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话题 > 正文

正确的面对抑郁,你才能正确的对抗它

发布时间: 2021-05-26 11:57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伴随着一声啼哭,我们降临到这个世上,在吸入第一口空气的同时,我们哭喊着。此后,在各个年龄段,生活都会让我们面临不满与沮丧。因此,我们不得不学会如何应对。

正确的面对抑郁,你才能正确的对抗它

事实上,重新审视消极情绪并不是病态的,我们有想要咆哮的欲望,这病没什么好担心的,它隐藏在我们每日经历的抑郁中,我们应当找到战胜它的力量。

01

正确认识两种抑郁

正确的面对抑郁,你才能正确的对抗它

有一些淡淡的忧郁,会时常陪伴在我们的左右。他们会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趣味与意义。维克多 ? 雨果很擅长描写这种抑郁:“悲伤是一种幸福”。

但医学上的抑郁是一种疾病,它会消耗我们的精力,我们对生活的热情还有自信,这就属于真正的痛苦了。如果一位医生提到抑郁,他会想到这是一种需要治疗的疾病,而一位诗人则会联想到悲伤。

抑郁与抑郁症之间的一大不同在于持续的时间,需要在几个月(至少三个月通常为六个月的)的悲伤和消极之后,才可以进行抑郁疾病的诊断。抑郁是突发的、暂时的,虽然让人担忧,但不会长驻。

如果你会担心你的健康,说明你并没有抑郁。真正的抑郁症患者反而会对自己没有任何怀疑,他们确信自己是可恨的,对自己的不幸及世界上的不幸都负有责任。而抑郁的人,则会有些犹豫,但他还不至于厌倦自己,他常常会有“还剩半杯水”的悲观想法,他也会思索自己的这种想法是否正常。但他应当知道,这种怀疑对自己是有好处的,如果他时常无法确定自己是否生病,这就意味着他没病。他内心的冲突、犹豫,都是健康的表现,这些正是那个没有被发掘、藏在她内心深处的健康的人在挣扎、防卫。

法国精神病学家让 ? 德雷,对抑郁和抑郁症做出了区分——抑郁症才是疾病,是一种与身体痛苦相似的精神痛苦,他让人了无生趣的活着,等待死亡的来临。而抑郁,则跟文学作品中的忧郁消沉相似,是一种忧郁的幸福。

正确的面对抑郁,你才能正确的对抗它

两种抑郁们是否具有关联性,哪个占据主导,那个会使人沮丧?对此难以定论。

一个是具有潜伏性、可调理的抑郁,来源于对自己朋友或情绪的不正确认知。另一个则与波澜不惊的生活方式之间有些粗暴的断裂。青春期危机、职场恐惧症、更年期抑郁、退休恐惧、夫妻矛盾、工作压力、质疑生活,这些问题的背后都隐藏了什么,有的人需要一些时间平衡正常情感并借助帮助才能解决心理困境。

02

抑郁症是一种缺失,而抑郁是一种忘记

当钢琴家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陷入忧郁时,他会卧床不起,丧失弹钢琴的能力。在1935年、1939年以及1953年期间,他完全停止了演奏。所有的创作者、音乐家或平凡人都会经历不同的精神状态。他们在经历了沉寂期、质疑期之后在自己身上找到了强有力的声音、创造性以及让自己渡过难关的能力。对于那些讲不出话或不知如何开口的人,沉寂期让他们集中精力,获得灵感或体味痛苦。

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找回了自己的天赋和好心情。日常的抑郁完全没有那么严重。既然没有失去什么,当然也不需要找回什么。我认为,只要记住我们所拥有的、我们的价值以及我们的目标就可以了。

抑郁不是一种缺失,而是一种忘记、一种忽视。这是一种判断失误,它让我们遗忘了三类事情:

1.忘记了自己的欲望

最容易被忽视的是那些最简单、最有趣、最好笑的欲望,从休闲娱乐到性,从无意义的琐事到毫无缘由的傻笑。但对于最为严重的忧郁或明显的抑郁症,就不只是忘记欲望这么简单了,患者会放弃生活必需的需求,如饥饿或睡眠。

2.忘记了自己的优点

抑郁让人忘记自己的身体和智力优势,忘记自己的魅力,忘记自己结交朋友以及恋爱的能力。重度忧郁者会忽视他们的价值,甚至质疑自己是否值得获得相应的报酬。我确实见过一些重度忧郁者让他们的上司给自己减薪水,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工作不值得获得那么多的报酬。我可以告诉那些认为自己应该被加薪的人,这种合理的不满其实是健康的标志!

