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话题 > 心理测试 > 正文

怎么样让性格变得越来越好?

发布时间: 2021-11-14 16:56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01

怎么样让性格变得越来越好?

几年前的一天,布兰登·格林坐在沙发上,琢磨着他在工作中犯的一个小错和可能酿成的后果。这时格林的室友走进来,开始跟他讲那天他遇到的趣事。但格林并没有笑出声来,甚至连微笑也没有。他只是皱着眉头,一言不发。

当时格林的室友对他做了一番很有价值的分析。他说:“没关系,你不笑只是因为你不是一个快乐的人。”

29岁的格林来自洛杉矶,是一名网络分析师,他说:“当时我悟到了些什么。我意识到自己可以继续像从前那样怨天尤人,也可以尝试做些改变。”

人的性格有没有可能明显改变?专家说可以——只是很难。

过去几年展开的几项大型研究显示,受生活事件影响。

研究人员很早以前就发现,友善、开朗、有责任感的人往往比害羞、没有责任感和不爱交际的人更快乐。但一项新的研究显示,保持快乐的心情也许有助于改变你的性格,这项新突破可能会对心理治疗师产生诸多影响。

今年1月份刊登在《人格研究杂志》网络版上的一项研究对逾16,000名澳大利亚人的性格和幸福感数据进行了分析,这些研究对象在2005年到2009年期间接受了多次调查。研究者发现,2005年感到快乐的人在接下来的四年里情绪往往变得更稳定,更有责任感,更随和,另外最有意思的一点也许是,他们还变得更加内敛。

03

五步改变你的性格

专家们表示,改变性格与减肥很像。要想有所改变,就需要有意识地坚持一些行为,让它们最终形成习惯。这一过程可能痛苦而尴尬,但却是心理成熟的必由之路。

弄清楚改变哪些性格特征对你最有利。在你的职业生涯或个人生活中,是否存在一种冲突模式或负面反馈?

尝试领悟你在这种模式中所扮演的角色,从你自己的行为着手。辨别在你看来给你造成最多麻烦的行为,并努力改变这种行为。

从一点一滴做起。改变始于一个行为,因此,先驾驭一项行为,再尝试改变另一项行为。别指望能在一天、一周、一个月甚至一年之内彻底改变你的性格。

持之以恒。回顾你的取得的进展,为自己提供积极的心理强化。有一些退步是很正常的。如果出现一些小问题,不要过分纠结于此。继续为你的目标而努力就好。

在你的新行为形成习惯之后,再找出一个新的、更重要的领域进行改进。

缅因州沃特维尔心理学研究员、科尔比人格实验室负责人克里斯托弗·索托参与了这项有关幸福感的研究,他表示,研究人员所说的“性格”是指“在不同时间和场合下始终保持一致的思维、感觉和行为特征模式”。他说,性格50%是天生的,50%取决于后天。

根据大五性格模型,人的性格可划分为五大类别或范畴,分别是开放性、尽责性、亲和性、神经质和外向性。该模型是几批研究者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建立起来的。

每大类别中都包括一些特征和特定行为。比方说,外向性中包括合群和热情等特征。神经质中则包括愤怒、焦虑和脆弱。

专家们称,一些性格类型的人会比其他人更成功。索托博士说,比较尽责的人在职场和学校里往往表现更出色。亲和度高、情绪稳定的人往往拥有更满意、更稳定的恋爱关系。外向型者则更擅长从事人际交往和创业方面的工作。

怎么样让性格变得越来越好?

索托博士说,人的性格哪怕只出现稍许变化,也会对感情、职业、健康和幸福产生重大影响。这个消息可谓是喜忧参半。但由于性格特征从本质上来说是比较稳定的,改变起来会需要很长时间。

索托说:“你应该从改变行为做起,接下来,如果你能长期保持这种新行为,这种行为就会被锁定下来。”他说,如果能获得心理治疗师的指导,你可以在几个月之内看到持续的变化。你也可以学着自己管理你的性格特征,只是要花费比较长的时间。

那么,你应该从哪做起呢?加州德尔马的心理学家理查德·莱瓦克表示:“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性格中有哪些因素对我们构成了影响。如果我爱发牢骚,好争辩,还有点多疑,我总是因为跟同事吵架,老是责怪别人而被解雇,那我就必须意识到得改变一下。”

怎么样让性格变得越来越好?

