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知识 > 正文

内向的人该如何走出“心理舒适区”?

发布时间: 2021-10-22 10:55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多年来,我身边的很多朋友和同事同我分享了他们为了更好地融入社交场合而采用的方法,这些人都自称是内向性格的人(而且性格测试证明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确实属于内向性格)。这些方法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需要内向者走出各自的“心理舒适区”。

心理舒适区,是指人们习惯的一些心理模式,是你感到熟悉、驾轻就熟时的心理状态,如果人们的行为超出了这些模式,就会感到不安全、焦虑,甚至恐惧。生活中当我们面对新工作、接受新挑战时,内心会从原本熟悉、舒适的区域进入到紧张、担忧甚至恐惧的压力区。

显然,拥有内向性格本身没什么错,但这些内向者在特定的社交场合下无法彻底放松下来,因而他们想出了很多方法来克服这种拘束感。我选取了其中的五个方法:

1.主动打招呼。

一位密友对我说她在主持一场派对或者家庭招待会的时候通常会到门口迎接每一位到达的客人,并且一一向他们打招呼。她向他们做自我介绍,询问他们的名字,试着了解他们(比如他们的职业,他们孩子的名字或年龄等信息),这样既有助于让她在随后的接触过程中记起客人的名字,也能确保和他们有话可聊。

我发现即使你的身份并不是主人,这个方法也同样奏效。你只需向尽可能多的客人打招呼就是了。他们会感到自己是受欢迎的,就会放松下来,这样你就能和更多的人进行互动了。

2.迫使自己公开发言。

这位朋友还向我提到过她害怕在很多人面前发言,而且她的工作偶尔需要她这么做。她迫使自己利用好每一个公开发言的机会,以此来克服胆怯心理。例如,她对我说她最近去参加了一场读诗会,麦克风打开的时候,她鼓起勇气第一个走上台背诵了一首诗。

3.切换舞台表演模式。

我有一位名叫理查德的同事,他是一位研究内外向性格的心理学家,同时也是我认识的众多性格极为内向的人之一,这着实有些讽刺。令我感到十分意外的是,经常有学生对我说理查德在上课的时候是多么的妙趣横生。他喜欢开玩笑,善于模仿,像小丑一样搞笑,一点都不像我每天见到的那位性格内向的教授。当我向他问起这事的时候,他对我说:“我把教室当成是一个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我扮演一位开朗外向、幽默风趣的教授。”

4.谦虚询问他人情况。

心理学家艾德加?施恩(Edgar Schein)在他最近推出的一本同名书籍中指出:询问他人情况代表了你希望去了解那个人的诚意,不会让别人感到拘束,这样不仅有助于推动双方有意义的谈话,还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5.做有准备的人。

内向者在突然置身于某些尴尬处境的时候会感到不自在,比如被要求做自我介绍,回答一个复杂问题,或者给出一个专业看法这类情形。羞怯问题方面的专家伯纳多·卡杜奇(Bernardo Carducci)认为:当你知道自己即将参加某个社交活动的时候,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是很重要的。设想一下可能被问到的问题,提前准备一些相应的回答。

正如我的一个内向朋友所说的那样:“我意识到自己在很多社交场合都会感到不自在,但我发现克服这种不自在最好的方式就是练习走出自我的心理舒适区。我把这当成是一种对自我的挑战,但后来我发现自己的确感觉好多了。”

文/Ronald E. Riggio, Ph.D.,译/易夏殇

作者简介:

张兰欣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已帮助过4.5万人入驻年限10.9年

预约咨询私聊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内向的人该如何走出“心理舒适区”?
内向的人该如何走出“心理舒适区”?
心理舒适区:是指人们习惯的一些心理模式,是你感到熟悉、驾轻就熟时的心理状态,如果人们的行为超出了这些模式,就会感到不安全、焦虑,甚至恐惧。舒适区是一个自我的安全空间,由四面墙构成:固定的环境、固定的思路、固定的形象、固定的模式。生活中当我们面对新工作、接受新挑战时,内心会从原本熟...[详细]
发布于 2021-10-20

最新推荐

前后拍手有什么好处
前后拍手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运动方式,能够帮助放松身心、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肢体协调性。这种动作主要通过刺激手部穴位、活动关节、调节神经系统来发挥作用。1、放松身心前后拍手时,手掌的相互拍击会产生轻微震动,这种震动能够传递到手臂和...[详细]
2025-10-02 16:10
气场一旦压住就绝不是一般人
气场强大的人通常具备稳定的心理内核与独特的个人特质,这类人群往往在社交中展现出不可忽视的影响力。气场的形成与人格特质、情绪管理能力、社会阅历、自我认知水平、非语言表达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1、人格特质高宜人性与高尽责性的人格组...[详细]
2025-10-02 14:55
七种经典的心身疾病
七种经典的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是指心理因素在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疾病,主要有原发性高血压、消化性溃疡、支气管哮喘、甲状腺功能亢进、神经性皮炎、类风湿关节炎、偏头痛七种典型类型。1、原发性高血压...[详细]
2025-10-02 13:41
普信男为什么可以迷之自信
普信男的迷之自信通常源于自我认知偏差与社会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主要有过度乐观的自我评价、社会比较偏差、性别角色固化、选择性信息接收、缺乏有效反馈等因素。1、过度乐观的自我评价部分男性倾向于高估自身能力与吸引力,这种认知偏差可...[详细]
2025-10-02 12:26
普信男为什么会这么自信
普信男的过度自信通常源于自我认知偏差与社会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主要有自我服务归因、达克效应、性别角色固化、社交反馈强化、群体认同需求五个核心原因。一、自我服务归因将成功归因于个人能力而将失败归咎于外部因素,这种认知偏差导致其...[详细]
2025-10-02 11:12
普信男和自信的区别
普信男与自信的本质区别在于自我认知的客观性和对他人的尊重程度。普信男通常表现出过度自我膨胀却缺乏实际能力支撑,而真正的自信建立在客观自我评估与持续成长的基础上。自信者能够清晰认识自身优势与不足,言行举止自然得体,既不会贬低他...[详细]
2025-10-02 09:57
普信男的自信是谁给的
普信男的自信通常源于自我认知偏差与社会环境反馈的相互作用。主要有过度自我美化、社会比较优势、性别刻板印象、社交平台强化、家庭教育模式等因素。一、过度自我美化部分男性会高估自身能力与魅力,这种认知偏差在心理学上称为达克效应。当...[详细]
2025-10-02 08:18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