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话题 > 心理测试 > 正文

深度解析焦虑与各类恐慌病症 心理疾病实用小手册

发布时间: 2021-12-11 14:15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这篇文章将会详细介绍各种焦虑、恐慌的分类和症状,帮助你判断自己或者身边的人是否有类似的病症。

深度解析焦虑与各类恐慌病症 心理疾病实用小手册

读的时候请一定要记住,文章仅供参考,不能代替专业医师的诊断和评估。

焦虑与恐慌是两个意思非常相近的词汇,所以在这里将它们汇总为一个篇章来讲。

01 广泛焦虑症(一般性焦虑症、广泛性焦虑情感障碍)

广泛焦虑症以频繁、全面、持续、无明确对象或固定内容的紧张不安及过度焦虑感为特征。焦虑这种感觉是指对即将来临的、可能造成危险的事情产生的过度担忧紧张的感觉。举个例子,如果你害怕蜈蚣或者蜘蛛,那么一看到它们,你就会感觉惶恐不安。如果你无论在哪里、做什么都有类似的感觉;并且这种症状持续了半年以上,那这种问题就可以成为“广泛焦虑症”。第一次身患一般性焦虑症的人通常在20岁到40岁,这种病在男性女性身上都很常见,女性的发病率稍高一些。

有些患者会认为他们应当合理地焦虑和担忧。因为合理地担心考试或写论文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成绩。这样的心态是略有不妥的。也许你能够将一些焦虑感化为动力,但时间长了,焦虑感不断积累,最终会成为你的绊脚石,为你无形之中增添压力。事实上,大多数人的发挥水平在完全没有焦虑和担心的时候是最好的。

02 社交恐惧症(社交焦虑障碍、社交恐怖症)

如字面意思,社交恐惧症就是指怕人。在当今社会,社交恐惧症非常普遍。无论是男性、女性,都会患这种病,通常来说患者以男性居多。患有社交恐惧症的人会表现得比较害羞,他们害怕在别人面前出丑。只要是别人有可能看出他们紧张不安的场合,他们都会尽量回避。如果你害怕公共演讲、害怕在社交场合或会议上等人多的场合、害怕向他人自我介绍、害怕约会、害怕当着他人的面吃东西、害怕在派对上说傻话或害怕去公共洗手间,那么你就可能患有社交恐惧症。

03 单纯恐惧症(单纯性恐惧、单纯恐怖症)

单纯恐惧症是指害怕某些特定的事物。例如害怕站在高处、害怕某种动物、害怕坐飞机、害怕窒息、害怕打雷、害怕开车、害怕黑暗、害怕封闭空间、害怕电梯、害怕血、灰尘、细菌、害怕桥等。我们所熟知的密闭空间恐惧症和恐高症就属于单纯恐惧症。

这些恐惧症名字听上去有些吓人,但事实并非如此。恐惧症虽然让人痛苦,但它不属于重度精神疾病的症状,也不能说明患者性格软弱、抗压能力差。一般来说,这种病很快就能治愈,而且效率很高。有趣的是,至今几乎还没有科学知识来解释这些恐惧症的根源是什么,有人认为是童年阴影,有人认为是基因,也有人认为是环境所致,众说纷坛。

单纯恐惧症极其普遍。约10%-20%的人一生中都有患恐惧症的时候。任何年龄的人都可能患上这种病。女性患恐惧症的概率大约是男性的两倍。

04 恐慌症

恐慌发作通常是一阵强烈、密集的焦虑感突然袭来,但它的持续时间通常比较短——大多数时候只有几分钟,很少有持续一小时以上的。相比广泛焦虑症来说,恐慌症的发作似乎毫无理由。

恐慌发作时,你会产生至少4种不同的不适感。包括但不限于:眩晕、心跳加快、喉咙哽咽、思绪紊乱、头昏眼花、颤抖、胸闷心悸、腹泻或胃部不适呼吸急促窒息或透不过气来、指尖刺痛或者麻木、浑身潮热、打冷颤或流冷汗。你可能忽然感觉自己不真实、或者这个世界不真实了。

如果你在4周内经历过至少4次恐慌发作,则说明你还上了恐慌症;如果你有过一次恐慌症但是担惊受怕了一个月,也可以说明你患上了恐慌症。具体的诊断还是要听医生的话。

深度解析焦虑与各类恐慌病症 心理疾病实用小手册

有些恐慌症患者会非常担心自己失控,成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然而精神分裂症与恐慌症、焦虑症的症状截然不同。尽管恐慌发作的感觉像地狱一样,但它们相对来说是无害、较容易治疗。

05 广场恐惧症(广场恐怖症)

广场恐惧症指害怕深处空旷空间或者出门远行,离开家,离开安全的地方。

深度解析焦虑与各类恐慌病症 心理疾病实用小手册

有广场恐惧症的人非常害怕身处无助的环境,它们担心自己万一出现恐怕或难堪的症状,例如大小便失禁。因为这种恐惧心理,患者往往不敢出门旅行,就算旅行也一定要找个可靠的人陪着。它们害怕深处人群、在超市排队、在桥上或公共汽车等等。

