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话题 > 正文

为什么会有人喜欢痛感 喜欢痛觉正常吗

发布时间: 2025-06-15 07:13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喜欢痛感属于正常心理现象,可能与内啡肽释放、心理补偿机制、感官阈值差异、人格特质及文化背景等因素有关。痛觉偏好者通常能通过可控疼痛获得愉悦感或情绪释放,但需警惕病理性成瘾倾向。

1、内啡肽机制:

适度疼痛刺激会触发大脑释放内啡肽,这种天然镇痛物质能产生类似跑步者高潮的愉悦感。约15%人群对痛觉诱导的内啡肽分泌更敏感,这类生理特性使疼痛转化为正向体验。研究显示针刺疗法爱好者往往具备更高的β-内啡肽基线水平。

2、心理代偿作用:

部分人通过痛觉实现情绪调节,如用身体疼痛转移心理痛苦。边缘型人格特征者可能出现自伤行为,通过疼痛获得现实感。SM实践中的受虐方常描述痛感能带来压力释放,这种可控疼痛被心理学称为安全冒险。

3、感官阈值差异:

痛觉耐受存在显著个体差异,遗传因素决定约30%的疼痛敏感度变化。感觉寻求型人格对刺激需求更高,可能主动寻求痛感体验。某些特殊职业如纹身师、穿孔师往往具备更高的疼痛耐受阈值。

4、人格特质影响:

大五人格测试中高开放性、高神经质人群更易产生痛觉偏好。受虐倾向与特定性格维度相关,约7%健康人群存在轻度受虐心理倾向。这类特质在可控范围内不影响社会功能,属于正常心理多样性表现。

5、文化建构因素:

部分文化仪式包含痛觉体验,如马来西亚钩子悬吊仪式。宗教苦修传统将疼痛神圣化,现代BDSM亚文化则重构了痛觉意义。社会学家发现,工业化社会中对痛觉的审美化趋势正在增强。

建议偏好痛觉者区分健康探索与病态行为:保持痛觉体验的可控性与安全性,避免造成不可逆身体损伤;注意痛觉追求是否伴随情绪障碍或社会功能损害;培养多元压力释放渠道如高强度运动、冷水浴等替代方式;参与相关亚文化活动时严格遵守安全准则。若出现自伤倾向或痛觉依赖,应及时寻求心理咨询。定期进行感觉统合训练有助于平衡感官体验,瑜伽、正念冥想等方法能提升对身体的觉知能力。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为什么会有人喜欢痛感 为什么会喜欢痛觉
为什么会有人喜欢痛感 为什么会喜欢痛觉
喜欢痛感的现象可能与大脑内啡肽释放、心理补偿机制、自我控制需求、感觉寻求特质以及文化因素有关。1、内啡肽释放:适度疼痛会刺激大脑分泌内啡肽,这种天然镇痛物质能产生愉悦感。运动后的肌肉酸痛或按摩时的压痛感常引发这种反应,部分人通过可控疼痛获得放松体验,类似跑步者高潮现象。2、心理补...[详细]
发布于 2025-06-15

最新推荐

大学生如何克服就业难
大学生克服就业难需要结合职业规划、技能提升、心理调适等多维度策略,同时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和调整就业预期。1、职业规划尽早明确职业方向是应对就业难的基础。大学生可通过职业兴趣测试、行业实习等方式探索适合的领域,建立清晰的短期和长...[详细]
2025-10-03 15:20
大学生如何克服就业焦虑现象
大学生如何克服就业焦虑现象
大学生克服就业焦虑可通过调整认知、提升能力、规划路径、建立支持系统、主动实践等方式实现。就业焦虑通常由竞争压力、自我期待过高、信息不对称、经验不足、社会比较等因素引起。一、调整...[详细]
2025-10-03 13:41
大学生如何克服就业焦虑情况
大学生如何克服就业焦虑情况
大学生克服就业焦虑可通过调整认知、提升能力、规划路径、建立支持系统、主动实践等方式实现。就业焦虑通常由竞争压力、自我期待过高、信息不对称、经验不足、社会比较等因素引起。1、调整...[详细]
2025-10-03 12:02
大学生如何看待就业难的问题 永不失业十大专业
大学生面对就业难问题时,可通过调整心态、提升竞争力、拓展就业渠道等方式应对。永不失业的专业主要有医学类、教育类、计算机类、金融类、法律类、工程类、心理学类、新能源类、人工智能类、公共服务类。1、调整心态就业难容易引发焦虑和自...[详细]
2025-10-03 10:22
大学生如何就业择业
大学生就业择业需要结合个人兴趣、专业背景和市场需求综合决策,主要有明确职业方向、提升核心竞争力、积累实践经验、拓展人脉资源、关注行业趋势等方法。1、明确职业方向通过职业测评工具或实习体验了解自身兴趣与能力倾向,优先选择与专业...[详细]
2025-10-03 08:43
大学生如何进行人际交往
大学生人际交往可通过主动沟通、换位思考、建立共同兴趣、保持真诚态度、把握边界感等方式实现。健康的人际关系有助于缓解孤独感,提升校园适应能力,对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一、主动沟通主动发起对话是打破人际坚冰的第一步。课堂上与...[详细]
2025-10-03 07:04
大学生如何进行情绪管理
大学生可通过情绪识别、合理宣泄、认知调整、时间管理、社交支持等方式进行情绪管理。情绪管理有助于缓解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困扰等常见心理问题,提升心理健康水平。1、情绪识别培养对自身情绪的觉察能力是情绪管理的第一步。建议通过写情绪...[详细]
2025-10-03 05:49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