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知识 > 正文

自卑是怎么出现的 消除自卑的3个措施

发布时间: 2021-11-11 19:3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有些人的自卑,在言行举止中很容易被看出来。

自卑是怎么出现的 消除自卑的3个措施

另一些人的自卑就隐秘许多:

他们是大众眼里的优秀者,却频频找一些“实在不怎样”、对他们不好的对象;

或者明明有很好的工作offer,却总选一些别人看来低于他们能力的工作;

或者,ta让你觉得有些遥远,似乎总和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

自卑是怎么出现的 消除自卑的3个措施

这些表现背后的原因都有可能是自卑。

那么,什么是自卑感和自卑情结?人又是如何形成自卑情结的?为什么我们说自负可能是自卑的一种伪装?这就是我们这次要讨论的内容。

自卑是怎么出现的 消除自卑的3个措施

01

自卑感,是一种“比不上”的感觉

自卑感来源于“比较”,无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它可能是在与外界的人比对时,产生的一种“比不上”或“比较弱”的感受,也可能是在与自己的理想标准对比中,感受到的“无法实现”或“能力不足”。

这种比不上或能力不足,可能威胁到我们所认为的、自己存在的价值。许多人还会将这种自卑感压抑到潜意识的层面。

同时,这种“比不上”的感觉,也驱使着个体做出一系列行为,来补偿它所带来的脆弱和羞耻感。

不同的人在面对自卑时的补偿行为有所不同。有些人会通过加倍努力来证明自己,哪怕取得小小的收获也是对这种脆弱和羞耻的抵御。而另一些人则选择以回避他人的方式来逃避自卑感,他们认为,只要不与他人往来、并把精力都放在自己身上,就能够避免“比较”的场景,也就不会产生自卑了。

这就导致前者更有可能取得卓越的成就,自卑感对于他们而言更像是一种内在动力;而后者就有可能让自己成为一个孤僻不合群的人,自卑感让他们变得更自私、更自我为中心。同时,后者也更容易成为那些有自卑情结的人。

一定程度的自卑感,每个人都体验过,而且也是正常且健康的。但自卑情结却往往是不健康的。

02

更负面的恶性循环:自卑情结

自卑情结源于人们的自卑感,但它更持续。有自卑情结的人会在很多方面、很多时候、持续地感到自卑。它更像是一个人们难以逃脱的恶性循环,最终使得个体对自我价值产生怀疑或否定。

自卑情结,由阿德勒心理流派的创始人Alfred Adler最早提出。他认为自卑可以分为原生自卑和次生自卑。而原生自卑与次生自卑之间的纠葛会使人陷入一种自卑的恶性循坏,人的自卑情结就产生了。

1.什么是原生自卑?

原生自卑产生于儿童时期,是人们在面对外在环境时体会到的不足感。这种不足感可能因为个体生长发育速度落后于同龄人、生于贫困家庭、或者不当的家庭教育等等。

其中,不当的家庭教育是导致原生自卑形成的最常见原因。不当的家庭教育可能使个体在童年时经常感受到无助、始终认为自己比别人弱小/愚笨,或觉得自己只能依赖别人等等,这些都是个体最初自卑感的来源。

例如,父母不断强调孩子的缺点、所犯的错误,或恐吓孩子说“别人都能把书念得这么好,你为什么不行?念不好书长大了有什么用?还不是就是混吃等死?”长期处于这样的家庭教养中,会让孩子始终认为自己比不上其他人,从而产生最初的、根深蒂固的自卑感。

·人在面对原生自卑时的自我保护

Alfred Adler认为人都有自我保护的倾向,它有点类似弗洛伊德所说的自我防御机制。不同的是,自我保护被个体用于抵御外在环境对个体造成的负面影响。

例如,儿童时期家庭环境十分贫困的人,认为自己“一无所有”而感到自卑,这种无助的感觉,会让他们虚构出一个拥有很多很多金钱财富的目标,帮助他们平衡此刻自卑的感受,从而获得继续生存和努力的动力。

儿童时期家庭、人际环境恶劣,遭遇了很多创伤的人,容易虚构出一个“长大以后要做孩子的拯救者”。

引发次生自卑的事,可能是失败的求职、不理想的学习成绩等等。

·次生自卑会迫使人们回到原生自卑找寻原因。

次生自卑会唤起人们心中的恐惧、羞耻、脆弱”或者“我才应该是最优秀的,即使现在看上去不是。

· 表现出自卑的人,又被称为脆弱型自恋者,他们通常在情感上十分敏感,时常感到无助、焦虑,害怕被拒绝或抛弃,他们的自恋主要是为了安抚内心的低自尊感。他们非常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但对他们来说,他人的关注,无论怎样都是一种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然而这两种表现的人,本质中的自恋的部分是相通的。

05

如果你有自卑情结,或觉得自己是个伪装自负的自卑者,该怎么办?

