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话题 > 心理测试 > 正文

焦虑多源于太过束缚自己 解放心灵带你走出焦虑

发布时间: 2021-12-24 17:25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已经无数次有来访者告诉我他很焦虑:

焦虑多源于太过束缚自己 解放心灵带你走出焦虑

焦虑到凌晨三点还在修改第二天演讲的PPT,

焦虑到精心策划了两年的项目从没有实际过一步,

焦虑到他必须花费半年时间分析完所有品牌的所有价位的所有型号的手机,才满怀忐忑地买下性价比最高的那一部,然后马上又后悔……

我总结起来,几乎所有焦虑都出自一个根源,那就是——绝不允许自己出半点差错。

焦虑多源于太过束缚自己 解放心灵带你走出焦虑

在那个宁死也要捍卫的完美形象背后,总是藏着一颗惊魂不定、不堪一击的小心脏。

尽管大多数抱怨自己焦虑的人看起来痛苦、自怜,甚至自恨,但我想说,其实你是太猖狂啊!

因为你想一步登天,因为你认为自己就应该是个完美的神,然而戏剧性的是,如此地追求完美竟变成了一件最不完美的事。

01

追求完美的人往往不幸福

社会心理学家ShalomH.Schwartz和同事在研究中发现两种价值观截然不同的人。

一种人倾向于穷尽所有可能的选项,只为从中挑选出那个唯一的最好的选择,他将这类人命名为“最佳选择者”(Maximizer);

而另一种人只是找到差不多好的那个选择,就完成了,满足了,他们叫做“知足者”(Satisfier)。

最佳选择者要花较长的时间去选择,而且做出来的选择看起来要比那些知足常乐者很快做出的选择要好得多。然而悲催的是,他们反而会对自己的选择不甚满意。

更悲催的是,总体而言,与知足者相比,最佳选择者过得更不幸福,心态更悲观、自卑,生活满意度更低,并且更容易抑郁、后悔和自责。

大量心理学研究已证实,完美主义心态导致抑郁和焦虑,降低生活质量。

这种消极影响如此严重,以至于完美主义已被作为抑郁症状的一部分,并成为造成抑郁自杀事件的一个重要诱因。

所有这些发现无不戳中完美主义者的痛点。他们急需要做的,是改变对出错这件事的态度。

02

出错让人发挥出色

哈佛大学积极心理学家EllenLanger曾做了一项研究,探索对出错的开放态度如何影响公众演讲焦虑,实验将参与者随机分成三组,让他们做演讲:

A组参与者被告知“出错是不好的”(完美主义);

B组参与者被告知“出错是难免的”(自我原谅);

而C组参与者被告知“请在演讲中出一个错误,而且还可以出更多意外错误”(好奇开放)。

结果,C组参与者在演讲中感到最舒服,最不焦虑,并且得到了观众的最高评分。

之所以如此,正因为这组参与者已经把完美的自我抛在了脑后,只是专注地去表达,好奇地去探索这次经历所带来的可能性。

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实验,它很好地表明:

出错并非是我们躲之不及的丑事,一旦错误发生,我们也不是只能以自我安慰来应对;出错还可以是值得鼓励和庆祝的,它甚至能让人表现得更加出色

03

出错让人更有魅力

去年开始,网上一档以毒舌著称的喜剧脱口秀节目火了,这档节目每集邀请一位阅历丰富、三观正确的名人作为“被吐槽”的主角,由这位名人再邀请一群自己的圈中好友一起轮番相互吐槽,并且还要争出冠军。

那些平日里光鲜亮丽的荧屏偶像们,在节目里都变成了被众人奚落和调侃的对象。

从曾在主持招聘节目时把选手骂到晕倒的冯绍刚,到代言了各种奇葩广告的唐国强,从只有一部剧被观众熟知的剧作家史航,到在真人秀里制造了“放气”事件的郑凯,没有一个不在自黑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可是所有人都很开心,观众更是连连捧腹。无论是怎么也不红的,还是过了气的,都通过这个节目着着实实地火了一把。

我希望所有完美主义者都能看一看这样的节目,不仅仅因为它的幽默方式,还因为它对于完美主义癌晚期患者有着绝对的治愈效果。

它让我们知道,出错很OK,出错很可爱。有趣的是,越是有影响力的人,错起来越是有魅力。当他当众出纰漏或揭自己的短时,你会戏剧性地被一种满满的正能量所包裹。

那种现象看似荒谬,但早已被研究好奇的心理学家ToddKashdan所看穿: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情愿花费多出10倍的高价去听最喜爱乐队的现场表演,也不愿意在家里听他们那些完美无瑕的CD录音。

往往即兴的、不完美的表现,才会是最神奇、最出彩的,因为它就是生活本来的样子。

04

培养对出错的正确态度

当你还是蹒跚学步、牙牙学语的宝宝时,你是多么肆无忌惮地出错呀!摔过多少狗吃屎,说过多少狗屁不通的话,可是你焦虑了吗?

没有,反而是开开心心、跌跌撞撞、咿咿呀呀的,就很快把什么都学会了。

曾几何时,你竟然开始对出错感到如此厌恶,甚至到一种超乎寻常的恐惧的地步!这究竟是肿么了?

故事大概得追溯到你的童年,那时候你才上小学一年级,你拿着考了98分的试卷兴冲冲地跑回家,递给爸爸,可爸爸只是淡淡地看了一眼,指着分数质问道,那两分是怎么丢的?

