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话题 > 正文

“我家孩子得了抑郁症,怎么办?”

发布时间: 2021-05-26 12:01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儿童青少年的抑郁症,是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的平时工作中经常碰到的问题。

“我家孩子得了抑郁症,怎么办?”

01

什么是抑郁症?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是大脑中分泌的5-羟色胺减少,所以基本上治疗抑郁症的药物都在促进5-羟色胺的分泌,所以除了药物之外,多晒晒太阳,多做做运动都是有用的。

从心理过程上来说,被诊断为抑郁症的儿童青少年都面临着丧失的议题,比如小的时候,家长经常会抱抱亲亲,而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又不太抱抱亲亲了,有时候孩子会有一些疑惑:“是不是我不可爱了?”而这通常也是抑郁症患者的核心信念,很难打破。

而青春期孩子的抑郁症也有着自身的特点,这个时期的孩子有自身发展的任务,要完成自我认同,所以这个时期的孩子很容易迷茫,也很容易自我怀疑。

另外,非常想强调的是,这个时期的儿童青少年通常面临着很大的课业压力,刚开始表现出来的是焦虑症状,甚至都是身体上感觉不舒服,比如头疼,而这个时候还是焦虑,慢慢地,这种慢性焦虑在持续应激状态下转换成抑郁,这是临床经常见到的。

02

关于抑郁的几点误解

误解一:抑郁症是精神病,会疯掉?

答:抑郁症在非常严重的时候(特别是双相障碍),会出现精神病症状(注意这里是精神病症状,而不是精神病),但情绪是主症。一般人还是存在着很多对抑郁症的刻板印象和恐惧的。

误解二:抑郁症就是在于自己看不开,看开了就好了?

答:抑郁症是种病,患者在大脑上是有器质性病变的,并不是“看得开看不开”的问题,该服药时得服药,心灵鸡汤式的安慰,对抑郁症患者无效。

“我家孩子得了抑郁症,怎么办?”

误解三:我家的孩子出去玩的时候很开心,所以他的抑郁症是装的?

答:孩子出去玩的时候能够开心地起来,说明抑郁症还没那么严重,这是好事。很多家长在见医生的时候,可以将这个情况和医生反馈,比如:“孩子在出去玩的时候比在家或者学校时候比较开心”,但最好把“他的抑郁症是装的”这句话缓一缓,很多青少年因此会有二次伤害。

误解四:抑郁的人一定会自杀?

答:显然不会。我们经常看到媒体上有很多关于抑郁症患者自杀的新闻,让我们觉得抑郁症患者会动不动就自杀,虽然说特别严重的抑郁障碍患者确实存在着自杀风险,但大多数的抑郁状态也只是抑郁状态,并且大多数人都有经历过,青少年阶段尤其容易发生。但也不能因此忽略了抑郁症病人的自杀可能,大多数青少年可能会高喊,“你如果不给我打游戏,我就去自杀”,这个时候家长不能去刺激他说,“我不信你真的就会去自杀,有本事你去啊”,最好还是避其锋芒,冷处理。

03

抑郁症的家庭护理上

家长需要注意些什么?

首先,家长要注意识别抑郁发作。通常,哪怕抑郁症恢复了,仍然有可能复发,所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观察,是否情绪低落、发脾气、整天睡觉、胃口变差、扬言自杀等(不能做绝对判断,可作为参考)

再者,要注意与孩子的沟通方式,通常这个年纪的孩子很反感家长絮絮叨叨,这个时候你可以清晰地告诉孩子“我一直在你身边”,这样一直都在而不打扰孩子的陪伴和温暖是孩子需要的。当然,不能极端,这个时候孩子很容易过度提要求,家长还是得注意原则,特别是在电脑和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上,还是得控制的,基本是控制在1-2小时为宜。

最后一点,可能是在服药的抑郁症孩子的家长很想知道的,是关于药物的问题,对症抑郁的药物不多,并且不一定在首次配药时候都能精准,一般要过2周(14天)的时间,才慢慢起效,或者可能存在需要换药的可能。

04

是不是得了抑郁症一定得休学在家?

