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话题 > 正文

治疗失眠,其实可以不吃药

发布时间: 2021-05-26 11:58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读完本文,你会知道:如何自我诊断失眠?不吃「安眠药」,也能睡好觉。「安眠药」怎样吃才最安全?

治疗失眠,其实可以不吃药

01

不是所有「睡不着」都叫失眠

失眠的人越来越多,数据显示:

世界上成人失眠率为29%;中国成人失眠率为32.8%。

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伴有失眠的人群也越来越多。不是所有「睡不着」都叫失眠,医学对失眠的定义是:

频繁而持续的入睡和(或)睡眠维持困难,并导致睡眠感不满意。

根据这个定义,我们扩展成失眠的诊断标准,必须满足下列A-F所有情况,才能诊断「失眠症」。

A.下列情况至少1项:

入睡困难

睡眠维持困难

比期望的起床时间醒来早(早醒)

B.以下日间症状至少1项:

疲倦,注意力或记忆力下降

易怒

工作/学习/社交能力下降

日间瞌睡

易犯错误

对自己的睡眠质量非常关切或不满意

C.以上这些情况不能用不合适的睡眠机会(比如,充裕的睡眠时间)或睡眠环境(比如黑暗,安静,安全,舒适)解释。(通俗的说,有很好的睡眠条件,还是睡不好。)

D.这些睡眠困难和日间症状至少每周出现3次

E.持续至少3个月

F.这些睡眠困难和日间症状不能用其他的睡眠障碍来解释。(睡眠障碍有多种,失眠是其中一种。)

满足上诉标准,可以诊断「慢性失眠症」。病程少于3个月的,是「短期失眠症」。

根据这个诊断标准,很多时候,你可以在家给自己做诊断。例如,如果你有:

1.晚上入睡困难

2.白天精神疲惫,打瞌睡

3.没有其他干扰睡眠的问题(不用值夜班,孩子不闹)

4.以上问题每周出现3次

5.症状持续3个月

那么,你就是「慢性失眠症」了。

对照这个标准,你也可以排除之前对自己的错误诊断。

比如,我的很多医生朋友,在值班的时候睡得特别不好,这种情况不能诊断「失眠症」,因为,没有一个充裕的睡眠时间,也没有一个好的睡眠环境,不符合「标准C」。

治疗失眠,其实可以不吃药

再比如,如果你晚上睡眠时间短,只有4个小时,但是不影响白天生活和工作,仍然精力充沛,不符合「标准B」,这也不是「失眠症」,也许你就是那种「短睡眠者」。

02

你为什么失眠?

按理说,人困了自然要睡觉,为什么会失眠呢?

1987年以来,很多研究认为,失眠的原因有「三因素」,也叫「3-P模型」:

?易感因素(predisposing)

?诱发因素(precipitating)

?维持因素(perpetuating)

易感因素:指某些人因为遗传或性格原因(神经质,适应不良,完美主义者),他们发生失眠的门槛很低,就算没有诱发因素,也容易失眠。

诱发因素:指诱发失眠的一些因素。比如:工作压力,人际交往矛盾,生活变故等等「应激事件」。如果你本来就有「易感因素」,再加上「诱发因素」,你就很容易发生「急性失眠」,也叫「短暂性失眠」。

急性失眠非常普遍,很多工作压力大的职场人士都出现过。但是,这种失眠是一过性的,在压力这些应激事件解除后,失眠会好转。所以,急性失眠不可怕,我们要关注的是,要防止急性失眠转为慢性失眠。

在这个转化的过程中,「维持因素」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醒着躺在床上的时间过多」就是最重要的「维持因素」。

发生急性失眠后,你可能会:

?担心失眠的不良后果。

?害怕睡不够,早早的上床,醒着躺在那。

?在床上做与睡眠无关的行为,比如想各种问题,玩手机等。

以上这些都是不正确的方式,它们会造成「醒着躺在床上的时间」越来越多,持续下去,急性失眠就会变成慢性失眠。

另外,醒着躺在床上,在床上做与睡觉无关的事,这些行为持续下去,慢慢地,就会形成一个条件反射:床=不睡觉。这个时候,「床」已经和「不睡觉」紧密连接在一起,结果就是:上床后怎么也睡不着。

