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话题 > 心理测试 > 正文

洁癖是什么 其实是一种心理的焦虑

发布时间: 2021-12-06 13:15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喜欢干净、经常清洁是好的生活习惯,可是如果干净过分,就是洁癖了。洁癖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社会交往,它还使人出现心理焦虑等症状。患上洁癖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听到别人说的经验;二是自己对某种事情的担心害怕。

洁癖是什么 其实是一种心理的焦虑

喜欢干净、经常清洁是好的生活习惯,可是如果干净过分,就是洁癖了。

洁癖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社会交往,它还使人出现心理焦虑等症状。

事例1:吃水果要泡3个小时

洁癖是什么 其实是一种心理的焦虑

王辉小时因吃没有洗过的水果,拉肚子了。爸爸告诉他果皮有很多的细菌,如果不洗干净就会得病。从那以后,王辉无论是吃水果还是蔬菜,都要泡3个小时以上才放心。

事例2:洗10次澡 我才安心

18岁那年张红被性骚扰了,从那以后她每次洗澡都要洗10次。但是她还是觉得自己不干净,无论什么时候她只要想起了这种事情,就会洗澡。

事例3:外面的世界有细菌

张小姐担心外面有很多细菌,每次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把衣服脱掉挂在门口,从来不会把衣服拿到卧室、客厅,希望把自己的家和外界隔离。

事例4:世界上最脏的就是钱

小杨是一名大学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觉得钱很脏,“我手中的钱可能被很多人拿过,他们做什么工作的都有,而且钱又不能洗。”小杨说。但凡和钱有接触时,他都会戴上手套或用纸隔着拿钱。

教育过度

会引发洁癖情结

看到以上这些事例,相信很多人表示不解的同时又会替他们惋惜,觉得这样很累,也影响日常的生活。那么这些洁癖习惯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

专家指出,患上洁癖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听到别人说的经验;二是自己对某种事情的担心害怕。

比如,患者认为由于没有注意清洁而患上某些疾病,从此以后就经常洗手。另外,有些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过度,比如给孩子一个过分的清洁教育引导等,也会引发孩子洁癖行为的产生。

专家指出:很多洁癖患者并非天生如此,成长经历中,家长或老师对他们的健康清洁教育过度,引发他们把这些想得非常严重。而过度的清洁教育在他们幼小的心灵可谓根深蒂固,长大后就会对这种东西过分地在意了。”

喜爱干净

不一定就是洁癖

有些人洗手,每次都洗到胳膊肘,用香皂洗2次,但是不到两三分钟就洗完了,这完全不耽误正常的生活,所以这也不是洁癖。

有些做服务性行业的人,例如护士每天接触的人很多,平时经常会触摸眼睛、嘴、身体等器官,像这样的人经常洗手就不算洁癖,因为是常识性的生活习惯,这是对自我的一个保护。如果是单纯的爱干净,在不影响正常生活、正常工作的前提下也不能称之为洁癖。

当洁癖影响你的社会功能和社会角色时,比如说为了清洁可以不吃不喝,连碗都不敢碰,被子也不敢接触,连班都上不了了,那这就是一种心理疾病,就是洁癖了。

缓解焦虑

分析产生的情境

洁癖的患者以及他们的家人都是非常痛苦,如何缓解这种症状,是他们最想摆脱却又最难以实现的目标。洁癖其实是一种心理疾病。既然洁癖患者大多是由于心理焦虑产生的,那么缓解他们焦虑情绪应该是治疗该疾病的突破口。

洁癖是什么 其实是一种心理的焦虑

专家指出,要帮助患者分析洁癖行为产生的情境、原因,找出他到底对什么事情过分担心、忧虑。同时,也要知道他们遇到什么事情时,会让症状表现突出。当患者重新认知这些事情之后,才有可能真正缓解他们心中的焦虑和不安。

针对此疾病,专家表示,患者大都需要半年甚至更久的心理治疗,并且根据个人的情况、症状不同,治疗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口臭其实是一种病症  那么如何消除口臭呢
口臭其实是一种病症 那么如何消除口臭呢
口臭是一件让人很无奈的事情,因为出现口臭以后,大家自己知道的情况下,会尽量的避免直接和人说话,要是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和别人挨着很近的说话,就会出现尴尬的问题。口臭是口腔常见的一个病症,那么口臭怎么办呢?如何消除口臭,一起学习下。消除口臭的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1.定期洁牙除口臭:...[详细]
发布于 2021-07-12

最新推荐

大学生如何克服就业难
大学生克服就业难需要结合职业规划、技能提升、心理调适等多维度策略,同时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和调整就业预期。1、职业规划尽早明确职业方向是应对就业难的基础。大学生可通过职业兴趣测试、行业实习等方式探索适合的领域,建立清晰的短期和长...[详细]
2025-10-03 15:20
大学生如何克服就业焦虑现象
大学生如何克服就业焦虑现象
大学生克服就业焦虑可通过调整认知、提升能力、规划路径、建立支持系统、主动实践等方式实现。就业焦虑通常由竞争压力、自我期待过高、信息不对称、经验不足、社会比较等因素引起。一、调整...[详细]
2025-10-03 13:41
大学生如何克服就业焦虑情况
大学生如何克服就业焦虑情况
大学生克服就业焦虑可通过调整认知、提升能力、规划路径、建立支持系统、主动实践等方式实现。就业焦虑通常由竞争压力、自我期待过高、信息不对称、经验不足、社会比较等因素引起。1、调整...[详细]
2025-10-03 12:02
大学生如何看待就业难的问题 永不失业十大专业
大学生面对就业难问题时,可通过调整心态、提升竞争力、拓展就业渠道等方式应对。永不失业的专业主要有医学类、教育类、计算机类、金融类、法律类、工程类、心理学类、新能源类、人工智能类、公共服务类。1、调整心态就业难容易引发焦虑和自...[详细]
2025-10-03 10:22
大学生如何就业择业
大学生就业择业需要结合个人兴趣、专业背景和市场需求综合决策,主要有明确职业方向、提升核心竞争力、积累实践经验、拓展人脉资源、关注行业趋势等方法。1、明确职业方向通过职业测评工具或实习体验了解自身兴趣与能力倾向,优先选择与专业...[详细]
2025-10-03 08:43
大学生如何进行人际交往
大学生人际交往可通过主动沟通、换位思考、建立共同兴趣、保持真诚态度、把握边界感等方式实现。健康的人际关系有助于缓解孤独感,提升校园适应能力,对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一、主动沟通主动发起对话是打破人际坚冰的第一步。课堂上与...[详细]
2025-10-03 07:04
大学生如何进行情绪管理
大学生可通过情绪识别、合理宣泄、认知调整、时间管理、社交支持等方式进行情绪管理。情绪管理有助于缓解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困扰等常见心理问题,提升心理健康水平。1、情绪识别培养对自身情绪的觉察能力是情绪管理的第一步。建议通过写情绪...[详细]
2025-10-03 0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