并不是。大多数情况下,有规律的群体生活作息对孩子的恢复是有很大帮助的,只是别让孩子暴露在比较应激的环境下,比如课业压力很重,考试压力很大,这样的状态就不太适合,需要根据孩子情况,和校方特别是所在班级的老师有所沟通。

05

从行为状态自查抑郁

(1)是否存在着大多数时间心情抑郁,比如感到伤心、心里空空的,等等,或者有暗暗流泪,在青少年身上表现为易激惹

(2)在大部分时间里,对所有或者大部分过去感兴趣的活动都不再感兴趣了。

(3)体重显著减轻或者增加5%。这里特别注意的是,很多青少年的抑郁症状表现为暴饮暴食体重增加,而不是往常我们理解的体重减轻

“我家孩子得了抑郁症,怎么办?”

(4)失眠或者睡眠过多。

(5)每天精神运动亢进或减少(不止是自我主观感觉到的坐立不安或者不想动,旁人也可以观察得到)。

(6)每天感觉到疲劳,缺乏精力。

(7)每天感到自己没有价值感,或者自贬自罪(甚至有时候都有妄想)。

(8)注意力和思维能力下降,做决定犹豫不决。

(9)常常想到死,不只是惧怕死亡,或者常常有自杀的念头但没有具体的计划,或者有具体的计划,甚至有付诸行动。

若有以上的种种症状,请立即就医。

另外,在这里特别想要强调的是,需要药物的时候别因为担心药物有副作用而放弃服药。副作用肯定是有些的,但两权相害取其轻。

同时,也要认识到药物作用的局限性,药物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情绪很低落的糟糕状态,但通常抑郁症发作不仅仅是生理层面的问题,会有生活事件作为诱因,也有人格因素的基础。

这个时候,除了药物治疗,还需要寻求专业心理咨询的帮助。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得了抑郁症应该怎么办
得了抑郁症应该怎么办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可以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来缓解症状。关键是要寻求专业帮助,并坚持治疗。1、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抑郁症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认知行为疗法CBT可以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消极思维模式,提升应对能力。人际关系治疗IPT专注于改善患者的人际关系,减少...[详细]
发布于 2025-02-11

最新推荐

第五人格如何验号
第五人格验号主要通过检查账号安全状态、角色数据完整性和交易记录真实性等方式进行。游戏账号交易前需重点验证绑定信息是否可修改,包括手机号、邮箱及实名认证状态。角色数据需核对时装数量、角色解锁程度、段位历史等核心指标,可通过游戏内个人主页及战绩...[详细]
2025-07-03 10:08
测一测你以后的样子
心理测试可以作为一种趣味工具帮助人们探索潜在的性格特征或未来可能性,但无法准确预测个人未来的具体样貌或发展轨迹。这类测试通常基于心理学理论设计,通过分析当前行为模式、价值观或情绪倾向,推测可能的发展方向。标准化心理测试如大五人格测试、霍兰德...[详细]
2025-07-03 08:25
大五人格五个因素
大五人格理论将人格特质归纳为开放性、尽责性、外向性、宜人性、神经质五个核心因素。这一模型通过量化评估个体在五个维度的表现,帮助理解人格差异及其对行为的影响。一、开放性开放性反映个体对新鲜事物的接纳程度和创造力水平。高分者通常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详细]
2025-07-03 08:00
测一测你未来的身份
通过心理测试可以大致推测个体未来可能发展的身份倾向,常见的潜在身份类型有职业型、家庭型、创造型、服务型、自由型等。测试结果受个人兴趣、能力、价值观及环境因素共同影响,需结合现实条件理性看待。1、职业型职业型身份以专业能力和社会角色为核心,表...[详细]
2025-07-03 06:17
npd是精神病吗
npd是精神病吗
自恋型人格障碍属于精神障碍范畴,但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精神病。自恋型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过度自我中心、缺乏共情、需要持续赞美等特征,通常不会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往往表现出对自身重要性的夸大认知,对无限成功和权力的幻想,...[详细]
2025-07-03 05:51
测一测你适合什么职业
职业倾向测试可以帮助您了解自身性格、兴趣与能力的匹配方向,但具体职业选择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判断。常见的职业测评维度主要有职业兴趣、性格特质、能力优势、价值观倾向、工作环境偏好五种。一、职业兴趣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将职业分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详细]
2025-07-02 16:34
创造性人格的作用
创造性人格在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发创新思维、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增强适应性和促进心理健康等方面。创造性人格的核心特质包括开放性、好奇心、冒险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这些特质有助于个体在复杂环境中脱颖而出。创造性人格能够显...[详细]
2025-07-02 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