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人群心理 > 正文

沉迷网游与亲子关系有关 家长应如何科学引导?

发布时间: 2021-11-08 09:15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普及,孩子“触网”的年龄越来越小,玩网游已经成为不少孩子的“家常便饭”,如果不加以管制,孩子很有可能会沉迷其中,造成很大危害。那么,到底什么样的孩子才不会沉迷于网游?家长又该如何科学指导教育呢?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孩子沉迷游戏行为与亲子关系密切相关。亲子关系越差,越易导致孩子形成沉迷网络游戏的行为。反之,父母与孩子的亲密度越高,越关爱孩子,孩子越不会沉迷于网络游戏。此外,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查与大数据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的《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读本》也显示,四类家庭的孩子更容易用网过度,即亲子活动少的家庭、父母抗拒网络的家庭、教育粗暴的家庭、父教缺位的家庭。

家庭教育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的网络习惯。那么,如果孩子沉迷网游,家长应该如何科学引导呢?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田丰认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如果让孩子完全脱离游戏,会让孩子跟时代出现一定的割裂。家长要改变态度,以商量取代指使,走近孩子、陪伴孩子,从心理上理解和了解孩子,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家长应改变对孩子玩网游的态度,站在孩子的角度,对网游重新认知,尝试去玩一玩,体验网游的魅力,甚至与孩子一起玩网游,了解孩子为何会沉迷网游,藉此增进感情交流,疏导学习压力,培养自律精神。

此外,家长不要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应在日常闲暇时间抽空多陪陪孩子,与孩子一起阅读、下棋、逛街、看电影、旅游等,拥有共同的话题和爱好,以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度。如此,就能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在亲密的关系中,情感和压力得到释放,也就不会再将网游当做精神依赖了。

本文由解放军第三七一医院心理咨询中心二级心理咨询师李献红进行科学性把关。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家长怎样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家长怎样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关键在于用心沟通和共同成长。亲子关系是家庭中最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也决定了家庭的和谐氛围。良好的亲子关系需要家长投入时间和精力,理解孩子的需求,同时也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亲子关系的核心在于“陪伴”和“理解”。孩子从出生到成长,每个阶段都...[详细]
发布于 2025-01-13

最新推荐

不喜欢妈妈是什么心理
不喜欢妈妈是什么心理
不喜欢妈妈可能源于亲子关系中的情感冲突或未满足的心理需求,常见原因有童年创伤、控制型教养方式、价值观冲突、情感忽视、代际沟通障碍。1、童年创伤早期经历中的身体或情感伤害可能形成持久心理印记。若母亲曾长期采用贬低、体罚等不当教育手段,子女易产...[详细]
2025-07-02 05:00
不喜欢的人一直纠缠你怎么办
面对不喜欢的人纠缠,建议明确拒绝并保持距离,必要时寻求外界帮助。处理方式主要有直接沟通、设定界限、保留证据、寻求调解、法律途径等。1、直接沟通清晰表达拒绝态度是首要步骤。选择私下场合用平和但坚定的语气说明感受,避免使用模糊或委婉的措辞。对话...[详细]
2025-07-01 15:17
不喜欢别人反驳自己,什么性格
不喜欢别人反驳自己可能与控制型人格或偏执型人格特质有关,这类性格通常表现为过度追求主导权、缺乏安全感、低包容性、高防御性、对批评敏感等特征。1、控制型人格倾向习惯性否定他人意见往往源于对失控感的恐惧。这类人群常通过压制反对声音来维持心理安全...[详细]
2025-07-01 13:08
不属于3-6岁儿童记忆特点的是
不属于3-6岁儿童记忆特点的是逻辑记忆。3-6岁儿童记忆以无意识记忆、形象记忆、机械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为主,此时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难以通过逻辑关系形成系统性记忆。1、无意识记忆3-6岁儿童记忆多为无目的性,在游戏或生活场景中自然记...[详细]
2025-07-01 11:00
不适合学车的人的特征
不适合学车的人通常存在注意力缺陷、空间感知障碍、情绪控制困难、肢体协调性差或严重交通恐惧等特征。这些特征可能影响驾驶安全,需结合个人实际情况评估。1、注意力缺陷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人群不适合学车。驾驶需要持续观察路况、仪表盘和周边环境,注...[详细]
2025-07-01 08:51
不社恐的人怎么看社恐
不社恐的人怎么看社恐
不社恐的人通常难以完全理解社恐者的心理状态,但可以通过观察行为差异和换位思考来建立认知。社交恐惧症主要表现为在社交场合中过度紧张、害怕被评价或拒绝,而不社恐的人往往能自然应对这些情境。不社恐的人看待社恐行为时,容易将对方的回避误解为冷漠或不...[详细]
2025-07-01 06:42
不社恐但是讨厌社交
不社恐但是讨厌社交
讨厌社交但不社恐的人通常对社交活动有选择性排斥,这类心理状态可能与性格特质、环境适应、认知模式、情感消耗、价值取向等因素有关。这类人群往往能正常社交,但主观上回避无意义的社交互动。1、性格特质内向型人格更容易产生社交厌恶感,这类人通过独处恢...[详细]
2025-06-30 17:00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