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话题 > 心理测试 > 正文

何为"讨好型人格"的日常 你中了几条?

发布时间: 2021-11-17 17:16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假装同意他人的观点;

何为

经常道歉;

很难拒绝他人的要求;

尽量避免所有冲突......

如果你有这些表现,

很可能就是“讨好型人格”无疑了。

何为

01

在前段时间的《奇葩大会》上,

蒋方舟在节目中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讲述了她是如何治愈了自己的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也重新被人提起。

其实生活中,

很多人都是这样,

懂得照顾其他人的感受,

但在不经意里忘了考虑自己,

导致自己过的很累。

而现如今也有很多人都属于讨好型人格,

这些人的日常通常都是这样的

当别人拒绝你时,轻描淡写。

而你拒绝别人时感觉自己十恶不赦。

一天不敢发太多条朋友圈,

绝不请别人替自己点赞,

就怕打扰或麻烦了别人。

和别人在一起,怕冷场,

总是紧张地找话题。

网购时通常自己看商品详情,

自己看自动回复看尺码表,

花很长时间翻评论翻问题互动,

能自主下单就自主下单不去麻烦客服。

最后就算买回来不满意,

也不会找客服退换货,

自己忍忍就过去了。

极度敏感,

小心翼翼害怕得罪人,

不评论朋友动态时怕朋友不开心,

评论了又害怕说错话朋友更不开心。

不懂得拒绝别人,

就算自己不容易办到的事,

也会硬着头皮答应,

总觉得拒绝别人后,

自己会失去一个朋友。

别人借了自己的钱,

不忍心喊他还,

等实在活不下去了,

才会态度极其委婉低下的提醒他。

以上这几条都是小编整理到的,

“讨好型人格”的日常,

你有中招吗?

何为

讨好他人,表面听起来很好,却存在很大的的问题。讨好者觉得自己没有别的选择,只能改变自己,去迎合他人。他们讨好他人不是为自己牟利,只是因为害怕他人不悦。

其实,生活的每个人,性格里或多或少都会有讨好人的倾向。但并非所有人都是讨好型人格的人。

02

想要改变讨好型性格?

首先别过分放大化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例如发个朋友圈,连别人的点赞跟评论,都得小心翼翼地思考对方当时的心情是否不高兴了。

其次,要学会对一些不符合自己原则的行为说“不”,别总是对他人的情绪怀有愧疚的心理。有了说不的勇气,才能更好地取悦自己。

最后,借用蒋方舟跟马东在节目中各自引用的一句话作为结尾:愧疚是最大的负能量,任性是最被低估的美德。

愿你,也能在生活中,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想法,跟身边人产生很真实的关系。希望大家以后都能对自己好一些,毕竟自己开心最重要,你们说对不对?!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怎么避免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mbti
怎么避免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mbti
避免讨好型人格的形成是许多人在自我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挑战。讨好型人格通常表现为过度关注他人需求,忽视自我感受,常常为了获得他人认可而牺牲自己的利益。要对抗这种倾向,首先需要了解自己,增强自我意识,明确自身的价值观和需要。同时,学习设定健康的界限,勇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也是关键...[详细]
发布于 2024-12-15

最新推荐

聪明的领导如何对待下属
聪明的领导通常通过尊重信任、合理授权、有效沟通、公平激励和持续培养等方式对待下属,既能提升团队效率,也能促进下属成长。一、尊重信任尊重是领导力的基础。聪明的领导会重视下属的独立人格与专业能力,避免公开批评或贬低。通过倾听意见、采纳合理建议,...[详细]
2025-08-17 16:10
聪明的老实人是怎样的
聪明的老实人通常指兼具诚实品质与高情商的个体,能在保持原则的同时灵活处理人际关系。这类人往往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准确识别他人情绪和需求。他们选择用真诚的方式表达观点,但会通过调整沟通策略来提升信息接受度。比如面对冲突时,他们既不会违心附和...[详细]
2025-08-17 14:31
聪明的老板怎么对待员工
聪明的老板通常会通过尊重员工需求、建立有效沟通、提供发展机会、营造积极氛围和公平分配资源等方式管理团队。1、尊重需求重视员工个体差异,关注工作与健康的平衡。避免过度加班文化,主动了解不同岗位的生理心理负荷,例如为技术岗提供护眼设备,为客服岗...[详细]
2025-08-17 12:51
刺猬原理给我们的启发
刺猬原理给我们的启发在于揭示了人际交往中保持适度距离的重要性,既不过分疏离也不过度亲密,才能建立健康持久的关系。刺猬原理源自哲学家叔本华的寓言,描述一群刺猬在寒冷中试图靠近取暖,却因身上尖刺互相伤害,最终找到既能取暖又不被刺伤的最佳距离。这...[详细]
2025-08-17 11:12
刺猬性格一般人驾驭不了吗
刺猬性格的人并非完全无法被他人理解和相处,但确实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包容度和沟通技巧。这类人群通常表现出强烈的防御性、敏感多疑、情感内敛等特征,容易在社交中产生距离感。刺猬性格的形成往往与成长经历中的创伤或长期缺乏安全感有关。他们可能经历过被...[详细]
2025-08-17 09:33
刺猬型人格有多可怕
刺猬型人格并不一定可怕,但可能对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刺猬型人格通常表现为对外界保持高度警惕,内心敏感多疑,容易产生防御心理,有时会表现出攻击性。这种人格特征可能与童年经历、心理创伤或长期压力有关。刺猬型人格的人往往在人际交往中显...[详细]
2025-08-17 07:53
刺猬型人格是什么样的
刺猬型人格是一种以敏感防御、情感疏离为核心特征的心理行为模式,常表现为外在冷漠与内在脆弱的矛盾状态。这类人格的形成可能与早期情感忽视、创伤经历、高敏感特质、社交挫折、防御机制过度激活等因素有关。1、敏感防御刺猬型人格对外界刺激异常敏感,习惯...[详细]
2025-08-17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