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情感心理 > 正文

中国式婚姻危机有这8大根源

发布时间: 2021-04-22 10:19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1、再婚典礼轻婚后经营

中国式婚姻危机有这8大根源

中国是礼仪之邦,这种讲究也像牛毛一样多,对婚礼的讲究可以说很麻烦。随着时代的发展,婚礼的讲究比以前减少了很多,但中国人对婚礼的重视一点也没有减少。

结婚是人生的大事,当然要重视,但中国人似乎有点宣传客人,结婚越来越像给别人看,成为相互竞争和面子的工具。结婚的风景似乎很有品质,但结婚的日子混乱没有品质。

2、女性过度以结婚为中心

中国女性从小就有可能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例如,嫁鸡和鸡和狗结婚,从一开始就把结婚放在重要的地方。婚姻当然很重要,是人生的大事,但明显不应该成为人生的一切。

人过度以某事或某人为中心,她一定会为了维持这件事,寻求东西,受到严重伤害也能忍耐。这样,反而不利于婚姻的和谐和顺利发展,反而会给婚姻带来危机,害怕失去的东西反而会失去。

3、男性大男性主义思想过重

同样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中国男性从小就有重大男性主义思想。当然,从某种角度来看,有些男性主义思想也没有大的障碍,反而有利于夫妻关系的发展。因为可以表现男性阳刚的美丽。

遗憾的是,很多男性的男性主义思想过重,而且男性有时不是男性,不是男性主义时非常霸道是不可理喻的。例如,在家里看妻子的不恰当人,骂妻子,但在外面很弱。

4、夫妇过度以儿童为中心

中国式婚姻最大的通病可能是夫妇过度以儿童为中心,结果必然是婚姻家庭和夫妇的幸福压在孩子一个人身上,家人也不能平静下来,夫妇也受苦,孩子也受苦许多中国夫妇为了孩子的好旗帜太干预孩子的生活,孩子的任何变动都有可能从根本上完全改变婚姻的全局。

孩子是夫妻恋爱的结晶,孩子在结婚家庭中的位置当然很重要,但是很多夫妇为了生孩子而生孩子,孩子一出生就完全忘记了夫妻是结婚的真正中心和主角。事实上,过度以儿童为中心不仅不利于婚姻和谐,而且经常成为破坏婚姻和谐的根源,不利于儿童的成长。

中国式婚姻危机有这8大根源

5、过度重视物质轻微的恋爱

中国式婚姻危机有这8大根源

数千年封建思想残留的旧观念,婚姻纯粹交换,女性在不知不觉中成为物质性的东西,男性和妻子结婚只要花钱就能处理,结婚后成为男性家庭的附属物。现在这种情况当然很少,但过度重视物质的现象还很普遍。

过度重视物质必然会轻视感情水平的东西,无论是爱还是不爱,只要有钱,男人就能和妻子结婚。无论是女性自己还是女性父母的家庭,都特别重视男性家庭的现有条件,现在的房间里有车,不能裸婚,需要礼金等理由当然是为了将来的生活保障,但很明显,这不能保证将来的幸福。

6、管理过于死亡或无法管理的极端

中国式婚姻的另一个问题是,夫妻信赖度差,两个极端出现,女性管理过于死亡,男性管理过于严格,或者女性不能管理丈夫,或者说对方做错了什么

夫妇平等,应该相互尊重和信赖,但不知道为什么,总是有很多夫妇不是死得太多,而是不能管理对方,显然不利于婚姻的和谐,婚姻危机也频繁发生。

7、比较缺乏个人意见

比较似乎是中国结婚家庭不变的主题:结婚时比较结婚仪式的盛大程度,生活比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家庭大小的汽车品牌,男性比妻子,女性比丈夫更有钱

有些比较当然不是坏事,但坏事过度比较,不能马上比较,在比较中迷失方向,缺乏个人意见,顺风,有些人也需要自己,无论是否真的需要,比如看别人拍结婚照,拍一套别人家的丈夫当官,自己家的丈夫

