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话题 > 正文

实用心理疾病小手册:焦虑与各类恐慌病症

发布时间: 2021-05-26 12:01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这篇文章将会详细介绍各种焦虑、恐慌的分类和症状,帮助你判断自己或者身边的人是否有类似的病症。

实用心理疾病小手册:焦虑与各类恐慌病症

读的时候请一定要记住,文章仅供参考,不能代替专业医师的诊断和评估。

焦虑与恐慌是两个意思非常相近的词汇,所以在这里将它们汇总为一个篇章来讲。

01 广泛焦虑症(一般性焦虑症、广泛性焦虑情感障碍)

广泛焦虑症以频繁、全面、持续、无明确对象或固定内容的紧张不安及过度焦虑感为特征。焦虑这种感觉是指对即将来临的、可能造成危险的事情产生的过度担忧紧张的感觉。举个例子,如果你害怕蜈蚣或者蜘蛛,那么一看到它们,你就会感觉惶恐不安。如果你无论在哪里、做什么都有类似的感觉;并且这种症状持续了半年以上,那这种问题就可以成为“广泛焦虑症”。第一次身患一般性焦虑症的人通常在20岁到40岁,这种病在男性女性身上都很常见,女性的发病率稍高一些。

有些患者会认为他们应当合理地焦虑和担忧。因为合理地担心考试或写论文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成绩。这样的心态是略有不妥的。也许你能够将一些焦虑感化为动力,但时间长了,焦虑感不断积累,最终会成为你的绊脚石,为你无形之中增添压力。事实上,大多数人的发挥水平在完全没有焦虑和担心的时候是最好的。

02 社交恐惧症(社交焦虑障碍、社交恐怖症)

如字面意思,社交恐惧症就是指怕人。在当今社会,社交恐惧症非常普遍。无论是男性、女性,都会患这种病,通常来说患者以男性居多。患有社交恐惧症的人会表现得比较害羞,他们害怕在别人面前出丑。只要是别人有可能看出他们紧张不安的场合,他们都会尽量回避。如果你害怕公共演讲、害怕在社交场合或会议上等人多的场合、害怕向他人自我介绍、害怕约会、害怕当着他人的面吃东西、害怕在派对上说傻话或害怕去公共洗手间,那么你就可能患有社交恐惧症。

03 单纯恐惧症(单纯性恐惧、单纯恐怖症)

实用心理疾病小手册:焦虑与各类恐慌病症

单纯恐惧症是指害怕某些特定的事物。例如害怕站在高处、害怕某种动物、害怕坐飞机、害怕窒息、害怕打雷、害怕开车、害怕黑暗、害怕封闭空间、害怕电梯、害怕血、灰尘、细菌、害怕桥等。我们所熟知的密闭空间恐惧症和恐高症就属于单纯恐惧症。

这些恐惧症名字听上去有些吓人,但事实并非如此。恐惧症虽然让人痛苦,但它不属于重度精神疾病的症状,也不能说明患者性格软弱、抗压能力差。一般来说,这种病很快就能治愈,而且效率很高。有趣的是,至今几乎还没有科学知识来解释这些恐惧症的根源是什么,有人认为是童年阴影,有人认为是基因,也有人认为是环境所致,众说纷坛。

单纯恐惧症极其普遍。约10%-20%的人一生中都有患恐惧症的时候。任何年龄的人都可能患上这种病。女性患恐惧症的概率大约是男性的两倍。

04 恐慌症

恐慌发作通常是一阵强烈、密集的焦虑感突然袭来,但它的持续时间通常比较短——大多数时候只有几分钟,很少有持续一小时以上的。相比广泛焦虑症来说,恐慌症的发作似乎毫无理由。

恐慌发作时,你会产生至少4种不同的不适感。包括但不限于:眩晕、心跳加快、喉咙哽咽、思绪紊乱、头昏眼花、颤抖、胸闷心悸、腹泻或胃部不适呼吸急促窒息或透不过气来、指尖刺痛或者麻木、浑身潮热、打冷颤或流冷汗。你可能忽然感觉自己不真实、或者这个世界不真实了。

如果你在4周内经历过至少4次恐慌发作,则说明你还上了恐慌症;如果你有过一次恐慌症但是担惊受怕了一个月,也可以说明你患上了恐慌症。具体的诊断还是要听医生的话。

有些恐慌症患者会非常担心自己失控,成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然而精神分裂症与恐慌症、焦虑症的症状截然不同。尽管恐慌发作的感觉像地狱一样,但它们相对来说是无害、较容易治疗。

05 广场恐惧症(广场恐怖症)

广场恐惧症指害怕深处空旷空间或者出门远行,离开家,离开安全的地方。

有广场恐惧症的人非常害怕身处无助的环境,它们担心自己万一出现恐怕或难堪的症状,例如大小便失禁。因为这种恐惧心理,患者往往不敢出门旅行,就算旅行也一定要找个可靠的人陪着。它们害怕深处人群、在超市排队、在桥上或公共汽车等等。