1.自卑也有积极的一面

要知道,自卑对人的影响并不是“非黑即白”的,自卑也有积极的一面,比如能够给我们一些努力的动力。

2.需要把次生自卑和原生自卑分开来看待和处理

如果你觉得自己有一些原生自卑,你需要更好地理解,过去对你造成了怎样的影响。你需要经常提醒自己,你对自己的评价可能是过低的。你也需要不断告诉自己,你现在遭遇的挫折并不是因为你小时候体会到的那种,自己不如人的感觉,而只是一个单独的可被处理的现实事件。

需要认识到,你的环境已经和过去不同了,你可以、也有机会重新获得一个对自己的评价,但必须从不断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小评价开始积累。把恶性循环变成正性循环。

3.持久稳定的友谊是应对自卑的缓冲器

朋友或亲密的爱人都可以给我们一些积极正面的鼓励,提醒我们关注自己的优点。这些对于有自卑情结的人而言,都是对他们努力改变的一种肯定和正向强化。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如何消除孩子的自卑感
如何消除孩子的自卑感
自卑是人类的一种性格缺陷。主要源于幼年时期无能及无助,如不及时纠正,则可能伴随孩子一生,对以后的生活和工作都有极大的消极影响。那么,作为父母,该如何帮助孩子消除自卑感呢? 如何消除孩子的自卑感?1、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及时予以鼓励每个孩子都有一定的长处,也都有他的短处。作为...[详细]
发布于 2012-11-08

最新推荐

精神压力大怎么排解
精神压力大可通过调整作息、适度运动、情绪宣泄、社交支持和专业干预等方式缓解。压力过大可能由工作负荷、人际关系、经济问题、健康隐患或长期焦虑等因素引起。1、调整作息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稳定生物钟,建议固定起床和入睡时间,避免熬夜。午间可安排短暂...[详细]
2025-07-14 15:42
精神压力大怎么解决
精神压力大可通过调整作息、适度运动、心理疏导、培养兴趣爱好、社交支持等方式缓解。精神压力通常由工作负担、人际关系、经济问题、健康担忧、环境变化等因素引起。1、调整作息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稳定情绪和生理节律。每天固定起床和入睡时间,避免熬夜或睡...[详细]
2025-07-14 13:34
精神压力大怎么回事
精神压力大可能由工作负荷过重、人际关系紧张、经济压力、睡眠不足、慢性疾病等因素引起,可通过调整作息、心理咨询、放松训练、药物治疗、社会支持等方式缓解。1、工作负荷过重长期高强度工作或学习会导致大脑持续处于紧张状态,皮质醇等压力激素分泌增加。...[详细]
2025-07-14 11:25
精神压力大睡不着觉咋办
精神压力大睡不着觉咋办
精神压力大睡不着觉可通过调整作息习惯、放松训练、心理疏导、短期药物辅助、改善睡眠环境等方式缓解。长期失眠可能与焦虑障碍、抑郁症等疾病有关,建议及时就医评估。1、调整作息习惯固定起床和入睡时间有助于稳定生物钟,避免午睡超过30分钟。睡前两小时...[详细]
2025-07-14 09:17
精神压力大如何治疗
精神压力大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心理治疗、药物治疗、运动疗法、社会支持等方式缓解。长期精神压力可能与工作负荷、人际关系、经济压力、慢性疾病、心理障碍等因素有关。1、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稳定生物钟,建议固定起床和入睡时间。饮食上增加全...[详细]
2025-07-14 07:08
精神压力大如何解决
精神压力大可通过调整作息、适度运动、心理疏导、培养兴趣、社交支持等方式缓解。长期压力可能影响身心健康,需及时干预。1、调整作息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稳定生物钟,减少压力激素分泌。建议固定入睡和起床时间,避免熬夜。睡前减少电子设备使用,可通过阅读...[详细]
2025-07-14 05:00
精神压力大了怎么办
精神压力大可通过调整作息、适度运动、心理疏导、培养兴趣爱好、寻求专业帮助等方式缓解。精神压力通常由工作负担、人际关系、经济压力、健康问题、环境变化等原因引起。1、调整作息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稳定情绪和生理节律。每天固定时间入睡和起床,避免熬夜...[详细]
2025-07-13 15:17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