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情感心理 > 正文

你的生命被这2个需要控制了

发布时间: 2021-04-21 10:01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关系中有爱和被爱两个主要需求。我们在生活中所做的一切,我们所有的成就和地位都在追求这两种需求。

你的生命被这2个需要控制了

01

无条件爱你的人在哪里

让我们先看看第二个需求——被爱的需求。看着你的心,从意识到自己的日子开始,寻找无条件爱你的人。无论你是什么,漂亮还是聪明,愚蠢,在寻找热情的爱你,只爱你的人。

你的生命被这2个需要控制了

小时候,从父母和养育你的人那里寻求这种爱。从你的生命开始,被父母完全热情地爱着,希望他们在这个世界上最喜欢的是你。你很高兴相信这一点。流口水,对着餐桌打嗝,吐出食物时,每个人都笑着说你有多可爱

有一天晚饭的时候,看到父母更加注意幼小的弟弟,悲伤的想法说:他们不是我唯一的,也许父母爱弟弟。所以,再次笑,打嗝,把果冻吐到地板上,试试看。这次,妈妈说要长大了,她厌倦了打扫你的摊子。但是,你弟弟打嗝,打倒豌豆,每个人都拍手笑。你对爱的追求,痛苦失败了。知道父母只爱你是不可能的,所以去别的地方找爱。

去学校,寻找爱你的朋友,而且只爱你。你找到了她,她是你最好的朋友。但是有一天,看到她抱着妹妹,她们丢下你,两个人去看电影。再次看到追高失败。

你的生命被这2个需要控制了

所以你转向老师,成为他最好的学生,直到有一天你得到了丙,老师骂你,对爱的追求再次进入死胡同。

之后,遇到了生命伙伴,对自己说:是的,他热情地爱着我,直到死。有一段时间,在你们结婚之前,在家庭纠纷中,他站在自己的母亲身边,而且他越来越喜欢呆在办公室里,不在家。

生孩子。是的。我爱他,然后他完全爱我,只爱我。你快乐了一会儿。但是,当你抱起婴儿时,他会大声哭泣,明显喜欢被丈夫、妹妹、杂货的陌生人,或者几乎没有人抱着,但是不喜欢抱着。所以,你又生了一个孩子,这次一切都很好,直到他八岁,才不喜欢父母的陪伴。之后,你的孙子诞生了,有一天他不肯和你在一起。也许你开始养宠物,继续追求被爱。不断追求爱你,只爱你的人。

完全去爱和被爱的需求,不断驱使你。但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你从来没有遇到过完全爱你的人。一两个时候好像有经验,但是想永远保持这种爱的时候,心又破了,爱就这样静静地滑过手指之间,消失了。我们永远不能从别人的经验到全然的爱。

02

失去的恐怖希望继续乞爱

想看看你生活中的所有希望,想变得美丽、聪明、强烈的希望,想变得最好、最完美的希望,想变得有爱、善良、能够服务的人们的希望,想把事情变得完美,想变得有钱、有钱、有钱的人如果你成为你想要的特质,你就会被爱的信念利用,使你处于真实的姿态和想要成为的姿态的冲突中。

看看今天刚买的漂亮衣服,多么小心的服装,梳理头发。这种行为背后的想法是什么?你认为如果你更漂亮,你会得到更多的爱吗?你为什么上那些课,收集那些证明书?你认为成为更好的人会得到更多的爱吗?超市收银员请你捐款给没有特别关注的慈善团体,你也真的没有钱,点头说好的时候,这是为了慈悲吗?还是认为收银员和排在你后面的人会给你爱和尊重的眼睛?我只是看到了这个。很奇怪,如果你真的看到你的生命,你可能会发现你从来没有被爱过。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说他们无条件地被别人爱着。因为你内心深处有空虚,所以拒绝相信你了。即使你真的被爱了,那种空虚的感觉,对失去爱的极度恐怖仍然处于乞讨爱的状态。

因为需要不断感受到爱,所以在关系中有占有欲。爱占有的话,恐怕会失去爱。你破坏了自己和别人的自由控制或占有别人,就像把别人视为家具一样,引起了彼此的痛苦。你总是为所谓的真爱测试亲近的人,最后只是感到不满和愤怒。真相是不爱自己,想通过关系满足自己。