治疗失眠,其实可以不吃药

知道了失眠是怎么形成的,治疗办法就有了。

03

不吃「安眠药」,也能睡好觉

失眠者都有很多痛点,比如:

?不吃药睡不着

?药越吃越不管用

?担心药物的副作用

?药物成瘾了,戒不掉了

其实,治疗失眠,尤其是慢性失眠症,首选的方法并不是药物,而是「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BehaviorTherapyforInsomnia,CBT-I)。

前文说了,慢性失眠中有一个不好的条件反射:床=不睡觉。认知行为治疗,就是用正确的行为切断这条反射,重新回归或者新建一个条件反射:床=睡觉。

最新的欧洲指南,澳大利亚睡眠协会(ASA),中国失眠症相关指南都建议:

认知行为治疗(CBT-I)是失眠的一线治疗方案。

CBT-I在欧美国家已经开始了二三十年,治疗手段很成熟,如果患者积极配合,有效率可以达到80%左右。而且,长期来看,CBT-I的疗效优于药物疗法。

04

CBT-I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如何进行?

CBT-I的主要内容包括:

?认知治疗

?睡眠卫生

?刺激控制

?睡眠限制

?放松训练

认知治疗:纠正你对睡眠和失眠的错误认知。比如,告诉你,每个人需要的睡眠时间是不同的,不要纠结8小时睡眠,失眠没你想象得那么可怕,就算睡不着也没什么等等。

总之,先让你在心态上放松。

睡眠卫生:建立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和睡眠习惯。比如:

?改善卧室的环境(温度,噪音,床,光线)

?避免睡前吸烟,喝酒,喝茶或咖啡等

?抽空处理脑子里的问题,可以写下来,不要把这些问题带到卧室

?不要在床上做和睡眠无关的活动,如看手机,电视,读书等(床只能用来睡觉和享受性生活)

?如果半夜醒来,不要看钟,继续睡

?每天定时起床,包括周末

?定期运动可以帮助睡眠

?避免长时间午睡,或者尽量不要午睡

刺激控制疗法:「美国睡眠医学会」认为,刺激控制疗法是治疗慢性失眠的一线治疗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单独使用,效果好。

刺激控制疗法的核心是:不要在床上醒着,不要在床上做与睡觉无关的事。通过行为训练,切断「床=不睡觉」的旧反射,建立「床=睡觉」的新反射。

具体做法:

?不要早早上床,只在有睡意的时候才躺床(建立新反射)

?记住,床只用于「睡觉」和「性生活」。不要在床上读书,看手机,看电视,吃东西等与睡觉无关的活动(切断旧反射)

?躺床后,如果15-20分钟还未入睡(期间不要反复看表),就果断离开卧室,做点其他事,等到有睡意的再回到床上(切断旧反射,同时消除难以入睡带来的挫折感)

?如果还睡不着,重复上一步

?不管晚上几点睡觉,早上都设定好闹钟定时起床,不要赖床(有助于建立规律的睡眠节律)

?白天不要午睡,如果实在很困,建议午睡时间不超过20分钟。

睡眠限制疗法:

这种疗法的核心:进一步减少在床上醒着的时间,增加睡眠驱动力,提高睡眠效率。

睡眠效率=估计睡眠时间/总卧床时间。

比如,我晚上11点上床,早上7点钟醒;估计睡眠时间为7.5小时,我的睡眠效率是:7.5/8=0.93,93%。

治疗目标:睡眠效率达到85%。

具体方法:

?做自己的睡眠日记。每天记录上床时间,起床时间,估计睡眠时间,计算睡眠效率。

?在近2周的「平均睡眠时间」基础上,加上15分钟,作为接下来的「总卧床时间」。例如,如果你最近2周「平均睡眠时间」是4小时45分,接下来,可以在床上睡5小时。

?每天固定时间起床。还是接上面的例子,如果你早上6点钟起床,那就在凌晨1点上床睡觉。

?白天不要午睡。

?坚持做睡眠日记,当过去的5天睡眠效率达到75%后,卧床时间再加15分钟,即你可以在目前基础上再早15分钟上床睡觉。接上面例子,00:45上床睡觉。

?重复上诉治疗,直到睡眠效率达到85%,或者自己感到满意。

放松训练:任何一种有效的放松技巧都可以用来减少肌肉紧张,促进睡眠。具体方法包括冥想、正念、渐进式肌肉放松、呼吸技巧等等。这个话题改天再聊。

CBT-I通常每周或每两周进行一次,标准化治疗时间为8周,通过行为训练,重建「床=睡觉」条件反射,让你回归正常睡眠。

05

「安眠药」怎么吃才安全?

上面说了CBT-I是治疗失眠的首选方法,那是不是就没药物什么事了?也不是。

现实生活中,CBT-I不会对所有人都有效,另外,很多人没有条件实施CBT-I,对于这种情况,可以考虑借助「药物」来改善睡眠。

治疗失眠的药物有很多,主要包括:

?苯二氮卓类受体激动剂(BZRAs)

?褪黑素受体激动剂

?具有催眠效果的抗抑郁

苯二氮卓类受体激动剂(BZRAs),有两类:

?苯二氮卓类(BZDs):比如大家熟知的艾司唑仑,地西泮,阿普唑仑。

?非苯二氮卓类(NBZDs):右佐匹克隆,佐匹克隆,唑吡坦,扎来普隆。

BZDs(如阿普唑仑,氯硝西泮)虽然短期内能改善睡眠状况,但是不良反应较多,最常见的:头晕,口干,食欲不振,便秘,谵妄,遗忘,跌倒,依赖性,次日残留镇静作用等。

特别指出,这类药可能会增加痴呆和跌倒风险,尤其不建议用于老年人。因此,推荐首选「非苯二氮卓类(NBZDs)」,比如:唑吡坦。注意,哪怕是非苯二氮卓类(NBZDs),也不是绝对安全,只是相对副作用小而已。

如何尽量减少药物副作用?建议按照以下服药原则:

?小剂量开始,有效后不要轻易调整药物剂量。按需,间断。

「按需」:根据需要服用。比如:预期入睡困难时,在上床前5-10分钟服用。上床30分后还是不能入睡时服用。第二天有重要工作或事情,可在睡前服用。

「间断」:每周服药3-5天,而不是连续每晚用药。

什么时候需要换药?出现以下情况要去医院复诊,考虑换药:

?推荐治疗剂量无效,对药物产生耐受,或有严重不良反应,或与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时。

?长期使用(大于6个月)导致减药或停药困难。

?有药物成瘾史的患者。

换药方法:逐渐减少原有药物剂量,同时开始给新药,并逐渐加量;2周左右完成换药过程。

如何减药?

方法1:逐步减少睡前药量,比如,以前吃2片的改为1片,然后改为半片。

方法2:变更连续治疗为间歇治疗。比如,以前每晚都要服药,改为每周服用3次或5次。

两种方法可以结合起来。

何时可以停药?感觉能够自我控制睡眠时,考虑逐渐减量,停药。如果失眠与其他疾病或生活事件相关,当病因去除后,可考虑减量,停药。

停药原则:注意,不要突然停药,应该逐渐减量,停药,减少失眠反弹,有时减量过程需要数周至数月。

06

总结

■慢性失眠,首选的治疗是认知行为治疗「CBT-I」。

■如果CBT-I无效或没有条件做CBT-I,可以考虑选择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首选「非苯二氮卓类(NBZDs)」。

■不建议长期使用药物治疗失眠。

参考文献:

[1]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杂志,2017,97(24),1844-1856.