3.忘记了自己的行动和精力

表面上看,忧郁会带来一种迟钝、懒惰、缺乏活力、疲惫的感觉。我们忘记了行动的积极作用。忧郁或严重的抑郁只能让人们看到错误、没完成的任务,而不是取得进展和正在准备中的工作。

抑郁的人,首先需要质疑自己的错误,质疑身边人对他的看法。然而他们会先告诉自己缺少了什么,错过了什么,本该做而没做的事,后悔做过的事。

他们的未来并不比过去有价值。他们开始犹豫不前。他们相信的或者他们尝试相信的是真的吗?我观察他们,在他们身上找到他们没有发觉的优点。在很短的时间内,他们就可以重新找回自认为已经逝去的才华、魅力、精力。他们身上其实蕴藏着更多的愉悦、希望和可能性,他们只是不敢承认罢了。所以他们需要做出一点调整,改变思考方式,寻找其他的情绪。

文:米歇尔·勒朱瓦耶 | 摘自《落差》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只有正确面对抑郁 才能正确与之对抗
只有正确面对抑郁 才能正确与之对抗
伴随着一声啼哭,我们降临到这个世上,在吸入第一口空气的同时,我们哭喊着。此后,在各个年龄段,生活都会让我们面临不满与沮丧。因此,我们不得不学会如何应对。事实上,重新审视消极情绪并不是病态的,我们有想要咆哮的欲望,这病没什么好担心的,它隐藏在我们每日经历的抑郁中,我们应当找到战胜它...[详细]
发布于 2022-01-17

最新推荐

从凹坑到今天的眼睛+眼睛如何进化
从凹坑到今天的眼睛+眼睛如何进化
眼睛的进化是一个从简单感光细胞到复杂视觉器官的漫长过程,主要经历了感光细胞聚集、凹陷结构形成、晶状体出现、双眼协调四个关键阶段。这一过程与生物生存需求、环境适应及基因突变等因素密切相关。1、感光细胞起源最原始的眼睛结构出现在约6亿年前,由单...[详细]
2025-08-20 15:20
从《以家人之名》看原生家庭对个体性格塑造的影响
电视剧以家人之名通过三个重组家庭孩子的成长故事,直观呈现了原生家庭环境对个体性格特质的深远影响。原生家庭主要通过情感互动模式、冲突处理方式、角色定位强化三个核心机制塑造子女人格,这种影响可能伴随个体终身,但通过心理干预和认知重构可得到改善。...[详细]
2025-08-20 13:41
聪明人为什么喜欢坐在后排呢
聪明人喜欢坐在后排通常与心理安全感和观察需求有关,后排位置能提供更宽松的私人空间和全局视角。这一行为可能受到性格特征、环境适应策略以及认知习惯的共同影响。后排座位能帮助个体减少被直接关注的压力,尤其对于内向或高敏感人群而言,后排的物理距离可...[详细]
2025-08-20 12:02
聪明人为什么喜欢坐在后排 为什么喜欢坐后面
聪明人喜欢坐在后排或靠后位置,通常与心理安全感、观察需求和社交压力调节有关。这种行为可能受到个人性格、环境适应性和认知习惯的影响。后排位置能提供更广阔的视野,便于观察全场动态而不被过度关注。这种位置选择往往反映出个体对环境控制的隐性需求,通...[详细]
2025-08-20 10:22
聪明人面对误解怎么处理
聪明人面对误解通常会采取主动沟通与情绪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化解矛盾。误解可能由信息不对称、表达方式差异、认知偏差、情绪干扰、立场冲突等因素引起。1、信息核实遇到误解时优先确认事实细节,通过查阅记录、询问第三方等方式还原事件全貌。避免基于片面信息...[详细]
2025-08-20 08:43
聪明人和心机人谁最厉害 怎么测自己的智商
聪明人与心机人的能力比较需结合具体场景判断,智商可通过标准化测试初步评估。聪明人通常指认知能力突出者,擅长逻辑推理、学习创新和问题解决,在学术研究、技术开发等领域更具优势。心机人更侧重人际策略运用,善于洞察动机、操控关系,在权力博弈或资源竞...[详细]
2025-08-20 07:04
聪明人和心机人谁最厉害 心机深的人聪明吗
聪明人和心机人各有优势,具体谁更厉害取决于所处环境和目标需求。聪明通常指认知能力强、学习速度快、解决问题高效,心机深则侧重策略性隐藏意图、操控局面。两者本质是不同维度的能力,不存在绝对优劣。聪明人更擅长通过逻辑分析快速抓住问题核心,在需要创...[详细]
2025-08-20 05:24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