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话题 > 正文

成瘾的心理顽疾,其实是在对爱的呼吁

发布时间: 2021-05-26 11:58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任何成瘾的顽疾,都是对爱的呼吁。

成瘾的心理顽疾,其实是在对爱的呼吁

01

有个年轻女孩对我说,她在中年男人制造的陷阱里,腾挪辗转,无法自拔。

她才27岁,却已和5位中年男人有过情感纠葛,其中3位是已婚人士。

这些男人都比她大10岁以上,并非有钱有势的金主,有的只是普通工薪阶层,有的还需要她倒贴,有的甚至骗过她的钱后,还对她恶语相向。

但她,就是对他们缺乏免疫力。

“是我遇人不淑,还是我天生就是坏女人?”她苦恼地说,“我恨这样的自己,却走不出这烂脏的悲剧。”

后来,谈及她的成长,才知道她有着糟糕的童年。

她9岁时,并没有太多能耐的父亲,出轨同厂的女工,并生下私生子。

强势的母亲不仅把丑闻闹得满城皆知,而且在事发后死活不离婚,扬言拖也拖死那对狗男女。

可畏人言的攻击,两个女人的羞辱,两个孩子的哭喊,让懦弱无能的父亲自觉走投无路,最终服药自杀。

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让女孩此后一直生活在分裂中:

憎恨父亲的背叛与离去,又可怜父亲的软弱和不幸;抵抗父亲的出轨与自杀,又渴求父爱的慰藉和陪伴;排斥父亲那样的男子和爱情,却陷入父亲变相的轮回和宿命。

男人也是敏感的。

有阅历的中年男子,很容易凭借言行和气息,读透年轻女孩的心事和需求,然后以“我爱你,我会保护你”的馅饼,制造出让她主动献身落网的陷阱。

在得到她的身体和金钱后,他们又像她父亲当年那样,有预谋或很决绝地突然离去。

惟留下,内心住着9岁时绝望与黑洞的女孩,从一个轮回到另一个轮回。

直到她接纳父母的残缺,看见自我的珍贵,拥抱内心的小孩,填补灵魂的黑洞,才有机会打破轮回,觅得良人,获得新生。

02

在老家县城当教师的同学,给我讲这样一件事:

她所教的班里,有个孩子在初一时上网成瘾,三天两头逃课去外面黑-网吧里打游戏,家人不给钱就四处借钱,借不来就去偷。

令她不解的是,这个学生不是留守儿童,他的家庭也不贫困,他的父母在两个单位分别担任要职。

为了解这个孩子的病根在哪里,她曾先后两次去他家家访。很多意想不到的细节,让她明白了问题所在:

孩子上网成瘾的叛逆,不过是为逃避霸道父母的控制。

从吃饭穿衣到读书学习,家庭内部的每件小事,父母都像对待下属那样对待儿子:

“你必须……”“你只能……”“你应当……”“你不该……”

这是他父母的口头禅,也是让孩子陷入网络黑洞的魔兽。

现实中只有控制和驯服,没有尊重和真爱,孩子才靠游戏和幻想安慰自己。

后来,在同学的提醒和引导下,这个孩子的父母意识到:家庭不是办公室,亲子不是上下级,儿子不是随意调遣的下属,而是一个渴望尊重和平等、信赖和包容的独立生命。

那个孩子才在父母的改变和接纳中,慢慢戒掉网游,逐渐回归正途。

03

亲戚家,有个孩子曾被贴上“坏学生”的标签:

上课喜欢做小动作,不是东张西望,就是打扰同桌,曾创造一个星期家长被老师请到学校三次谈话的记录。

作业写的一塌糊涂,大考小考很少能过及格线,屡遭老师批评后,被同学贴上“捣蛋大王”的标签。

这个孩子也在周围人的取笑和攻击中,越来越没有玩伴,越来越讨厌学习。

“别人家的孩子为什么都那么懂事。”怀疑孩子患有多动症的亲戚,曾不止一次地向我抱怨,“碰上这样的孩子,我只能自认倒霉。”

我曾去她家,发现这个孩子其实是个求知欲非常强的人:

他把遥控器拆开,是好奇这个小东西是如何与电视、空调建立连接的。

他把洗衣粉洒进妈妈的化妆水里,是好奇它们会不会起化学反应。

而他无法安心看完三页书,是沉迷麻将的父母在家里开了棋牌室,从来就没有给他创造过静心读书的环境。

后来,认识到“不是孩子有问题,而是自己有问题”的亲戚,把棋牌室改造成孩子的实验室,陪孩子做各种实验,肯定他的想法和优点,鼓励他每天进步一点点。

成瘾的心理顽疾,其实是在对爱的呼吁

去年,这个背负“坏学生”标签的孩子,以不错的成绩考上重点高中,其中物理和数学成绩还名列班级前茅。

是的,否定和比较,打压和诋毁,并不能让孩子浪子回头。

成瘾的心理顽疾,其实是在对爱的呼吁

良好的习惯和善美的品格,是得到充足的爱和允许后,那个幼小灵魂自然而然地选择。

04

每个有问题的“坏”孩子背后,都站着一个或一对不合格的父母。

每个很难改的“坏”习惯背后,都藏着一个或几个爱匮乏的黑洞。

任何成瘾的顽疾,都是对爱的呼吁。那是孩子哭泣的灵魂,以变异的模样传递给父母的警示。

著名教育工作者萨尔曼·可汗,在一场演讲中曾说:

