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人群心理 > 正文

孩子在学校遇到困难怎么办 5个常见问题要这样解决

发布时间: 2022-01-11 17:3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每逢假期结束学校开学后,总有少数孩子不能顺利地上学。如果您仔细观察,在某个时间段,在学校的大门口,经常有父母在督促子女走进学校……

孩子在学校遇到困难怎么办 5个常见问题要这样解决

当孩子出现上学障碍,多次接送也无济于事时,父母们大都着急、训孩子、讲道理、责难、骂、打孩子,妈妈们还会把自己气哭。事实证明,当孩子上学遇到困难时,父母着急、训、讲大道理、责难、骂、打起的是反作用!

那么,孩子上学出现障碍时,父母该怎么办呢?

一、保持内心的平静,不外归因

不平静就没有引导孩子的智慧,我们应该有这样一个理念——存在就有道理。一旦孩子上学出现上学障碍,家长不可外归因,认为学校有问题,认为学校不适合自己的孩子,想办法给孩子转学更不是明智之举。在此,我们打一个比方,一个不会游泳的人,换几个游泳池也依然不会游泳。我们应该从孩子自身找原因,要让孩子学会适应,适应能力是一个孩子心理健康的标尺。

父母需要知道,有的孩子一上学就说这儿不舒服、那儿难受,去医院检查,还没有实质性的问题。这是因为孩子上学出现了障碍,情绪上的郁结导致身体不舒服,感觉头痛、肚子痛等,用专业术语说是心理问题躯体化。

二、和孩子一同寻找原因

孩子在学校遇到困难怎么办 5个常见问题要这样解决

出现上学障碍的原因五花八门,在此列举一二:

(一)在家里享福

父母或爷爷奶奶过多的帮助让孩子缺少了勤劳和独立,比如吃饭、穿衣、书包和床铺的整理,这些本应该孩子自己完成的事情,长辈习惯性地代劳,导致孩子不愿意在学校上学或住宿,因为学校远不如家里舒服。

(二)从小学到中学过渡困难

刚刚“小升初”的孩子们,难以适应诸多变化,内心逃避、退缩。

1.感觉新老师不如以前的老师关心自己。小学的老师和自己相处了好几年,已经很熟悉、很亲近,而初一的老师面对较多的学生和班级,似乎不如以前的老师关心自己,感觉到失落,孤独。

2.吃住在学校,不能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原来的小伙伴不在身边,没有说知心话的玩伴,觉得孤单。

3.学习成绩好像不如小学。来自四面八方的优秀的孩子聚集在一起,重新排列名次,不可能都是前几名,不是孩子的学习状态或成绩发生了变化,而是成绩排名变化了。

4.孩子从来没有单独睡一张床,更别说独自睡一个屋,突然间住到学校,和许多陌生的同学住在一起,觉得乱哄哄的,不适应,胆小害怕,没有安全感。

5.学科多,感觉学习困难大。

6.起床早了,有了晚自习,自由时间变少,在学校不能用手机玩游戏或看视频、小说等等。

有经验的七年级班主任,在开学伊始,都会多次引导孩子尽快适应以上的变化。

(三)人际关系出问题,缺少安全感

1.父母和孩子交流少,父母在外打工或单亲,孩子在玩伴中、在“小团伙中”寻找安全感,一旦小团伙成员排斥自己,就会恐慌、绝望。

2.因为某些小事件,感觉与老师或与某些同学的关系僵化,孤独难受,放大了自己的感受。

(四)没有学习的乐趣

本来没有学习的乐趣,一旦和自己要好的伙伴辍学去打工,便无心上学。

(五)特殊事件的引发

孩子在学校遇到困难怎么办 5个常见问题要这样解决

1.身体有了病,在家里休养或在医院治疗期间,备受父母呵护,自己想怎样就怎样,没有学习的任务,病愈后出现上学的障碍。

2.家长与老师公开闹矛盾,让自己觉得是同学们的对立面,是老师的对立面,内心和学校之间就有了一堵墙。

三、因势利导,增强孩子内心的力量

找到了原因后,要尊重孩子,因为有些孩子上学有障碍时,自己内心就有着矛盾,他(她)理智上知道自己应该上学,但走到学校门口或班级门口时,情感方面的东西就占了上风,支配着自己的行为,孩子着急起来还自己打自己。