8、老人过度干预新一代婚姻

这也是中式婚姻的典型特征,同时也是典型弊端。中国一直以几代同堂的家庭为主流,大家的孩子都住在一起,有其优势,但缺点也很明显。

现在当然比以前好,但总体上没有根本性的变化,老人很难改变旧观念,喜欢参加和干涉年轻人的婚姻和生活,从柴米油盐生活到生活邀请礼物,生孩子,教育孩子,做各种各样的大小事,总是看到老人的身影。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年轻夫妇的负担,但带来了很多矛盾和负担。最典型的表现之一是结婚顽固的媳妇和媳妇的矛盾。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中国式婚姻危机毁了多少家庭 中国式婚姻危机的八大根源
中国式婚姻危机毁了多少家庭 中国式婚姻危机的八大根源
1、重结婚仪式轻婚后经营中国乃礼仪之邦,这个那个的讲究也多如牛毛,而对结婚仪式的讲究则可谓达到繁琐的程度。随着时代的发展,对结婚仪式的讲究较之以前减了不少,但中国人对结婚仪式的重视丝毫未减。结婚乃人生大事,当然要重视,但中国人似乎有点宣宾夺主,婚越来越像是结给别人看的,成了相互攀...[详细]
发布于 2022-04-15

最新推荐

害怕孤独的人有什么表现
害怕孤独的人往往表现出过度依赖社交、情绪易受环境影响、回避独处行为、产生躯体化反应、出现低自我价值感等特征。1、社交依赖:这类人群会频繁寻求他人陪伴,通过不间断的社交活动填补内心空虚。典型表现为手机不离身、强迫性刷新社交软件、无法忍受对话中...[详细]
2025-05-21 16:06
内心缺爱的人有什么表现
内心缺爱可能表现为过度依赖、情感隔离、低自我价值感、讨好型人格、亲密关系障碍。1、过度依赖:童年情感忽视导致个体成年后过度寻求外部认可,表现为频繁确认他人爱意、害怕独处或过度粘人。可通过认知行为疗法调整依赖模式,练习独处时写情绪日记,逐步建...[详细]
2025-05-21 16:04
偏执是缺爱的表现吗
偏执与缺爱存在一定关联,但并非绝对因果关系,主要涉及早期依恋创伤、情感忽视、认知扭曲、人格特质、社会环境等因素。1、依恋创伤:婴幼儿期与主要抚养者的不安全依恋关系可能导致成年后偏执倾向。被长期忽视或虐待的个体会形成"他人不可信"的防御模式,...[详细]
2025-05-21 16:03
缺爱的人有什么表现
缺爱的表现包括过度依赖、低自尊、情感隔离、讨好型人格和亲密关系障碍,可通过心理干预与自我调整改善。1、过度依赖:缺爱者常通过黏着他人获取安全感,表现为频繁确认关系或害怕独处。童年情感忽视是主因,父母未能提供稳定情感回应导致成年后过度补偿。认...[详细]
2025-05-21 16:02
不想失去一个人是什么感觉
不想失去一个人的感觉源于依恋关系的断裂焦虑,表现为情感依赖、分离恐惧、价值感丧失、未来迷茫和生理性不适。1、情感依赖:长期亲密关系会激活大脑奖赏回路,使个体对特定对象产生强烈情感联结。当面临失去风险时,多巴胺分泌异常会导致戒断反应,出现坐立...[详细]
2025-05-21 16:01
不想失去一个人该怎么办
不想失去一个人需要识别关系危机根源并采取针对性行动,关键点包括沟通修复、自我调整、建立信任、寻求专业帮助、设定健康边界。1、沟通修复:关系破裂常源于长期沟通不畅或重大冲突。尝试采用非暴力沟通模式,具体步骤包括观察事实而非评价如"您上周三次未...[详细]
2025-05-21 15:59
着急会对身体有什么伤害
长期处于着急状态会损害心血管、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具体表现为血压升高、胃部不适和抵抗力下降。1、心血管损伤:频繁着急会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导致心率加快、血管收缩,长期如此可能引发高血压或心律失常。临床数据显示,急性应激可使收缩压瞬间上升30m...[详细]
2025-05-21 1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