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话题 > 正文

朋友圈里面装土豪,这种心理怎么解释

发布时间: 2021-05-26 11:55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相信很多人的朋友圈都会有几位这样的“演员”,他们明明生活乏善可陈,却天天在朋友圈发出来源不明的炫耀内容,包括各国的名胜打卡、豪车、奢侈品、高档美食、磨皮特别厉害的自拍……

朋友圈里面装土豪,这种心理怎么解释

朋友圈对于他们来说就像一个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他们会使出浑身解数获得关注和肯定,甚至连某电商平台都开始售卖相关炫富素材让这些人的“演技”更加逼真。那么这种“表演”的背后藏着怎样的心理呢?

朋友圈里面装土豪,这种心理怎么解释

和幼年人格养成有关

朋友圈里面装土豪,这种心理怎么解释

对一般人而言,不暴露自己的缺点是人之常情。但一般人不会把不属于自己的强项到处散布,因为过度吹捧,会让人格健康的人感到不舒服。简单地说,比起因为不属于自己的美好而得到称赞,一般人更喜欢别人接纳的是真实的自我。那么这种喜欢制造“虚假繁荣”的人,为什么这么爱打肿脸充胖子呢?

一个人长大后的行为表现,和他幼年的人格养成息息相关。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儿童认知的建构阶段,分为4个层次:感觉动作期(0—2岁),这个时期,人通过感官与外在世界发生关系,进行初步对世界的认识与探索;前运思期(2—7岁),开始有“自我中心”的倾向,能够使用简单的符号去代称具体事物;具体运思期(7—11岁),开始能够进行逻辑性的思考,具有简单的推理能力,更多对于外在世界的关注、理解与互动,弱化自我中心的倾向;形式运思期(11岁之后),逐渐把握抽象思维的能力,能够脱离现实事物的限制,进行系统性的思考活动。

所谓成长,就是一个人的认知能力不断提升。孩子从不了解社会,到慢慢认清社会的面貌,并且逐步习得在社会中与人互动的规矩。简单地说,在具体运思期,孩子才真正开始放下自我中心,通过越来越多的人际互动,培养出同理心、利他行为、换位思考等能力。可以想见,如果一个人在这个阶段没有培养出利他的自我,他就会持续用自我中心的态度待人处事。

而这个“自我中心”不是呈现真实的自己,而是呈现一个过度理想的自己,同时把无法接受的自己加以摒弃。由于他们更在乎其他人的关注、肯定,因此为了获得这些关注与肯定不惜牺牲真实的自我,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他人眼中的成功者。

如何避免继续“演”下去

“打肿脸充胖子”并不一定就是病态的表现。而是在成长过程中,从自我中心到社会化没有发展完全的结果。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避免自己因为急着拿出“更好”的一面而虚构故事,却导致和他人之间无法建立真实的关系——因为别人以为他们的好,都只是他们伪造出来的假象。

第一种方式:融入一个真实的团体。比如去参加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课程中大家都是初学者,在团体中告诉自己“我跟大家一样”,重新适应踏实的成长历程。

第二种方式:回溯童年经验。对成长阶段,因为父母不合理的要求,或者其他使我们开始夸大自己的因由重新检视,试着通过心理咨询等方式处理这方面的创伤

第三种方式:减少刺激物。配合前面两个方法,试着逐渐减少使用朋友圈,以及类似的社交工具,减缓对刺激物的依赖。

最后笔者想说,做真实的自己,不只是一种选择,而是成长必经的轨迹。在这条轨道上,我们要走出属于自己的美好,然后才得以拥抱真实的自我,真实的他人,真实的关系。(高浩容)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朋友圈都是土豪?喜欢在朋友圈装土豪是什么心理
朋友圈都是土豪?喜欢在朋友圈装土豪是什么心理
相信很多人的朋友圈都会有几位这样的“演员”,他们明明生活乏善可陈,却天天在朋友圈发出来源不明的炫耀内容,包括各国的名胜打卡、豪车、奢侈品、高档美食、磨皮特别厉害的自拍。朋友圈对于他们来说就像一个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他们会使出浑身解数获得关注和肯定,甚至连某电商平台都开始售卖相关炫...[详细]
发布于 2021-06-29

最新推荐

测试你以后的样子 测长大后的模样
心理测试可以大致推测个体未来的性格或行为倾向,但无法准确预测具体外貌或人生轨迹。这类测试通常通过分析当前心理特质、行为模式和环境因素,对个体发展可能性进行推演。1、性格投射测试通过问卷评估个体的性格特征,如内向或外向、情绪稳定性等。这类测试...[详细]
2025-06-30 10:27
完美主义者的类型
完美主义者通常可分为成就型、自我批判型、社会导向型、他人导向型与强迫型五种类型。不同完美主义倾向的形成与个体成长经历、性格特质及社会压力密切相关,需通过针对性心理调节实现健康转化。一、成就型以高标准驱动行为为目标导向,将完美主义作为实现卓越...[详细]
2025-06-30 10:25
测试你以后的样子 测测你以前的样子
心理测试无法准确预测未来或还原过去,但能通过行为模式分析帮助自我认知。这类测试通常基于心理学理论设计,通过评估性格特质、行为倾向和认知方式,提供个人发展参考。标准化心理量表如大五人格测试、MBTI性格评估等工具,通过测量开放性、尽责性、外向...[详细]
2025-06-30 10:20
完美主义者的例子
完美主义者通常表现为对自身或他人行为设定过高标准,并因无法达到理想状态而产生焦虑。完美主义倾向可能由家庭教育模式、竞争压力、早期创伤经历、神经质人格特质、社会文化期待等因素引起。1、过度自我批评完美主义者常因微小失误否定整体价值,例如考试得...[详细]
2025-06-30 10:19
测试你天生适合什么职业 测你适合的职业
通过心理测试可以初步判断您天生适合的职业方向,常见的职业倾向类型有技术研发类、创意艺术类、社会服务类、管理协调类、事务执行类等。1、技术研发类这类职业适合逻辑思维强、喜欢钻研问题的人群。典型特征包括擅长数据分析、对新技术敏感、能够长时间专注...[详细]
2025-06-30 10:14
完美主义者怎么办
完美主义者可以通过调整认知、设定合理目标、练习自我接纳、寻求专业帮助、培养弹性思维等方式改善心理状态。完美主义通常由早期教育压力、社会文化影响、个人性格特质、焦虑倾向、创伤经历等因素引起。1、调整认知识别非理性信念是改变完美主义的第一步。完...[详细]
2025-06-30 10:12
测试你适合做什么 测测你适合做什么
心理测试可以帮助您了解自己适合从事的职业方向。通过分析性格特质、兴趣爱好、能力优势等因素,可以为您提供职业选择的参考建议。1、性格特质性格特质是影响职业适配度的重要因素。外向型人格可能更适合需要频繁社交的工作,如销售、公关等;内向型人格则可...[详细]
2025-06-30 10:07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