03

爱只能接受自己发现

智者说:好的关系不是从别人开始,而是从别人开始。所有的爱都只能从爱自己开始。理解:你只能对别人做对自己的事。沉思其中的道路,就会明白你和自己联系的方法,是和别人联系的方法。谴责、批判自己的思想、语言和行动,一定会对别人做同样的事情。如果你被自己的缺点所困扰,你也会因为人们的缺点而折磨他们。

要有良好的关系,一个人必须首先接受自己的身体、童年、过去、能力、所有的感情和人格方向是很重要的。除非你能接受自己,否则你不能接受别人。只要不能爱自己,就不能爱别人。

如果能和自己和平地交往的话,大部分的关系都能平静下来。看自己,接受自己的真面目,爱自己的真面目,自然,别人看你的真面目,接受你的真面目,爱你的真面目。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你可能被这些“善言善语”骗了
你可能被这些“善言善语”骗了
当一个人生病的时候,身边亲朋好友总是出自好心的想安慰你,但是他们的“善言善语”有时候也会十分地发挥作用,直接劝患者不用放弃正式自己不算轻微的病情了,这怎么可以?不怕病情加重的吗?今天就以灰指甲为例,举几个例子给大家看看。1、灰指甲只是外观不好看,不治疗没关系。灰指甲是一种传染性疾...[详细]
发布于 2019-06-12

最新推荐

读不喜欢的专业很难受怎么办
读不喜欢的专业产生心理不适与专业认知偏差、兴趣冲突、压力积累、未来焦虑、自我认同危机等因素相关,可通过认知重构、兴趣融合、压力管理、职业规划、心理咨询等方式改善。1、认知偏差:部分学生对专业存在刻板印象或信息误差,误判专业价值。建议系统分析...[详细]
2025-05-19 17:00
学生读书压力大该怎么开导
学生读书压力大需要从认知调整、情绪管理、时间规划、家庭支持和专业干预五个方面综合开导。1、认知调整:学业压力常源于对成绩的过度关注和错误认知。帮助学生建立成长型思维,将失败视为学习机会而非能力否定。具体方法包括引导设定合理目标,如将"必须考...[详细]
2025-05-19 16:58
成年儿子怨恨父母怎么办
成年儿子怨恨父母怎么办
成年儿子怨恨父母可能由童年创伤、沟通障碍、期望落差、控制过度、情感忽视引起,改善关系需要双方共同调整认知和行为模式。1、童年创伤:早期经历中的肢体暴力、语言贬低或情感冷漠可能形成长期心理阴影。治疗需通过家庭治疗回溯事件,父母需承认错误并道歉...[详细]
2025-05-19 16:57
高考生压力大怎么开导
高考生压力大需要从认知调整、情绪管理、家庭支持、时间规划、专业干预五方面综合疏导。1、认知重构:压力源于对考试结果的过度担忧,认知行为疗法能帮助调整非理性信念。通过记录自动负性思维,用客观证据反驳"考不好人生就完了"等极端想法,建立"尽力即...[详细]
2025-05-19 16:56
考试什么样的心态才算好心态
良好的考试心态需要平衡适度紧张与积极自信,具体表现为目标明确、情绪稳定、专注当下、接纳不确定性和自我激励。1、目标明确:清晰合理的考试目标能减少焦虑。将大目标拆解为具体小任务,如每天复习两章内容或完成三套模拟题,避免因目标模糊产生无力感。采...[详细]
2025-05-19 16:54
考试没考好怎么办
考试失利可能由复习方法不当、情绪管理失衡、基础薄弱、时间分配失误、外界干扰等因素导致,可通过调整学习策略、心理调适、查漏补缺、优化计划、减少干扰来改善。1、调整策略:低效复习是常见原因,机械记忆或题海战术可能适得其反。采用主动回忆法,如用思...[详细]
2025-05-19 16:53
考试心态不好怎么办
考试心态不佳可能由压力过大、准备不足、负面思维、身体疲劳、环境适应差等因素引起,可通过认知调整、行为训练、情绪管理、环境优化、专业干预等方法改善。1、压力管理:考试压力多源于自我期望过高或外界评价焦虑。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能缓解躯体紧张,每天...[详细]
2025-05-19 1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