广场恐惧症是最常见的恐惧症之一,患者以女性居多。

06 强迫症

强迫症也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这是一种顽固持续、无法摆脱且毫无意义的干扰性想法。(与我们一般说的强迫症略有不同)举例来说,即使你的理智告诉你绝对不可能,你也还是会担心受伤的灰尘会让孩子受到细菌感染,甚至会害它们得新型冠状病毒。强迫是一种你觉得自己必须反复实施才能避开危险的仪式性行为。根据1980年美国精神病学会出版的新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最常见的强迫症通常与暴力、污染或怀疑有关.

07臆想症(疑病症、疑病性神经症)

臆想症患者会发了疯似地认为自己得了癌症或者白血病之类的绝症。它们往往四处奔波球求医,没完没了地体检,一遍又一遍地听医生告诉他们身体非常健康。臆想症可能出现在任何年龄的人身上,但20岁左右的人患病概率要高许多,男性和女性的患病比例大致相当。它是所有科室医生见过的最多的疾病之一。臆想症患者往往不愿承认自己的症状是由压力或者心理问题引起的,他们固执己见,坚持从身体上找原因,这让许多医生颇为头疼。

臆想症与其它焦虑症一样,病因总是患者忽略、看不见的其他问题。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实用心理疾病小手册:焦虑与各类恐慌病症
实用心理疾病小手册:焦虑与各类恐慌病症
这篇文章将会详细介绍各种焦虑、恐慌的分类和症状,帮助你判断自己或者身边的人是否有类似的病症。读的时候请一定要记住,文章仅供参考,不能代替专业医师的诊断和评估。焦虑与恐慌是两个意思非常相近的词汇,所以在这里将它们汇总为一个篇章来讲。01广泛焦虑症(一般性焦虑症、广泛性焦虑情感障碍)...[详细]
发布于 2021-05-26

最新推荐

大学毕业在家躺了三年
大学毕业在家躺了三年可能是长期失业或主动选择慢生活的表现,需要结合个体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综合评估。这类情况通常与职业迷茫、社交回避、家庭庇护、抑郁倾向、经济依赖等因素有关。长期居家可能导致职业技能退化、社交能力减弱、自我价值感降低等问题...[详细]
2025-09-07 16:10
大学毕业几年差距拉开
大学毕业几年后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确实会逐渐显现,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职业发展、经济收入、社会资源、心理成熟度、生活状态五个方面。1、职业发展毕业初期从事的行业选择对后期发展影响深远。进入朝阳行业的人可能获得更多晋升机会,而传统行业晋升空间相对有...[详细]
2025-09-07 14:31
大学被宿舍人孤立怎么办
大学被宿舍人孤立可以通过主动沟通、调整心态、拓展社交圈、寻求外部支持和专注自我提升等方式改善。宿舍孤立问题通常由性格差异、生活习惯冲突、误会积压、群体压力或个人边界感过强等原因引起。1、主动沟通尝试在合适时机与室友坦诚交流,用非暴力沟通方式...[详细]
2025-09-07 12:51
大学被室友孤立正常吗
大学被室友孤立是否正常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多数情况下属于人际冲突的常见现象,少数可能涉及校园欺凌或心理问题。孤立可能由性格差异、生活习惯冲突、沟通障碍等因素引发,若长期持续且伴随情绪困扰则需重视。室友孤立现象在集体生活中并不罕见,通常源于非...[详细]
2025-09-07 11:12
大学被寝室的孤立要抑郁了
大学被寝室的孤立要抑郁了
大学被孤立可能引发抑郁情绪,需要及时采取心理调适和社交支持措施。孤立可能由性格差异、沟通障碍、群体排斥、心理创伤、环境压力等因素引起。1、性格差异部分学生因内向敏感或兴趣小众,容易与室友产生隔阂。这类情况可通过参加兴趣社团拓展社交圈,培养共...[详细]
2025-09-07 09:33
大人性格内向怎么办
大人性格内向怎么办
性格内向的成年人可通过培养社交技巧、发展兴趣爱好、进行认知调整、建立支持系统、寻求专业帮助等方式改善心理状态。内向性格并非缺陷,但若影响生活适应或引发心理困扰时,可采取针对性调整策略。1、培养社交技巧从低压力社交场景开始练习,如参加小型兴趣...[详细]
2025-09-07 07:53
大人性格内向会遗传给孩子吗
大人性格内向会遗传给孩子吗
大人性格内向不一定会遗传给孩子,但可能通过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影响孩子的性格倾向。性格形成涉及遗传因素、家庭氛围、教育方式、社交环境、个体经历等多重因素。1、遗传因素内向特质可能部分与基因相关,某些神经递质受体基因的差异会影响个体对外界刺激的...[详细]
2025-09-07 06:14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