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话题 > 正文

“我家孩子得了抑郁症,怎么办?”

发布时间: 2021-05-26 12:01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儿童青少年的抑郁症,是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的平时工作中经常碰到的问题。

“我家孩子得了抑郁症,怎么办?”

01

什么是抑郁症?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是大脑中分泌的5-羟色胺减少,所以基本上治疗抑郁症的药物都在促进5-羟色胺的分泌,所以除了药物之外,多晒晒太阳,多做做运动都是有用的。

从心理过程上来说,被诊断为抑郁症的儿童青少年都面临着丧失的议题,比如小的时候,家长经常会抱抱亲亲,而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又不太抱抱亲亲了,有时候孩子会有一些疑惑:“是不是我不可爱了?”而这通常也是抑郁症患者的核心信念,很难打破。

而青春期孩子的抑郁症也有着自身的特点,这个时期的孩子有自身发展的任务,要完成自我认同,所以这个时期的孩子很容易迷茫,也很容易自我怀疑。

另外,非常想强调的是,这个时期的儿童青少年通常面临着很大的课业压力,刚开始表现出来的是焦虑症状,甚至都是身体上感觉不舒服,比如头疼,而这个时候还是焦虑,慢慢地,这种慢性焦虑在持续应激状态下转换成抑郁,这是临床经常见到的。

02

关于抑郁的几点误解

误解一:抑郁症是精神病,会疯掉?

答:抑郁症在非常严重的时候(特别是双相障碍),会出现精神病症状(注意这里是精神病症状,而不是精神病),但情绪是主症。一般人还是存在着很多对抑郁症的刻板印象和恐惧的。

误解二:抑郁症就是在于自己看不开,看开了就好了?

答:抑郁症是种病,患者在大脑上是有器质性病变的,并不是“看得开看不开”的问题,该服药时得服药,心灵鸡汤式的安慰,对抑郁症患者无效。

“我家孩子得了抑郁症,怎么办?”

误解三:我家的孩子出去玩的时候很开心,所以他的抑郁症是装的?

答:孩子出去玩的时候能够开心地起来,说明抑郁症还没那么严重,这是好事。很多家长在见医生的时候,可以将这个情况和医生反馈,比如:“孩子在出去玩的时候比在家或者学校时候比较开心”,但最好把“他的抑郁症是装的”这句话缓一缓,很多青少年因此会有二次伤害。

误解四:抑郁的人一定会自杀?

答:显然不会。我们经常看到媒体上有很多关于抑郁症患者自杀的新闻,让我们觉得抑郁症患者会动不动就自杀,虽然说特别严重的抑郁障碍患者确实存在着自杀风险,但大多数的抑郁状态也只是抑郁状态,并且大多数人都有经历过,青少年阶段尤其容易发生。但也不能因此忽略了抑郁症病人的自杀可能,大多数青少年可能会高喊,“你如果不给我打游戏,我就去自杀”,这个时候家长不能去刺激他说,“我不信你真的就会去自杀,有本事你去啊”,最好还是避其锋芒,冷处理。

03

抑郁症的家庭护理上

家长需要注意些什么?

首先,家长要注意识别抑郁发作。通常,哪怕抑郁症恢复了,仍然有可能复发,所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观察,是否情绪低落、发脾气、整天睡觉、胃口变差、扬言自杀等(不能做绝对判断,可作为参考)

再者,要注意与孩子的沟通方式,通常这个年纪的孩子很反感家长絮絮叨叨,这个时候你可以清晰地告诉孩子“我一直在你身边”,这样一直都在而不打扰孩子的陪伴和温暖是孩子需要的。当然,不能极端,这个时候孩子很容易过度提要求,家长还是得注意原则,特别是在电脑和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上,还是得控制的,基本是控制在1-2小时为宜。

最后一点,可能是在服药的抑郁症孩子的家长很想知道的,是关于药物的问题,对症抑郁的药物不多,并且不一定在首次配药时候都能精准,一般要过2周(14天)的时间,才慢慢起效,或者可能存在需要换药的可能。

04

是不是得了抑郁症一定得休学在家?