广场恐惧症是最常见的恐惧症之一,患者以女性居多。

06 强迫症

实用心理疾病小手册:焦虑与各类恐慌病症

强迫症也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这是一种顽固持续、无法摆脱且毫无意义的干扰性想法。(与我们一般说的强迫症略有不同)举例来说,即使你的理智告诉你绝对不可能,你也还是会担心受伤的灰尘会让孩子受到细菌感染,甚至会害它们得新型冠状病毒。强迫是一种你觉得自己必须反复实施才能避开危险的仪式性行为。根据1980年美国精神病学会出版的新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最常见的强迫症通常与暴力、污染或怀疑有关.

07臆想症(疑病症、疑病性神经症)

臆想症患者会发了疯似地认为自己得了癌症或者白血病之类的绝症。它们往往四处奔波球求医,没完没了地体检,一遍又一遍地听医生告诉他们身体非常健康。臆想症可能出现在任何年龄的人身上,但20岁左右的人患病概率要高许多,男性和女性的患病比例大致相当。它是所有科室医生见过的最多的疾病之一。臆想症患者往往不愿承认自己的症状是由压力或者心理问题引起的,他们固执己见,坚持从身体上找原因,这让许多医生颇为头疼。

臆想症与其它焦虑症一样,病因总是患者忽略、看不见的其他问题。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深度解析焦虑与各类恐慌病症 心理疾病实用小手册
深度解析焦虑与各类恐慌病症 心理疾病实用小手册
这篇文章将会详细介绍各种焦虑、恐慌的分类和症状,帮助你判断自己或者身边的人是否有类似的病症。读的时候请一定要记住,文章仅供参考,不能代替专业医师的诊断和评估。焦虑与恐慌是两个意思非常相近的词汇,所以在这里将它们汇总为一个篇章来讲。01广泛焦虑症(一般性焦虑症、广泛性焦虑情感障碍)...[详细]
发布于 2021-12-11

最新推荐

从来不和邻居来往的人
从来不和邻居来往的人可能出于个人性格内向、社交恐惧、时间精力有限、文化差异或过往负面经历等原因。这种行为在特定情境下属于正常选择,但长期缺乏社交可能影响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系统。1、性格内向内向性格者通常倾向于独处,社交活动消耗能量而非补充能...[详细]
2025-08-21 16:10
从合照姿势看出两人关系
合照姿势能反映两人关系的亲密度和互动模式,常见表现有并肩站立、肢体接触、眼神交流、身体倾斜角度、面部表情同步度等。亲密关系往往呈现更多自然接触和协调性动作,而疏远关系则可能保持明显距离感。1、并肩站立标准社交距离的并肩站立常见于普通朋友或同...[详细]
2025-08-21 14:31
从孩子身上看出父母的教养
从孩子身上看出父母的教养
孩子的行为习惯和性格特征往往能反映出父母的教养方式。亲子互动模式、情绪管理能力、社交行为表现、规则意识建立以及价值观念传递是观察父母教养方式的五个关键维度。一、亲子互动模式亲子间的沟通方式能直接体现教养风格。民主型父母培养的孩子通常能流畅表...[详细]
2025-08-21 12:51
从多人合照看出关系
从多人合照中观察人物肢体语言和空间距离可以间接推测人际关系亲密度,但需结合具体情境综合判断。多人合照中的人际关系线索主要体现在非语言行为层面。当两人站姿自然贴近、肩膀或手臂有轻微接触时,通常存在较亲密的社会联结。头部倾向对方、身体朝向形成封...[详细]
2025-08-21 11:12
从此关上心门不再为谁开启
长期封闭内心可能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通常由情感创伤、社交恐惧、抑郁倾向、人格特质或环境压力等因素引起。过度心理封闭会影响人际关系,降低生活质量,甚至诱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1、情感创伤重大情感挫折如失恋、背叛或亲人离世可能导致心理防御性封闭...[详细]
2025-08-21 09:33
从吃饭看一个人的修养
从吃饭习惯可以观察一个人的基本修养,主要体现在用餐礼仪、食物选择、进食速度、对他人需求的关注度以及餐桌情绪管理五个方面。一、用餐礼仪规范的用餐礼仪是修养的直接体现。使用餐具时动作轻缓不发出碰撞声,咀嚼时不张嘴发出声响,夹菜时避开他人正在取用...[详细]
2025-08-21 07:53
从不主动的女生值得追吗
从不主动的女生是否值得追求取决于她的性格特质和双方互动模式。有些女性天性内敛但情感真挚,有些则可能缺乏兴趣或存在回避倾向。被动型人格的女生往往在亲密关系中表现出谨慎和慢热,需要更长时间建立信任。这类人群通常对感情态度认真,一旦确定关系会表现...[详细]
2025-08-21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