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话题 > 正文

从宅家到复工,5步走出心理舒适圈

发布时间: 2021-05-26 11:56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随着新冠疫情的逐步好转,目前各地正紧张有序地开展复工复产。但在复工复产的过程中,似乎部分人群已经适应了宅家防疫的生活,要离开舒适圈回归工作学习,还挺难适应。那么问题来了,复工复产时,人们该如何克服心理压力,顺利走出舒适圈?

从宅家到复工,5步走出心理舒适圈

我们对外界的认知,可分为三个区域

舒适圈,指的是人们驾轻就熟、舒适安逸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人们适应当前环境的一种体现。宅家防疫的过程,虽然一开始因生活不便难以适应,但随着时间推移,部分人群发现这样的生活方式挺好——既没有工作学习的压力,也没有人际社交的压力,只要吃喝玩乐睡就行。应对起来简单无压力,久而久之宅家防疫成了一种心理舒适圈。不过要注意的是,舒适圈是相对的,对有经济压力的人群来说,宅家防疫没有收入使人焦虑,这对他们来说便不算舒适圈。

对很多人来说,复工复产,意味着离开舒适圈,迎接新挑战。有趣的是,同样是离开舒适圈,有的人做好了准备充满了期待,有的人却感到焦虑、害怕甚至抗拒,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区别呢?

美国心理学家、密歇根商学院教授诺尔·迪奇提出了关于舒适圈的行为改变三圈理论。行为改变三圈理论指出:人对于外部世界的认知,分为三个区域,分别是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

身处不同的区域,人们的情绪感受是不一样的。当你在舒适区里,你会感到放松舒适,一切应对自如,安全可控;进入学习区,你感到了一定的压力,但总体可控,你相信只要学习提升,就能够应对挑战;进入恐慌区,则意味着你处在完全失控的区域,你感到压力山大、无力应对,内心充满了焦虑不安、紧张害怕。

从宅家到复工,5步走出心理舒适圈

当人们跳出自己的心理舒适区,都会经历一段时间的焦虑,不同的是,有的人体验到的焦虑很高,有些人则还好。

有些人之所以对复工复产感到焦虑害怕,是因为他们直接从舒适区跳到了恐慌区。他们在想像中夸大了复工复产的挑战,比如想到工作中要面对的人、要处理的事,觉得太难了。同时,他们还低估自己的应对能力,因为长久休息不工作,他们担心工作技能退化,害怕自己适应不了工作。如果以这样的认知方式复工复产,对他们来说,压力是非常大的。

英国心理学家罗伯特·耶基斯和道德森提出了“压力”与“工作表现”关系的倒U型理论,该理论发现:中等程度的压力能够提升人的工作表现和适应能力;压力过低则动力不足;压力过高则舒适程度下降、工作表现恶化。相对来说,期待复工复产的人群,他们相信自己的应对能力,并提前做好了工作准备。他们从舒适区逐步过渡到学习区,虽然也会感到一定程度的焦虑和挑战,但总体是可控的,中等程度的焦虑让他们的适应能力更好。

做好五个方面心理准备,走出舒适圈

根据诺尔·迪奇的行为改变三圈理论和罗伯特·耶基斯和道德森的倒U型理论,在复工复产的过程中,我们要从舒适区缓慢有序地迁移到学习区,这样才能保持良好的适应状态。具体来说,我们要做好以下心理准备:

第一,梳理复工复产要面临的挑战和困难。看看你害怕面对的是工作难度,还是人际压力,或者是其他别的问题,接着思考要如何应对。将事情梳理清楚,能够帮你缓解想像中的恐惧

第二,分解复工复产后的工作任务。用列表的方式,将工作任务一条条列出;再将你觉得有难度的工作,一步步分解,分解到你认为有能力解决为止。

第三,评估自己的知识能力。列出自己能够适应复工复产的知识和能力有哪些,要相信自己的适应能力和应对能力。如果发现有不足,可以制定学习提升计划。当你的能力大于困难时,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第四,允许和接纳自己的焦虑。带着适中程度的焦虑去工作学习,效率更高。

第五,告别休假模式。在恢复工作前1周,让自己每天做一些跟工作相关的事情,提前做好回归工作的准备。同时,多想想工作之后能收获什么,比如经济收入、技能提升等,这样有助于缓解消极心理,提升心理舒适度。

从宅家到复工,5步走出心理舒适圈

(作者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内向的人该如何走出“心理舒适区”?
内向的人该如何走出“心理舒适区”?
多年来,我身边的很多朋友和同事同我分享了他们为了更好地融入社交场合而采用的方法,这些人都自称是内向性格的人(而且性格测试证明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确实属于内向性格)。这些方法有...[详细]
发布于 2021-10-22

最新推荐

当领导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当领导需要具备决策能力、沟通能力、团队管理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和战略规划能力。1、决策能力决策能力是领导者的核心素质之一,需要快速分析复杂信息并做出合理判断。领导者需权衡利弊,考虑短期与长期影响,避免优柔寡断。面对不确定性时,...[详细]
2025-11-26 16:35
当领导需要具备的能力
当领导需要的能力主要包括决策能力、沟通能力、团队管理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和战略规划能力。这些能力共同构成领导力的核心,帮助领导者在复杂环境中有效带领团队。1、决策能力决策能力是领导者的核心素质之一,涉及对信息的快速分析、风险评...[详细]
2025-11-26 14:55
当领导需具备的能力
当领导需具备的能力主要包括决策能力、沟通能力、团队管理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和学习能力。这些能力共同构成领导力的核心,帮助领导者在复杂环境中有效带领团队。1、决策能力决策能力是领导者的核心素质之一,体现在对复杂问题时能快速分析信...[详细]
2025-11-26 13:16
当领导问你愿意不愿意调岗
当领导询问是否愿意调岗时,建议根据个人职业规划与岗位匹配度综合判断。调岗可能涉及工作内容变化、团队适应、薪资调整等因素,需结合自身发展需求与公司战略方向评估。调岗通常是企业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方式,可能因业务调整、员工能力匹配...[详细]
2025-11-26 11:37
当领导瞧不起你怎么圆滑对待
当领导表现出瞧不起的态度时,可以通过调整沟通方式、提升专业能力和保持情绪稳定来圆滑应对。关键在于避免正面冲突,同时用行动证明自身价值。1、调整沟通方式主动观察领导的偏好和沟通习惯,采用对方容易接受的语言风格汇报工作。例如领导...[详细]
2025-11-26 09:57
当领导具备的五个特质
优秀的领导通常具备目标清晰、善于沟通、决策果断、同理心强、持续学习五个核心特质。这些特质能帮助团队明确方向、提升凝聚力、高效解决问题,同时促进个人与组织共同成长。一、目标清晰目标清晰的领导能为团队描绘具体可行的发展路径。这类...[详细]
2025-11-26 08:18
当领导具备的几要素
优秀的领导通常具备目标清晰、善于沟通、决策果断、团队激励和持续学习等核心要素。这些特质共同构成领导力的基础,帮助团队在复杂环境中保持高效运转。1、目标清晰明确的目标导向是领导者的首要特质。能够将组织愿景转化为可执行计划,通过...[详细]
2025-11-26 06:39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