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话题 > 正文

死亡恐惧症:“死”与“生”终身相伴

发布时间: 2021-05-26 11:57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死亡恐惧症就是一种非正常的怕死,属于神经性恐怖症之一种。神经性恐怖症,指面临不利或内心情感体验偏差,持续或反复的现实环境刺激等,造成皮质与皮质下部神经互相作用发生紊乱。主要临床表现为:对特定事物的恐惧,如患者忌讳提到有关死的任何话题或任何有死的暗示意义的食物(比如不敢从白事一条龙的商店门前通过)一旦接触到这些东西,就会出现四肢发抖、浑身冒汗等神经症状。恐惧往往由幻觉、错觉及妄想引起,并在深度幻觉中强烈发作。对于死亡恐惧症来访者来说,要想恢复首先要矫正对死亡的不正确认识,坦然的接受这一自然现象,所以心理治疗在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一些症状严重的患者来说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一定的药物进行治疗。

死亡恐惧症:“死”与“生”终身相伴

死亡恐惧症的出现源自怕死情结。所谓怕死情结泛指人对一切事物的惧怕心理,是恐惧障碍的心理根源。“死”非单纯“死亡”之意,泛指对“自己”的一切伤害,“死亡”是其极端状态,怕的虽不一定是“死亡”,但通归于怕死之类,故称为怕死情结。

死亡恐惧症:“死”与“生”终身相伴

每个人都怕死(文学作品及影视剧中的“不怕死”那是为了迎合某种需要),但怕的程度不一样,而死亡恐惧症就是一种非正常的怕。该症属于神经性恐怖症之一种。所谓神经性恐怖症,是指面临不利或发病原因往往是内心情感体验偏差,持续或反复的现实环境刺激等,造成皮质雨皮质下部神经互相作用发生紊乱。

生老病死是一种自然的规律,没有人可以违背,对这种自然规律,最好的方法是顺其自然,不去想它。但生活中有些人却对死亡怀有害怕、恐惧的心理,虽然说怕死是人的本能,但他们的这种恐惧是不正常的,在没有面临死亡威胁时也会产生恐惧,并伴有四肢冰凉、冒冷汗、心悸等身体反应,这就是死亡恐惧症的症状表现。

心理行为疗法

采取系统脱敏疗法或暴露冲击疗法。系统脱敏疗法主要用于治疗恐怖症,包括肌肉松弛训练,评定不适部分予以粑症状等级化、通过想象或给予合理地现实刺激以谋求症状减轻;暴露冲击法是指直接持续地让患者接触引起恐惧地情景或内容,最大程度地“充分暴露”给患者,以驱除患者恐惧心理,此法宜慎用。

药物疗法

恐惧症的本质是由于焦虑,主要服用阿普唑伦、丁螺环酮等药物,以及氟米帕明、阿米替林等抗焦虑药物。

专家建议

短期上,一旦你又陷入那种恐惧时, 理智上要强迫自己什么都不去想, 保持头脑空白, 如果在晚上就蒙头大睡一觉, 起床后找你的亲人或好朋友, 和他们交流交流, 听听他们对死亡的理解, 顺便释放自己的压力。

长期上, 你要让你的生活充实起来,如果在上学呢,就利用空闲时间再报个学习班,多充实一下自己,如果在工作,就给自己定一个工作目标,让自己的压力合理的转移,也就没有那么多精力去胡思乱想了,即使再想到那些,就微微笑过去忙你该忙的事儿吧。对死亡问题不考虑是不可能的,但如何正确认识这个问题,科学地对待这个问题。

如果是老年人专家提出了以上建议:

1、老人要正确认识到死亡是自然规律,要明白地球上的一切生物无不遵循这个自然规律。世上没有长生不老药,即使大权在握的秦始皇,曾努力寻找长生药,但终归也未能实现。因此只有正确地面对死亡,顺其自然,晚年生活才会活得愉快而有意义。

2、从恐惧心理中解脱出来,认识到死亡是自然规律,那就应该泰然处之,不应有任何恐惧心理。一个老人只要自认为度过了有意义的一生,就能坦然地面对死亡,比较容易承受死亡,根本不会产生什么恐惧心理。

3、愉快地活好每一天,老年人在平常生活中要高度重视心理、运动、饮食三方面。尤其是心理因素非常重要,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长寿老人都是心情愉快,想得开,放得下,胸襟博大,乐观开朗,无忧虑,无怨气,善于调节情绪,以顽强的毅力乐观的精神闯过每一个难关,知足、满足、愉快地度过晚年的。

关于对死亡的哲理

面对死亡,人们充满了恐惧,就像小孩害怕在黑暗中独自行走一样,而且当小孩听到的故事越多,那么他越生惧来的恐惧也就越大,人们对于死的恐惧也是这样。

当然,把死亡看做是罪孽的报应和通往另外一个世界的旅程,则是圣洁的,而把死亡看作是向大自然进贡的祭品而感到恐惧,则是软弱的表现。然而在宗教的默想中,有是却混杂着虚荣和迷信。在某些天主教教士充满禁欲内容的书中可以读到这样的文字:思想的一根手指被挤压应该会怎样,进一步想象一下死亡将会使全身腐烂分解,这种痛苦又会怎样。其实,死亡的痛苦根本无法和肢体上遭受刑罚的痛苦相比,这些维系生命的最重要器官并非人体最受敏感的部位。所以,正如那为哲学家和正常人身份著书立说的先哲所说的那样:伴随着死亡所带来的痛苦比死亡本身更可怕!