莱瓦克说,这和纠正暴饮暴食这种坏习惯相似。要想减肥,你就得认识到自己什么时候以及为什么会暴饮暴食。莱瓦克博士表示:“如果你有戒心过重和好斗的倾向,你就要对自己说:‘好的,当我老板过来跟我说话,而我立马感觉老板在挑我的刺,想要自我防卫的话,那我就是反应过激了。’让自己冷静下来,不要争吵。”

不要把期望值定得太高。耐心一些。索托博士说,要把一种有意为之的行为变成习惯,需要花费很长时间。不要太担心其他人的反应,因为你的变化通常是他们乐于见到的。

澳大利亚悉尼的行为策略师沃伦·肯诺帮助个人和团队培养有助成功的行为,他说,从小处做起非常重要。确定你第一步要做什么,然后进行练习,不要担心最初的结果。他说:“这就像学踢足球一样。你关注的是脚法,而不是能否射门。”

肯诺说,应该让身边的人知道你在做什么。他表示:“他们不仅能为你提供支持,而且你的改变也意味着他们的改变——如果你不事先告诉他们的话,他们也许不想要或者没有准备好接受这些变化。”

格林说,他不得不承认室友对他性格的评价是正确的。他说,自打记事以来,他一直都有种消极感和挫败感,“孤僻内向”。他经常挣扎在嫉妒和愤怒感中,为保护自己免受这些感觉困扰,他会刻意回避恋爱关系。作为一个内向的人,他在社交场合也会感到不舒服。

于是格林开始接受心理治疗。他总共进行了18个月左右的认知行为疗法,刚开始是一周两次,然后一周一次。他阅读心理自助书籍,并在日记中记录和分析他的感想。他开始摄影,这项爱好能让他走出去跟人聊天。他还通过博客记录他所做的努力,以期帮助别人。

格林说,对他帮助最大的是学习去质疑自己消极的世界观。无论是在某些特定时刻还是在冷静的时候,他都会试着自我质疑。他说:“如果你比较消极,感觉坏事随时随地都会发生,你就得自问这些是否都是源自你自己,因为你是带着一种消极的心态在生活。”

格林在自己身上看到了很大的变化。他说,他依然内向,但已经可以比较轻松地与人交流,分享与自己相关的信息和结交朋友了。

他说:“学会内省,努力以诚待人待己,这些对我帮助很大,让我逐渐变成一个更快乐,更开朗的人。”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变得越来越好怎么形容
变得越来越好怎么形容
形容一个人变得越来越好可以从心理成长、行为改变、社会适应、情绪管理和认知提升五个维度展开。1、心理成长:心理成熟度显著提升是变好的核心标志。表现为自我认知更加清晰,能够客...[详细]
发布于 2025-06-09

最新推荐

当领导怀疑你的能力
领导怀疑员工能力时,员工可通过调整沟通方式、提升工作表现、主动寻求反馈、展示专业成果、保持情绪稳定等方式应对。这种情况通常由信息不对称、过往失误、性格差异、团队竞争、领导管理风格等因素引起。1、调整沟通方式定期向领导汇报工作...[详细]
2025-11-25 15:45
当领导给你安排你不想干的工作
当领导安排您不想做的工作时,建议先评估任务合理性再选择沟通或调整心态的方式应对。职场中被动接受任务可能引发抵触情绪,但通过策略性处理能转化为职业发展机会。面对不感兴趣的工作任务,可尝试从项目价值或技能提升角度重新理解其意义。...[详细]
2025-11-25 14:06
当领导发现你强大背景
当领导发现你强大背景
当领导发现您拥有强大背景时,通常会产生复杂心理反应,既可能带来机遇也可能引发职场关系微妙变化。关键在于如何平衡背景优势与专业能力的展现。领导对员工背景的认知往往分为两种典型场景...[详细]
2025-11-25 12:26
当领导对你有意见的时候你该怎么办
当领导对您有意见时,建议先冷静分析原因,主动沟通调整工作方式,必要时寻求第三方协调。领导对下属产生意见通常源于工作目标未达成、沟通方式不当或价值观冲突。若因任务执行偏差,可整理工作记录与领导复盘目标,明确改进方向;若因沟通风...[详细]
2025-11-25 10:47
当领导不待见你的时候你应该怎么做
当领导不待见您时,建议先调整工作方式并主动沟通,同时保持专业态度。职场关系紧张可能由工作表现差异、沟通方式不当、性格冲突、团队定位模糊或外界因素干扰等原因引起。1、工作表现差异工作效率或成果未达预期容易引发领导不满。可重新梳...[详细]
2025-11-25 09:08
当领导必须具备的能力
当领导必须具备的能力主要有战略思维、沟通协调、决策能力、团队激励、情绪管理。1、战略思维战略思维是领导者把握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核心能力。具备战略思维的领导者能够分析内外部环境,识别机会与威胁,制定清晰的目标和路径。他们不仅关注...[详细]
2025-11-25 07:28
当领导安排你不想干的工作怎么办
当领导安排您不想干的工作时,可以尝试沟通调整或寻找任务价值点,避免直接拒绝或消极应对。面对不情愿的工作任务,先冷静分析领导意图和任务必要性。理解任务背后的团队需求或战略目标,可能发现其潜在价值。若任务确实与职责严重偏离,选择...[详细]
2025-11-24 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