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话题 > 正文

为什么会有人喜欢痛感 为什么会喜欢痛觉

发布时间: 2025-06-15 07:1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喜欢痛感的现象可能与大脑内啡肽释放、心理补偿机制、自我控制需求、感觉寻求特质以及文化因素有关。

1、内啡肽释放:

适度疼痛会刺激大脑分泌内啡肽,这种天然镇痛物质能产生愉悦感。运动后的肌肉酸痛或按摩时的压痛感常引发这种反应,部分人通过可控疼痛获得放松体验,类似跑步者高潮现象。

2、心理补偿机制:

某些个体通过痛感转移情绪压力,当心理痛苦难以处理时,身体疼痛成为具象化的宣泄出口。这种替代性满足常见于边缘型人格特质人群,疼痛帮助他们重新获得存在感。

3、控制需求:

自主选择承受疼痛能增强掌控感,刺青或穿孔爱好者往往通过主动选择痛感来对抗生活失控感。这种可控疼痛与意外受伤的体验完全不同,带有仪式性的自我确认意味。

4、感觉寻求特质:

高感觉寻求者需要更强刺激才能获得满足,这类人群对辣椒挑战、极限运动等活动的偏好,实质是通过痛觉阈值测试来获得兴奋感,多巴胺系统的敏感度差异是重要影响因素。

5、文化因素:

部分文化仪式将疼痛神圣化,如马来西亚大宝森节铁钩穿身。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当疼痛被赋予特殊意义时,个体会主动调整认知评价,将其转化为积极体验。

理解痛觉偏好需区分病理性与非病理性情况。日常生活中可通过运动、辛辣饮食等安全方式满足痛觉需求,但持续的自伤行为或疼痛依赖可能提示潜在心理问题。培养正念冥想、艺术表达等替代性情绪调节方式,建立健康的压力应对机制更为重要。若发现痛觉寻求已影响社会功能,建议寻求专业心理评估。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为什么会有人喜欢痛感 喜欢痛觉正常吗
为什么会有人喜欢痛感 喜欢痛觉正常吗
喜欢痛感属于正常心理现象,可能与内啡肽释放、心理补偿机制、感官阈值差异、人格特质及文化背景等因素有关。痛觉偏好者通常能通过可控疼痛获得愉悦感或情绪释放,但需警惕病理性成瘾倾向。1、内啡肽机制:适度疼痛刺激会触发大脑释放内啡肽,这种天然镇痛物质能产生类似跑步者高潮的愉悦感。约15%...[详细]
发布于 2025-06-15

最新推荐

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需要兼顾自我接纳与社会文化认知,避免盲目追求单一标准。审美观的形成与个人成长环境、心理健康状态、社会媒体影响等因素密切相关。一、理解审美多样性审美标准具有...[详细]
2025-10-04 16:10
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需要结合自我认知、社会实践和持续学习,通过明确目标、培养批判思维、建立责任感、保持开放心态和寻求积极榜样等方式实现。1、明确目标设定清晰的短期和长...[详细]
2025-10-04 14:31
大学生如何适应职场
大学生适应职场需要调整心态、提升技能、建立人际关系、适应工作节奏以及做好职业规划。职场环境与校园生活存在较大差异,快速适应有助于职业发展。1、调整心态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身份转变需要心理调适。职场中不再有老师督促和固定课表,需主...[详细]
2025-10-04 12:51
大学生如何实现廉洁修身
大学生实现廉洁修身需要从思想认知、行为规范、环境监督等多维度共同推进。廉洁修身的关键在于培养自律意识、建立正确价值观、参与社会实践、强化制度约束、接受师生监督。一、思想认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廉洁修身的基础。大学生应当系统学习...[详细]
2025-10-04 11:12
大学生如何培养自我意识的方法
大学生培养自我意识可通过自我反思、情绪觉察、目标设定、社交互动、专业指导等方法实现。1、自我反思定期记录日常行为和想法有助于识别个人模式与价值观。通过写日记或冥想回顾一天的经历,分析自己的决策动机和情感反应。这种习惯能帮助区...[详细]
2025-10-04 09:33
大学生如何培养审美能力
大学生可通过观察艺术展、学习色彩搭配、阅读美学书籍、练习摄影构图、参与创意实践等方式培养审美能力。审美能力的提升需要长期积累与实践,结合理论学习和生活体验能更有效激发感知力。1、观察艺术展定期参观美术馆、画廊或设计展能直接接...[详细]
2025-10-04 07:53
大学生如何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
大学生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需要从认知探索、情绪管理、行为实践三个维度入手,通过持续反思与社会互动逐步建立清晰的自我定位。一、认知探索定期进行自我评估是认知发展的基础。可使用标准化心理量表如自我概念问卷,记录日常行为模式与决策偏...[详细]
2025-10-04 06:14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