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知识 > 正文

我们为什么会自卑?

发布时间: 2021-10-20 17:11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01

自卑是一种自我评价过低,不能客观、正确的看待自己而产生的一种复杂情感。

有自卑感的人轻视自己,总是把自己的缺陷和不足无限放大。著名心理学家A.阿德勒对自卑感有特殊的解释,称其为自卑情结。他对于这个词主要有两种相联系的用法:首先,自卑情结指以一个人认为自己或自己的环境不如别人的自卑观念为核心的潜意识欲望、情感所组成的一种复杂心理。其次,自卑情结指一个人由于不能或不愿进行奋斗而形成的文饰作用。自卑情结是由婴幼儿时期的无能状态和对别人的依赖而引起的,对人有普遍的意义,能驱使人成为优越的力量,但又是反复失败的结果。自卑情感,是可以通过调整认识和增强自信心并给予支持而消除。

自卑的前提是自尊,当人的自尊需要得不到满足,又不能恰如其分、客观辩证地认识自己时,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一个人形成自卑心理后,往往从怀疑自己的能力到不能或不敢表现自己的能力,从怯于与人交往到孤独地自我封闭。本来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也会认为“我不行”而放弃追求。他们看不到人生的光华和希望,领略不到生活的乐趣,也不敢去憧憬那美好的明天。

自卑是一种自我否定,也是对自己不认同,不接纳的心理表现。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其实我们每个人天生都具有一定的自卑,适当的自卑不但不会影响学习和生活,还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动力。但过分自卑会影响到一个人的社会功能,不能完全的展示自己的才能,甚至会造成破坏性的结果,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伤害,这就是一种性格缺陷。

02

自卑主要的表现在于对自我评价过低,同时可伴有一些特殊的情绪体现,诸如害羞、不安、内疚、忧郁、失望等。而详细的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敏感猜忌

过分敏感的人自尊心极强,生活和学习中非常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喜欢被关注,不愿意被人忽略,过分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任何负面的评价都会导致内心激烈的冲突,甚至扭曲别人的评价,比如,别人真诚地表扬,他会认为是讽刺。

过分敏感的人,还爱猜疑,对别人不够信任,跟他们交往时,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都会在其内心引起波澜,胡乱猜疑。自卑的人也很容易产生嫉妒心理,对于那些比自己优秀的同学、朋友或是同事耿耿于怀。

2.心理失衡

由于自卑心理,使他们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体验不到自身价值或是价值感低下。

自我价值感是一个人生活下去的内驱力,生命的意义在于自我价值感的体验。丧失自我价值体验,使他们心态失衡,陷入不良的心境之中,走不出这个心理阴影,就很难摆脱现实的困境。别人欺负他,即使内心不服气,也会将其合理化,自认为是正常的,是自己该得的,非常认同自己的弱势身份。这种强烈的自卑心理极易导致自我攻击,行为上会采取极端的方式对待自我,例如:自残或是自我虐待等。

3.情绪化表现

自卑的人表面上逆来顺受,其实是在压抑真实的自我,然而长期的过分压抑会积聚了大量的负性能量,随时都有爆发的可能。

由于他们缺少应对能力,失业、离异、患病等生活事件很容易导致心理压力。当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时,认为别人睢不起自己,难以忍受,往往产生过激言行。比如有些民工受老板欺负,会因此自杀。他们经常为了一点小事大动干戈,拳脚相向。有时当他们无力应对危机时,还会自残或是自杀,用这种极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03

自卑的原因追溯起来,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和个人成长经历

每个人来自不同的原生家庭,每个家庭给他们提供的生活环境、物质条件、家庭教养等各不相同。

而那些来自贫困家庭的人更容易产生自卑感。在某些人的成长过程中会经历一些创伤性事件,如: 被虐待、伤害事故、被性侵扰等,这些成长经历会给他们造成严重的自卑感,并且很难克服。

二、社会文化因素

每个人都处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文化对自卑心理影响很重要。

在云南母系氏族的摩梭族人里,他们的名族文化决定了男卑女尊,男人卑微的地位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还有一些名族文化中是男尊女卑,那么女性比较容易产生自卑感。

三、气质类型的差异

气质抑郁、性格内向者大都对事物的感受性强,对事物带来的消极后果有放大趋向,而且由于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那么就不容易将其消极情绪及时疏导和宣泄。因而外界因素对他们心理的影响往往要比对其他气质、性格类型者的影响大,产生自卑的可能性也相应增大。