只有让孩子情绪稳定、情感方面的东西淡化或得到满足,改变其认知,让理智支配行为,才可以让孩子顺利走进学校。如果斥责打骂孩子,孩子会更孤独,或者故意和父母对着干。

具体说,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一)面对在家里享福的孩子,和孩子签订协议,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二)面对从小学到中学过渡困难的孩子,让孩子科学地认识小升初的变化,给孩子“加油打气,缺啥补啥”。

(三)面对人际关系出问题,缺少安全感的孩子,父母努力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给孩子安全感,同时,梳理、疏导孩子的人际关系问题,如果父母做不到就寻求心理老师的帮助。

(四)面对没有学习乐趣的孩子,一是尝试一些有益的活动,培养其对活动的兴趣,在活动中体验自己努力的成就,这种体验和兴趣是可以迁移的。二是降低对孩子的要求,只关注孩子的进步,让孩子体验、感悟自己认真学习应得的喜悦。

(五)特殊事件发生后,要以人为本,关注孩子的感受,以孩子的成长为重,不谋私利,不“闹矛盾制气”,做明智的父母。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遇到困难问题怎么办
遇到困难问题怎么办
遇到困难问题可通过调整心态、分析问题、寻求帮助、制定计划、行动解决等方式应对。困难问题通常由认知局限、资源不足、经验欠缺、突发变故、目标冲突等原因引起。1、调整心态面对困难时保持冷静有助于理性思考。深呼吸或短暂休息能缓解焦虑,避免情绪化决策。接纳问题的客观存在,将注意力从负面情绪...[详细]
发布于 2025-06-28

最新推荐

成功者外向还是内向多
成功者外向还是内向多
成功者中外向和内向性格的比例取决于具体领域,外向者在需要社交互动的领域占比更高,内向者在需要深度思考的领域更具优势。外向性格在销售、公关、演艺等需要频繁人际互动的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外向者通常精力充沛,善于表达,能够快速建立人际关系网络,这...[详细]
2025-07-26 05:00
成都青少年叛逆期训练学校
青少年叛逆期训练学校是针对青春期心理行为问题提供专业干预的机构,成都地区此类学校主要通过心理辅导、行为矫正、家庭治疗等方式帮助青少年平稳度过叛逆期。选择时需关注机构资质、师资专业性、干预方法科学性等因素,避免采用体罚等非人道手段的机构。1....[详细]
2025-07-25 15:20
车祸后记忆力差能恢复吗
车祸后记忆力差能恢复吗
车祸后记忆力差通常可以恢复,具体恢复程度与脑损伤严重程度、康复措施等因素有关。恢复方式主要有营养支持、认知训练、心理干预、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1、营养支持充足的优质蛋白和Omega-3脂肪酸有助于神经修复,可适量摄入深海鱼、坚果等食物。维...[详细]
2025-07-25 13:16
吵架后不想搭理对方正常吗
吵架后不想搭理对方是正常的心理反应,属于人际冲突后的情绪调节过程。这种状态可能由情绪宣泄需求、自我防御机制、关系评估期等因素引起,通常持续数小时至数天不等。吵架后短暂回避互动是人类常见的心理保护机制。当个体在冲突中感受到愤怒或受伤时,大脑杏...[详细]
2025-07-25 11:12
超强记忆训练有用吗
超强记忆训练对部分人群确实有效,但效果因人而异。记忆训练的效果主要取决于训练方法、个体基础能力、训练时长、神经可塑性以及实际应用场景。科学设计的记忆训练能够帮助提升特定领域的记忆能力,例如数字编码、图像联想等技巧可短期内显著改善机械记忆表现...[详细]
2025-07-25 09:08
超强记忆力训练到底有没有用啊
超强记忆力训练对部分人群确实有效,但效果因人而异。记忆力训练主要有联想记忆法、空间记忆法、重复记忆法、分组记忆法、图像记忆法等。科学的训练方法配合长期坚持,能帮助提升记忆效率。联想记忆法通过建立信息间的关联帮助记忆。这种方法利用大脑对故事和...[详细]
2025-07-25 07:04
超强记忆力训练到底有没有用56天的
超强记忆力训练在56天内通常能产生一定效果,但效果因人而异。记忆力提升与训练方法、个体基础、执行强度等因素密切相关。坚持科学训练56天可观察到短期记忆容量增加、信息提取速度加快等改善。常见有效方法包括联想记忆法、空间记忆法、重复间隔训练等。...[详细]
2025-07-25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