那些成绩越来越差的孩子,不过是陷入了越来越大的黑洞中,无法自救,又无人搭救。

这黑洞,有的源自不被父母看见和接纳的亲子忽略,有的源自不被老师肯定和理解的自我厌恶。

如果不去及时修复这些黑洞,成长中的孩子就会在否定和叛逆中,往洞里塞满厌学和逃学、失败和悲观、酒精和药物、游戏和滥交,在成瘾中越来越堕落,越来越不满足。

修复孩子情感上的黑洞,弥补孩子学习中的漏洞,需要家长和老师肩并肩,看见孩子的眼泪和呐喊,接纳孩子的心声和呼唤,开启孩子的心门和灵魂,然后才能迎来孩子的进步和上进。

作者简介:

周瑞玲心理学研究生已帮助过4.4万人入驻年限8.9年

预约咨询私聊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任何成瘾的顽疾 都是对爱的呼吁
任何成瘾的顽疾 都是对爱的呼吁
任何成瘾的顽疾,都是对爱的呼吁。01有个年轻女孩对我说,她在中年男人制造的陷阱里,腾挪辗转,无法自拔。她才27岁,却已和5位中年男人有过情感纠葛,其中3位是已婚人士。这些男人都比她大10岁以上,并非有钱有势的金主,有的只是普通工薪阶层,有的还需要她倒贴,有的甚至骗过她的钱后,还对...[详细]
发布于 2022-01-06

最新推荐

从凹坑到今天的眼睛+眼睛如何进化
从凹坑到今天的眼睛+眼睛如何进化
眼睛的进化是一个从简单感光细胞到复杂视觉器官的漫长过程,主要经历了感光细胞聚集、凹陷结构形成、晶状体出现、双眼协调四个关键阶段。这一过程与生物生存需求、环境适应及基因突变等因素密切相关。1、感光细胞起源最原始的眼睛结构出现在约6亿年前,由单...[详细]
2025-08-20 15:20
从《以家人之名》看原生家庭对个体性格塑造的影响
电视剧以家人之名通过三个重组家庭孩子的成长故事,直观呈现了原生家庭环境对个体性格特质的深远影响。原生家庭主要通过情感互动模式、冲突处理方式、角色定位强化三个核心机制塑造子女人格,这种影响可能伴随个体终身,但通过心理干预和认知重构可得到改善。...[详细]
2025-08-20 13:41
聪明人为什么喜欢坐在后排呢
聪明人喜欢坐在后排通常与心理安全感和观察需求有关,后排位置能提供更宽松的私人空间和全局视角。这一行为可能受到性格特征、环境适应策略以及认知习惯的共同影响。后排座位能帮助个体减少被直接关注的压力,尤其对于内向或高敏感人群而言,后排的物理距离可...[详细]
2025-08-20 12:02
聪明人为什么喜欢坐在后排 为什么喜欢坐后面
聪明人喜欢坐在后排或靠后位置,通常与心理安全感、观察需求和社交压力调节有关。这种行为可能受到个人性格、环境适应性和认知习惯的影响。后排位置能提供更广阔的视野,便于观察全场动态而不被过度关注。这种位置选择往往反映出个体对环境控制的隐性需求,通...[详细]
2025-08-20 10:22
聪明人面对误解怎么处理
聪明人面对误解通常会采取主动沟通与情绪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化解矛盾。误解可能由信息不对称、表达方式差异、认知偏差、情绪干扰、立场冲突等因素引起。1、信息核实遇到误解时优先确认事实细节,通过查阅记录、询问第三方等方式还原事件全貌。避免基于片面信息...[详细]
2025-08-20 08:43
聪明人和心机人谁最厉害 怎么测自己的智商
聪明人与心机人的能力比较需结合具体场景判断,智商可通过标准化测试初步评估。聪明人通常指认知能力突出者,擅长逻辑推理、学习创新和问题解决,在学术研究、技术开发等领域更具优势。心机人更侧重人际策略运用,善于洞察动机、操控关系,在权力博弈或资源竞...[详细]
2025-08-20 07:04
聪明人和心机人谁最厉害 心机深的人聪明吗
聪明人和心机人各有优势,具体谁更厉害取决于所处环境和目标需求。聪明通常指认知能力强、学习速度快、解决问题高效,心机深则侧重策略性隐藏意图、操控局面。两者本质是不同维度的能力,不存在绝对优劣。聪明人更擅长通过逻辑分析快速抓住问题核心,在需要创...[详细]
2025-08-20 05:24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