是的,从那个时候起,噩梦就开始了。

而现在,是时候改变态度了。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CarolDweck提出发展性思维(fixedmindset)和固定性思维(growthmindset)的区别,并在实验中证明了前者的重要性。

她的研究发现,仅仅是分别表扬学生“聪明”(固定性思维)和“努力”(发展性思维),就可以让本来学习成绩相同的学生在随后的实验中产生差异。

被表扬“聪明”的孩子成绩下降了20%,而被表扬“努力”的孩子成绩提升了30%。

因为,那些“聪明”的孩子学到的是把出错灾难化,而那些“努力”的孩子学到的则是要从错误中进步。

记得我刚读积极心理学研究生的时候,教授介绍给我一项研究,关于领导者如何帮助员工从错误中学习,我当时觉得这一点也不“积极心理学”,毕竟这是一个关于“错误”的话题。

迫于学术成果的压力,我勉强接下这个活。可是后来,它却变成了我研究生期间做过的最有意义的一个课题。

我的研究发现,具有积极领导力风格的领导者更善于帮助员工树立对错误的积极态度,而这其中的机制很可能就是他们培养了员工的发展性思维,而不是固定性思维。

这项研究不仅成功发表,而且为我赢得了学生研究奖。

焦虑多源于太过束缚自己 解放心灵带你走出焦虑

最最重要的是,在一遍遍深挖这个话题的过程中,我自己彻底改变了对于出错的态度,也从深度的焦虑中走了出来。

05

如何改变?

此刻,如果你正在焦头烂额地准备一场绝不能失败的演讲,或者在永无止境地拖延实施一项已策划了两年的项目,又或是还在纠结抓狂最好的那款手机会不会是下一款……

我建议你先停下来,做一个深呼吸,放下对自己严苛的评判。

然后,去规定自己在这件事情上出个错吧!

最糟糕的情况,不是你出了错,而是你居然没有出错的勇气。

像是去完成一个优雅的任务一样,去完成这次出错,同时带着孩子一般的好奇心,去观察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出现?结果如何?你学到了什么?

如果你身边的人也面临同样的焦虑,也请给他们这个建议。

事实上,正如没有人会在乎你把电线杆底座擦得有多亮,也不会有人真的记得你出错的时候有多丢脸。

HelenYan:心理学硕士、英语硕士,积极心理学者、辅导师。目前在美国加州ClaremontGraduateUniversity攻读心理学博士学位,师从福流之父契克森米哈教授

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复禾健康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走出焦虑的阴霾
走出焦虑的阴霾
01焦虑情绪不等于焦虑症我们每个人都有焦虑情绪,适度的焦虑情绪有助于我们进入最佳状态,比如考试,体育比赛,或者遇到危险时警觉性更高,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但是当这种焦虑情绪超过一定的度,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强烈的痛苦时,就有可能是焦虑症了。关于焦虑症,有专门的诊断标准,这...[详细]
发布于 2021-05-26

最新推荐

职场老实人必看:为什么越忍让越容易被拿捏?
职场老实人必看:为什么越忍让越容易被拿捏?
职场老实人必看:为什么越忍让越容易被拿捏?职场上总有那么一些人,话不多,活最多,加班不喊累,委屈不声张。有人说他们是“好同事”“好员工”,但真实的结局往往是:升职无份,功劳被抢,背锅常客。越是老实,越是忍让,越容易被当成软柿子捏。不是善良出...[详细]
2025-04-21 17:14
婚外情男人走心表现
婚外情男人走心的表现包括情感投入、行为异常和对原配关系的疏远,这些表现通常源于情感需求、婚姻问题或个人心理因素。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心理疏导、婚姻咨询和个人成长来应对。1、情感投入婚外情男人走心的表现之一是对婚外对象产生深厚的情感依赖。他...[详细]
2025-04-18 22:40
婚外情可以原谅吗
婚外情是否可以原谅取决于具体情况,包括双方的意愿、关系的修复能力以及事件对彼此的影响。婚外情的发生通常涉及信任破裂、情感疏离、沟通不畅等因素,修复关系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包括坦诚沟通、寻求专业帮助以及重建信任。1、婚外情的原因可能包括情感需求...[详细]
2025-04-18 22:37
老公出轨愿意离婚
老公出轨愿意离婚
老公出轨愿意离婚,这一行为背后可能涉及情感疏离、婚姻关系破裂以及个人价值观冲突等问题。处理方式包括情感咨询、法律程序和心理调适,具体方法需根据个人情况选择。1、情感疏离是导致出轨的常见原因之一。婚姻中,双方可能因工作压力、生活琐事或沟通不畅...[详细]
2025-04-18 22:29
测测你现在的状态
测测你现在的状态
通过简单的自我评估,可以了解自己当前的心理状态。自我观察、情绪记录和心理测试是常用的方法。心理状态的变化可能源于压力、情绪波动或生活事件,及时调整有助于保持心理健康。1、自我观察是了解心理状态的第一步。每天花几分钟时间,关注自己的情绪、思维...[详细]
2025-04-18 22:12
测试我们会离婚吗
测试我们会离婚吗
测试我们会离婚吗?这个问题无法通过简单的测试得出结论,但可以通过分析婚姻中的问题来评估关系状况。婚姻关系的稳定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沟通、信任、情感需求、价值观差异等。了解这些因素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可以帮助改善婚姻质量,减少离婚的可能性。1...[详细]
2025-04-18 22:09
父亲出轨母亲抑郁
父亲出轨母亲抑郁
父亲出轨可能导致母亲陷入抑郁状态,这种抑郁通常源于情感创伤、信任危机以及家庭关系失衡。应对方法包括心理疏导、家庭治疗以及自我调节,帮助母亲逐步恢复心理健康。1、情感创伤:父亲出轨对母亲的情感打击巨大,可能导致她产生强烈的失落感、愤怒和悲伤。...[详细]
2025-04-18 21:36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