四、自我认知偏差

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都有缺点和不足,要学会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那些追求完美主义者,他们不愿意接纳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对自我的要求很高,当自己无法达到目标时会轻视自己,无法面对真实的自我。在他们的内在总有一个理想自我,这个理想的自我就是全知全能的,是完美无缺的。

然而这个理想自我不过是一种幻象,没有谁能成为理想的自我。对真实自我的不接纳,不认同就是一种认知的偏差,认为自己只有是完美的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同,才能获得优越感,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我们并不认为自卑是完全无用的,适当的自卑心理能激发勤奋、努力、积极的生命力,但过度自卑会成为生命体验的一道障碍,我们应该努力克服,建立自信,让生命绽放出流光溢彩。

作者简介:

李爱已帮助过333人入驻年限2.8年

预约咨询私聊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你为什么会自卑?现在起帮你认清自卑本质
你为什么会自卑?现在起帮你认清自卑本质
“表面看来,自卑是瞧不起自己。但是,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把自己跟别人比较之后而瞧不起别人,那也就不会有在比较之后的瞧不起自己。换句话说,没有攻击别人,也就不会有技不如人的结果和失败后的自卑了。”01人人都自卑。形成自卑的过程大约有两种。一是在小时候跟成人的比较过程中,都有不如成人的...[详细]
发布于 2021-11-17

最新推荐

孩子一上初中情绪低落怎么安慰
初中生情绪低落可能由青春期生理变化、学业压力、社交适应、家庭关系、自我认知冲突引起,可通过积极倾听、调整期望、培养兴趣、专业干预、改善环境等方法缓解。1、生理变化:青春期激素波动直接影响情绪稳定性,大脑前额叶发育未完善导致情绪调节能力弱。建...[详细]
2025-05-15 16:58
孩子一上初中情绪低落需要去看精神科吗?
初中生情绪低落可能与青春期心理变化、学业压力、社交适应、家庭关系或潜在心理问题有关,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是否就医。1、青春期变化:激素波动导致情绪敏感是常见原因。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减少夜间电子设备使用;每周3次有氧运动如跳绳、慢跑;家长可通...[详细]
2025-05-15 16:57
孩子迷恋游戏心理问题的原因
孩子迷恋游戏的心理问题可能由遗传易感性、家庭环境缺失、同伴压力、情绪调节障碍、游戏设计机制成瘾性等因素引起。1、遗传因素:部分儿童对奖赏刺激敏感度较高,多巴胺受体基因变异可能导致更容易沉迷即时反馈的游戏。建议通过基因检测评估风险,采用行为矫...[详细]
2025-05-15 16:56
孩子迷恋游戏心理问题有哪些
孩子迷恋游戏的心理问题可能由逃避现实压力、社交需求缺失、多巴胺依赖、家庭关系疏离、自我认同偏差等原因引起。1、逃避现实:学业压力或家庭冲突可能让孩子将游戏作为情绪出口。认知行为疗法可帮助建立应对机制,家长需减少指责,通过制定每日30分钟亲子...[详细]
2025-05-15 16:54
孩子迷恋游戏心理问题怎么解决
孩子沉迷游戏的心理问题与大脑奖赏机制失衡、社交需求缺失、家庭互动不足、压力逃避行为及自我管理能力薄弱有关,可通过认知行为干预、替代活动培养、家庭关系重塑、时间管理训练及专业心理支持逐步改善。1、奖赏机制失衡:游戏设计的即时反馈机制过度激活大...[详细]
2025-05-15 16:53
孩子上初中我特别焦虑正常吗
孩子上初中我特别焦虑正常吗
孩子上初中引发家长焦虑是正常心理反应,与青春期变化、学业压力、亲子关系调整、自我投射、社会比较等因素相关。1、青春期变化:初中阶段孩子进入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剧变可能引发家长不适。激素水平波动导致情绪不稳定,独立意识增强可能表现为抗拒沟通。家...[详细]
2025-05-15 16:52
孩子上初中我特别焦虑怎么办
孩子上初中我特别焦虑怎么办
初中阶段孩子成长变化引发家长焦虑是普遍现象,可通过调整认知、改善沟通、自我放松、寻求支持、关注成长五方面缓解。1、认知调整:家长焦虑常源于对初中阶段认知偏差,将升学压力过度放大。初中是孩子身心发展的过渡期,成绩波动、叛逆行为均属正常发展现象...[详细]
2025-05-15 1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