并不是。大多数情况下,有规律的群体生活作息对孩子的恢复是有很大帮助的,只是别让孩子暴露在比较应激的环境下,比如课业压力很重,考试压力很大,这样的状态就不太适合,需要根据孩子情况,和校方特别是所在班级的老师有所沟通。

05

从行为状态自查抑郁

(1)是否存在着大多数时间心情抑郁,比如感到伤心、心里空空的,等等,或者有暗暗流泪,在青少年身上表现为易激惹

(2)在大部分时间里,对所有或者大部分过去感兴趣的活动都不再感兴趣了。

(3)体重显著减轻或者增加5%。这里特别注意的是,很多青少年的抑郁症状表现为暴饮暴食体重增加,而不是往常我们理解的体重减轻

“我家孩子得了抑郁症,怎么办?”

(4)失眠或者睡眠过多。

(5)每天精神运动亢进或减少(不止是自我主观感觉到的坐立不安或者不想动,旁人也可以观察得到)。

(6)每天感觉到疲劳,缺乏精力。

(7)每天感到自己没有价值感,或者自贬自罪(甚至有时候都有妄想)。

(8)注意力和思维能力下降,做决定犹豫不决。

(9)常常想到死,不只是惧怕死亡,或者常常有自杀的念头但没有具体的计划,或者有具体的计划,甚至有付诸行动。

若有以上的种种症状,请立即就医。

另外,在这里特别想要强调的是,需要药物的时候别因为担心药物有副作用而放弃服药。副作用肯定是有些的,但两权相害取其轻。

同时,也要认识到药物作用的局限性,药物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情绪很低落的糟糕状态,但通常抑郁症发作不仅仅是生理层面的问题,会有生活事件作为诱因,也有人格因素的基础。

这个时候,除了药物治疗,还需要寻求专业心理咨询的帮助。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孩子得了抑郁症怎么办啊
孩子得了抑郁症怎么办啊
孩子抑郁症可通过心理治疗、家庭干预、药物治疗、运动调节、社交支持等方式干预。抑郁症通常由遗传因素、家庭环境、学业压力、神经递质异常、创伤事件等原因引起。1、心理治疗认知行...[详细]
发布于 2025-10-28

最新推荐

当领导怀疑你的能力
领导怀疑员工能力时,员工可通过调整沟通方式、提升工作表现、主动寻求反馈、展示专业成果、保持情绪稳定等方式应对。这种情况通常由信息不对称、过往失误、性格差异、团队竞争、领导管理风格等因素引起。1、调整沟通方式定期向领导汇报工作...[详细]
2025-11-25 15:45
当领导给你安排你不想干的工作
当领导安排您不想做的工作时,建议先评估任务合理性再选择沟通或调整心态的方式应对。职场中被动接受任务可能引发抵触情绪,但通过策略性处理能转化为职业发展机会。面对不感兴趣的工作任务,可尝试从项目价值或技能提升角度重新理解其意义。...[详细]
2025-11-25 14:06
当领导发现你强大背景
当领导发现你强大背景
当领导发现您拥有强大背景时,通常会产生复杂心理反应,既可能带来机遇也可能引发职场关系微妙变化。关键在于如何平衡背景优势与专业能力的展现。领导对员工背景的认知往往分为两种典型场景...[详细]
2025-11-25 12:26
当领导对你有意见的时候你该怎么办
当领导对您有意见时,建议先冷静分析原因,主动沟通调整工作方式,必要时寻求第三方协调。领导对下属产生意见通常源于工作目标未达成、沟通方式不当或价值观冲突。若因任务执行偏差,可整理工作记录与领导复盘目标,明确改进方向;若因沟通风...[详细]
2025-11-25 10:47
当领导不待见你的时候你应该怎么做
当领导不待见您时,建议先调整工作方式并主动沟通,同时保持专业态度。职场关系紧张可能由工作表现差异、沟通方式不当、性格冲突、团队定位模糊或外界因素干扰等原因引起。1、工作表现差异工作效率或成果未达预期容易引发领导不满。可重新梳...[详细]
2025-11-25 09:08
当领导必须具备的能力
当领导必须具备的能力主要有战略思维、沟通协调、决策能力、团队激励、情绪管理。1、战略思维战略思维是领导者把握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核心能力。具备战略思维的领导者能够分析内外部环境,识别机会与威胁,制定清晰的目标和路径。他们不仅关注...[详细]
2025-11-25 07:28
当领导安排你不想干的工作怎么办
当领导安排您不想干的工作时,可以尝试沟通调整或寻找任务价值点,避免直接拒绝或消极应对。面对不情愿的工作任务,先冷静分析领导意图和任务必要性。理解任务背后的团队需求或战略目标,可能发现其潜在价值。若任务确实与职责严重偏离,选择...[详细]
2025-11-24 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