[2]Europeanguidelineforthediagnosisandtreatmentofinsomnia.JSleep Res,2017.

[3]AustralasianSleep Associationpositionstatementregardingtheuseofpsychological/behavioraltreatmentsinthemanagementofinsomnia inadults,Sleep Medicine36(2017)S43eS47.

作者|余周伟来源|神经内科余医生

作者简介:

李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已帮助过1493人入驻年限7.9年

预约咨询私聊

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复禾健康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失眠不吃药怎么治疗呢
失眠不吃药怎么治疗呢
总是失眠多梦的人常常就会觉得自己的精神不好,同时身体无力,爱生病,胃口不好,心情也会跟着高兴不起来,因此失眠多梦的危害非常大的,需要患者及早找到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那么失眠不吃药怎么治疗呢?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失眠的治疗方法。莲子冰糖:首先需要准备去芯鲜莲子300克、冰糖需要准备...[详细]
发布于 2016-06-23

最新推荐

职场老实人必看:为什么越忍让越容易被拿捏?
职场老实人必看:为什么越忍让越容易被拿捏?
职场老实人必看:为什么越忍让越容易被拿捏?职场上总有那么一些人,话不多,活最多,加班不喊累,委屈不声张。有人说他们是“好同事”“好员工”,但真实的结局往往是:升职无份,功劳被抢,背锅常客。越是老实,越是忍让,越容易被当成软柿子捏。不是善良出...[详细]
2025-04-21 17:14
婚外情男人走心表现
婚外情男人走心的表现包括情感投入、行为异常和对原配关系的疏远,这些表现通常源于情感需求、婚姻问题或个人心理因素。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心理疏导、婚姻咨询和个人成长来应对。1、情感投入婚外情男人走心的表现之一是对婚外对象产生深厚的情感依赖。他...[详细]
2025-04-18 22:40
婚外情可以原谅吗
婚外情是否可以原谅取决于具体情况,包括双方的意愿、关系的修复能力以及事件对彼此的影响。婚外情的发生通常涉及信任破裂、情感疏离、沟通不畅等因素,修复关系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包括坦诚沟通、寻求专业帮助以及重建信任。1、婚外情的原因可能包括情感需求...[详细]
2025-04-18 22:37
老公出轨愿意离婚
老公出轨愿意离婚
老公出轨愿意离婚,这一行为背后可能涉及情感疏离、婚姻关系破裂以及个人价值观冲突等问题。处理方式包括情感咨询、法律程序和心理调适,具体方法需根据个人情况选择。1、情感疏离是导致出轨的常见原因之一。婚姻中,双方可能因工作压力、生活琐事或沟通不畅...[详细]
2025-04-18 22:29
测测你现在的状态
测测你现在的状态
通过简单的自我评估,可以了解自己当前的心理状态。自我观察、情绪记录和心理测试是常用的方法。心理状态的变化可能源于压力、情绪波动或生活事件,及时调整有助于保持心理健康。1、自我观察是了解心理状态的第一步。每天花几分钟时间,关注自己的情绪、思维...[详细]
2025-04-18 22:12
测试我们会离婚吗
测试我们会离婚吗
测试我们会离婚吗?这个问题无法通过简单的测试得出结论,但可以通过分析婚姻中的问题来评估关系状况。婚姻关系的稳定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沟通、信任、情感需求、价值观差异等。了解这些因素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可以帮助改善婚姻质量,减少离婚的可能性。1...[详细]
2025-04-18 22:09
父亲出轨母亲抑郁
父亲出轨母亲抑郁
父亲出轨可能导致母亲陷入抑郁状态,这种抑郁通常源于情感创伤、信任危机以及家庭关系失衡。应对方法包括心理疏导、家庭治疗以及自我调节,帮助母亲逐步恢复心理健康。1、情感创伤:父亲出轨对母亲的情感打击巨大,可能导致她产生强烈的失落感、愤怒和悲伤。...[详细]
2025-04-18 21:36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