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测试 > 正文

洁癖是什么 其实是一种心理的焦虑

发布时间: 2021-12-06 13:15
Scan me!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喜欢干净、经常清洁是好的生活习惯,可是如果干净过分,就是洁癖了。洁癖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社会交往,它还使人出现心理焦虑等症状。患上洁癖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听到别人说的经验;二是自己对某种事情的担心害怕。

洁癖是什么 其实是一种心理的焦虑

喜欢干净、经常清洁是好的生活习惯,可是如果干净过分,就是洁癖了。

洁癖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社会交往,它还使人出现心理焦虑等症状。

事例1:吃水果要泡3个小时

洁癖是什么 其实是一种心理的焦虑

王辉小时因吃没有洗过的水果,拉肚子了。爸爸告诉他果皮有很多的细菌,如果不洗干净就会得病。从那以后,王辉无论是吃水果还是蔬菜,都要泡3个小时以上才放心。

事例2:洗10次澡我才安心

18岁那年张红被性骚扰了,从那以后她每次洗澡都要洗10次。但是她还是觉得自己不干净,无论什么时候她只要想起了这种事情,就会洗澡。

事例3:外面的世界有细菌

张小姐担心外面有很多细菌,每次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把衣服脱掉挂在门口,从来不会把衣服拿到卧室、客厅,希望把自己的家和外界隔离。

事例4:世界上最脏的就是钱

小杨是一名大学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觉得钱很脏,“我手中的钱可能被很多人拿过,他们做什么工作的都有,而且钱又不能洗。”小杨说。但凡和钱有接触时,他都会戴上手套或用纸隔着拿钱。

教育过度

会引发洁癖情结

看到以上这些事例,相信很多人表示不解的同时又会替他们惋惜,觉得这样很累,也影响日常的生活。那么这些洁癖习惯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

专家指出,患上洁癖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听到别人说的经验;二是自己对某种事情的担心害怕。

比如,患者认为由于没有注意清洁而患上某些疾病,从此以后就经常洗手。另外,有些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过度,比如给孩子一个过分的清洁教育引导等,也会引发孩子洁癖行为的产生。

专家指出:很多洁癖患者并非天生如此,成长经历中,家长或老师对他们的健康清洁教育过度,引发他们把这些想得非常严重。而过度的清洁教育在他们幼小的心灵可谓根深蒂固,长大后就会对这种东西过分地在意了。”

喜爱干净

不一定就是洁癖

有些人洗手,每次都洗到胳膊肘,用香皂洗2次,但是不到两三分钟就洗完了,这完全不耽误正常的生活,所以这也不是洁癖。

有些做服务性行业的人,例如护士每天接触的人很多,平时经常会触摸眼睛、嘴、身体等器官,像这样的人经常洗手就不算洁癖,因为是常识性的生活习惯,这是对自我的一个保护。如果是单纯的爱干净,在不影响正常生活、正常工作的前提下也不能称之为洁癖。

当洁癖影响你的社会功能和社会角色时,比如说为了清洁可以不吃不喝,连碗都不敢碰,被子也不敢接触,连班都上不了了,那这就是一种心理疾病,就是洁癖了。

缓解焦虑

分析产生的情境

洁癖的患者以及他们的家人都是非常痛苦,如何缓解这种症状,是他们最想摆脱却又最难以实现的目标。洁癖其实是一种心理疾病。既然洁癖患者大多是由于心理焦虑产生的,那么缓解他们焦虑情绪应该是治疗该疾病的突破口。

洁癖是什么 其实是一种心理的焦虑

专家指出,要帮助患者分析洁癖行为产生的情境、原因,找出他到底对什么事情过分担心、忧虑。同时,也要知道他们遇到什么事情时,会让症状表现突出。当患者重新认知这些事情之后,才有可能真正缓解他们心中的焦虑和不安。

针对此疾病,专家表示,患者大都需要半年甚至更久的心理治疗,并且根据个人的情况、症状不同,治疗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复禾健康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洁癖其实是一种心理的焦虑
洁癖其实是一种心理的焦虑
喜欢干净、经常清洁是好的生活习惯,可是如果干净过分,就是洁癖了。洁癖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社会交往,它还使人出现心理焦虑等症状。患上洁癖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听到别人说的经验;二是自己对某种事情的担心害怕。喜欢干净、经常清洁是好的生活习惯,可是如果干净过分,就是洁癖了。洁癖不仅影响人...[详细]
发布于 2020-12-01

最新推荐

为什么听不懂说话
为什么听不懂说话
听不懂说话可能是由于听力损失、语言理解障碍或注意力不集中等原因引起。听力损失可能是由耳部疾病、噪音暴露或衰老导致;语言理解障碍可能与神经系统疾病或心理因素有关;注意力不集中则可能源于压力、疲劳或心理问题。针对不同原因,可以通过听力检查、语言...[详细]
2025-04-02 08:44
容易发脾气是什么
容易发脾气可能与情绪调节能力不足、压力过大、生理因素或心理问题有关。改善方法包括情绪管理训练、调整生活方式、寻求专业帮助等。1、情绪调节能力不足。一些人天生情绪波动较大,缺乏有效的情绪调节技巧,容易因小事发脾气。可以通过学习情绪管理技巧来改...[详细]
2025-04-02 08:21
出轨男人的心理弱点
出轨男人的心理弱点主要源于情感需求未被满足、自我价值感缺失以及逃避现实压力。这些心理因素可能导致他们在婚姻或亲密关系中寻求外部满足。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沟通、提升自我认知以及寻求专业心理帮助。1、情感需求未被满足。许多出轨男性在婚姻中...[详细]
2025-04-02 08:19
心理测试心理素质
心理测试心理素质是一种评估个体心理状态和应对能力的有效工具,能够帮助了解情绪管理、抗压能力及适应性。通过科学测试,可以发现潜在的心理问题,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心理素质。提升方法包括心理训练、专业咨询、调整生活方式等。1、心理测试的种类与作用...[详细]
2025-04-02 08:18
不能交什么样的朋友
不能交的朋友类型包括情绪不稳定、缺乏诚信、过度依赖他人的人,这些朋友可能对个人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情绪不稳定的朋友可能带来情感压力,缺乏诚信的朋友可能导致信任危机,过度依赖的朋友可能消耗大量时间和精力。选择朋友时,应注重对方的情绪管理能力...[详细]
2025-04-02 07:22
感觉跟人交流很累
感觉跟人交流很累可能是社交焦虑、情绪耗竭或心理压力的表现,需要从心理和生活方式两方面进行调整。社交焦虑、情绪疲惫、沟通技巧不足是常见原因,可通过心理治疗、自我调节和改善沟通方式缓解。1、社交焦虑可能是主要原因之一。社交焦虑是一种对社交场合感...[详细]
2025-04-02 06:49
哪四种人不能深交
四种不能深交的人包括:自私自利、缺乏诚信、情绪不稳定、负能量过强的人。与这些人交往可能会影响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建议保持距离或减少接触。1、自私自利的人:这类人通常只关注自己的利益,忽视他人的感受和需求。他们可能会利用他人达到自己的目的,甚...[详细]
2025-04-02 0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