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知识 > 正文

到了一定年纪,不管你有多少存款,也别做以下3件糊涂事,记住了!

发布时间: 2025-11-06 12:53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人到中年,不管存款多少,这三件事千万别做

《红楼梦》中有这样一幅对联,警醒无数人:“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人生过半才懂得,成熟不在于改变他人,而在于管好自己。无论积蓄几何,这三件糊涂事千万要避开。

到了一定年纪,不管你有多少存款,也别做以下3件糊涂事,记住了!

一、善良要有锋芒,处世需有底线

1、过度付出反被伤

总以为十分真心能换十分真心,殊不知有些人会得寸进尺。俞敏洪曾因心软免除对方债务,反被盯上遭遇抢劫。善良若没尺度,终会变成自我消耗。

2、忍让要有界限

一味的退让不会换来尊重,只会让关系天平失衡。当你的付出被视为理所就该及时止损。

3、保护自己的能量

不是所有人都配得上你的善意。中年以后,该翻脸时别犹豫,该拒绝时别心软。守住底线,才能遇见真正值得的人。

二、闲适要有尺度,精神不能荒废

1、闲散是精神的毒药

李尚龙说:“最可怕的是人越活越像人工智能。”长期无所事事,思维会变得迟钝,内心日渐贫瘠。

2、忙碌是生命的养料

翻译家杨苡103岁仍坚持每日阅读写作。她说:“活着就要不断学习。”正是这种充实让她思维敏捷、记忆超群。

3、找到生活的支点

可以是晨起的阅读,午后的运动,或是学习新技能。让每一天都有所收获,精神世界自然丰盈。

三、运气不可透支,德行必须修炼

1、投机取巧终成空

《武林外传》中断指轩辕说:“久赌必输。”总想走捷径的人,最终会掉进自己挖的坑里。

2、诚信是立身之本

家门口的水果店因缺斤短两失去顾客信任。白嘉轩说:“做下瞎事刻在自家心里,抹不掉。”

3、厚德方能载物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与其算计得失,不如修炼品行。问心无愧,才是最好的护身符。

人生下半场,愿我们都能:带着锋芒的善良,充实有序的生活,以及问心无愧的品行。这或许就是应对中年最好的方式。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最新推荐

老是容易哭是什么原因
老是容易哭是什么原因
老是容易哭可能由情绪敏感、压力过大、抑郁倾向、激素波动、创伤经历等原因引起。1、情绪敏感部分人群天生情绪感知能力较强,对外界刺激反应更明显。这类人容易因他人情绪波动、艺术作品或...[详细]
2025-11-28 17:00
老是怕老公在外面找女人疑心病太重怎么办
老是怕老公在外面找女人疑心病太重可通过心理咨询、建立信任、自我调节、培养兴趣、伴侣沟通等方式缓解。过度猜疑可能与原生家庭创伤、焦虑型依恋、低自我价值感、过往情感创伤、伴侣行为异常等因素有关。1、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能帮助识别...[详细]
2025-11-28 14:55
老是内耗怎么办心态不好怎么调整
老是内耗可以通过调整认知模式、建立情绪边界、培养行动力、练习正念、寻求专业帮助等方式改善。内耗通常由完美主义倾向、过度自我批判、目标模糊、人际关系压力、未处理的心理创伤等原因引起。1、调整认知模式识别并修正非理性信念是减少内...[详细]
2025-11-28 12:51
老是闹心,是啥病呢
老是闹心可能与情绪调节障碍、焦虑症、抑郁症、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心脏神经官能症有关。长期出现此类症状建议及时进行心理评估和医学检查。1、情绪调节障碍日常压力积累可能导致情绪调节能力下降,表现为易怒、烦躁等情绪波动。可通过正念冥想...[详细]
2025-11-28 10:47
老是看错东西是什么病
老是看错东西可能与视疲劳、散光、老花眼、轻度认知障碍、脑部病变等因素有关。视觉误差现象既可能源于眼部生理问题,也可能提示神经系统功能异常,需结合具体表现判断。1、视疲劳长时间用眼过度会导致睫状肌持续紧张,引发视物模糊和重影。...[详细]
2025-11-28 08:43
老是幻听别人喊自己
老是幻听别人喊自己
老是幻听别人喊自己可能是听觉幻觉的表现,通常与心理压力、睡眠不足或精神健康问题有关。幻听的原因主要有心理因素、生理因素、药物影响、精神疾病、神经系统异常等。建议及时寻求专业心理...[详细]
2025-11-28 06:39
老是感觉自己很自卑怎么办
自卑感可通过增强自我认知、调整社交模式、培养兴趣爱好、寻求专业帮助、建立正向反馈等方式缓解。自卑心理通常由成长经历、社会比较、负面评价、性格特质、心理创伤等因素引起。1、增强自我认知通过客观记录自身优点与成就,建立个人优势清...[详细]
2025-11-27 17:00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