自我中心化、情绪控制能力差、逃避现实等十三个典型特征,治疗需结合心理干预与行为矫正。1、自我中心化成年巨婴常以自我需求为绝对优先,难以理...[详细]
2025-07-25 12:02
16型人格最多的
16型人格测试中占比最多的类型通常是ISFJ守卫者型。MBTI人格类型分布受文化、样本来源等因素影响,但全球多项调查显示ISFJ、ESFJ、ISTJ等务实型人格出现频率较高,主要与社会协作需求高传统教育影响职业适应性广等因素相关。1、社会协...[详细]
2025-07-25 11:37
成年孩子不工作我该怎么办
成年孩子不工作可通过调整沟通方式、设定明确界限、提供职业指导、寻求专业帮助、改善家庭氛围等方式干预。长期不就业可能与心理障碍、社会适应困难、家庭依赖模式等因素有关。1、调整沟通方式避免指责性语言,采用非暴力沟通技巧表达担忧。可定期安排家庭会...[详细]
2025-07-25 0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