当代许多学者对死亡恐惧症进行了深入地探讨,他们指出,“死”是一种与人“生”相伴的生理现象,人们不必也不应该害怕死亡,如果天天陷于对“死”的恐惧之中,以至于神智恍惚,茶饭不思,动辄担惊受怕,那就患上了“死亡恐惧症”。

有些学者认为,人类对死亡的恐惧并非是与生皆来的品性,而是后天的经历形成的。例如,当人还是惘然不知世事的孩童时,根本不知道什么叫死;当人长至十余岁时,常常从亲人或他人的死亡中感受到死亡现象的可怕。这时,若不及时疏导,就有可能患上死亡恐惧症。

专家们指出,一个患有死亡恐惧症的成年人,往往源于他渡过了一个悲惨的童年,剧烈的苦难刺激是死亡恐惧症最好的温床。另有一部分学者完全否定上述观点,他们认为,对死亡的恐惧是人生而具有的,它是人类一切恐惧的最深层的根源。

精神分析学家齐尔伯格认为:“在面对危险时的不安全感后面,在懦弱和压抑感后面,永远潜伏着基本的死亡恐惧,……焦虑症、光怪陆离的各种恐惧症,以及相当数量的抑郁性自杀和众多的精神分裂症,它们为无时不在的死亡恐惧提供了充分的证实。”

死亡恐惧症:“死”与“生”终身相伴

这实际上是认为,死亡恐惧不仅是人与生俱来的东西,而且也是人终身相伴的东西。于是,大多数人采取的是一种压抑的心理措施,以避免死亡恐惧对自己正常生活的妨碍,但压抑不得法,或压抑失败,就会导致严重的心理疾病。既然是心疾病,就需要从心理上加以治疗。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为什么会得死亡恐惧症
为什么会得死亡恐惧症
死亡恐惧症,听起来让人不寒而栗,但其实它是许多人在生活中可能会经历的一种心理现象。每个人在某个时刻都可能对死亡感到恐惧,这是人类自我保护的一种本能反应。那为什么有些人会发...[详细]
发布于 2024-12-02

最新推荐

吃什么缓解压力和紧张
缓解压力和紧张可以适量吃香蕉、牛奶、燕麦、深海鱼、黑巧克力等食物,也可以遵医嘱吃谷维素片、安神补脑液、枣仁安神胶囊、逍遥丸、解郁安神颗粒等药物。建议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干预。一、食物1、香蕉香蕉富含色氨酸...[详细]
2025-11-28 16:10
心智包括哪些方面
心智主要包括认知能力、情绪调节、意志行为、社会功能和自我意识五个方面。1、认知能力认知能力涉及信息处理的核心功能,包括注意力集中程度、记忆存储与提取效率、逻辑推理水平以及问题解决策略。个体通过感知系统接收外部刺激后,大脑会进...[详细]
2025-11-28 15:45
吃什么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最有效
吃什么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最有效
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可以适量吃富含镁元素的食物、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富含色氨酸的食物、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也可以遵医嘱吃帕罗西汀、舍曲林、氟西汀、丁...[详细]
2025-11-28 14:06
掩护细菌的“防空洞”——前列腺炎
近一年多来,除尿痛外,还出现排尿困难,尿拉不干净,小腹及大腿常出现一阵阵疼痛或发热,小便后或大便时常有白色黏液自尿道流出,性欲明显下降,失眠多梦,精神压力非常大患者焦急地问:“医生,我的性病为什么治不好?”检查时我发现,他的...[详细]
2020-11-30 11:53
吃什么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呢
吃什么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呢
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可以适量吃香蕉、深海鱼、坚果、全谷物、酸奶等食物,也可以遵医嘱吃帕罗西汀、舍曲林、氟西汀、丁螺环酮、劳拉西泮等药物。建议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在医生的指...[详细]
2025-11-28 12:02
什么是创造性人格
创造性人格是指个体在思维和行为上表现出持续创新倾向的心理特质,通常具备开放性、冒险性、灵活性和问题解决能力等核心特征。这类人格的形成与遗传因素、成长环境、教育方式及个人经历等多方面因素相关。1、开放性开放性高的个体对新鲜事物...[详细]
2025-11-28 11:37
吃什么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
吃什么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
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可以适量吃香蕉、牛奶、深海鱼、燕麦、黑巧克力等食物,也可以遵医嘱吃帕罗西汀、舍曲林、劳拉西泮、丁螺环酮、氟西汀等药物。建议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在医生的...[详细]
2025-11-28 0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