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人群心理 > 正文

父母需要控制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那颗放不下的心

发布时间: 2021-11-10 18:37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01

被控制下的孩子怎么做都是错:

"不要自己倒水,小心烫手!"

"不要碰那个,小心伤到!"

"这不需要你操心,你管好学习就行了!"

"听我的,别自己瞎弄!"

"我跟你说了你为什么不听?"

"都说了不让你这样干!"

……

发号施令的话也许父母经常脱口而出,

但你可能不知道,

这些话正悄悄地

影响着孩子的一生。

02

父母的控制会影响孩子一生

如果你认为小时候习惯性被父母控制的孩子,长大后会自己改变,那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这非常非常难!

比如,即便现在的我已经结婚生子,每次我从超市回来,我妈也必定会问:"买了什么,花了多少钱?"如果我不回答,母亲大人便会翻购物袋查小票价格。

查完之后,她会说:"这个那么贵,为什么要买啊?那个没什么用,真是浪费钱!"

然后我也会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和审美,重新评估我的人生。并最终得出:"嗯,我就是个一无是处的人"这样的想法。

在我妈控制与洗脑之下,她让我相信:"我这么懒,这么蠢,婆婆又这么不待见我,我一无是处,我照顾不好我自己的孩子!"

在父母控制之下长大的孩子,即便是有了自己的小孩,也是软弱无力的,就像从未长大,没有自信能够养育好他。照顾孩子的任务自然而然地又被长辈揽到身上。

我的孩子上幼儿园之后我想带他离开我的父母,我妈便说,"你现在翅膀硬了,用不着我了,你走了再也别回来!我老了,没用啦!"可如果继续留下,我妈又会说,"自从给你带孩子,我多辛苦!这么大年纪了,还享不到一天福。"

我怎么做都是错,常常觉得很痛苦。

03

过度包办即是控制

如果说我是在我妈的控制之下长大,那么我弟弟就更加可怜了。

妈妈41岁生下弟弟,作为家里的唯一的男丁,弟弟从小,便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种种细节不再描述,且说一下弟弟的现状。

弟弟现在已经25岁了,每天只做三件事,吃饭、睡觉、打游戏。每天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妈,我吃什么?"

他完全不工作(也不想)、不出门(除了去网吧),不社交(除了打游戏的队友)。

他就像是一只被圈养在家的宠物,丧失了一切生存的基本技能。我甚至无法想象,等父母老了动不了甚至离去的那一天,我弟弟的人生会变成什么样。

如果站在局外人的角度,我会很客观的说一句:

弟弟这辈子已经毁得差不多了。我曾经想,也许只要他活着,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安慰。父母大概觉得:我们会一直养你,可是他自己的人生呢?

04

自闭 ,源于过于被控制

我之前的公司有个叫小D的同事。我刚去公司的时候,他每天最早来开门,打扫老板办公室,接着就坐下来打游戏。开始我以为他是老板亲戚,才这么有恃无恐。

可听同事八卦才知道,小D有自闭症,跟人沟通有障碍,父母离异后一直跟着妈妈生活。

老板租的是小D妈妈管的房子,碍于情面把小D收进公司,表面上是给他一份工作,实则就是做点"扫地僧"的基础工作。

每个月小D妈妈给老板300块,再经老板的手发给小D当"工资"。我听了之后觉得好感动,感叹这世上母爱的伟大。

有次单位聚餐,我们叫了小D一起,小D一开始还很开心,有说有笑,可转身接了一个电话,回来脸色就变了。

他支支吾吾地对我们说,"我不吃了,我妈让我回去,她好像没带钥匙,我得给她送钥匙去。"小D说完转身走了,大家好像都发现了什么。

其实平常的小D除了跟人交流少一些,说话时不看别人眼睛、说话神情有些逃避游离之外,跟普通人并没有两样。特别聊到他感兴趣的话题(比如游戏),还会眉飞色舞。

但一说起他的妈妈,他就会瞬间沉默,陷入一种自闭的状态里。也许,小D并不是真的自闭,只是他妈妈的爱让他窒息。

05

控制是最坏的教育

自从有了孩子,我常常会回头看自己的成长之路。

像所有的父母一样,孩子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免不了地为他牵肠挂肚。担心他饿了、累了、病了、摔了,担心没有自己陪伴在身边,他是不是能被这世界温柔相待。

有位心理老师说过:"过度担心自己的孩子,就等于是在咒他死"。这点并不夸张。

自闭的小D,背后是一个连跟谁吃饭都要干涉的妈妈。

我的弟弟,被娇生惯养,25岁不找工作、啃老、宅家,因为所有的衣食住行都已经被家人包办好了。

他们就像温水里煮着的青蛙,渐渐丧失了生命机能,渐渐的被这样的生活消磨尽生命,最后慢慢的死去。

控制欲的源头是缺乏安全感

控制欲强的妈妈,大多来自没有安全感的原生家庭。

她们年幼时或缺衣少食或经历骨肉分离、生活动荡。长大后她们用自己的方式努力掌控,让自己的世界不再崩塌。

她们想把自己没得到的,通通都给孩子,对孩子的控制是因为她们自己强烈的没有安全感。所以宁愿孩子天天在家打游戏,荒废终生,也不愿意他们去外面的世界经历风雨。

但妈妈毕竟不能代替孩子活一生。孩子,也有自己的生命和独立的意志,他们需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可高。

若为自由顾,两者皆可抛。

前人用生命和鲜血告诉我:自由不仅仅是信仰,

更是人性的需要。如果一个孩子,连基本的自由和尊重都没有,他的一生,也只能悲惨收场。

06

正确面对自己的控制欲

我对孩子也有控制欲。他不收玩具,我会生气。他不按时睡觉,我会生气。他不听话,我也会生气。但我宁愿他跟我争辩,给出自己的看法和合理的解释,也不要他盲目顺从。

因为我知道,我不能控制他,保护他一辈子。所以一开始就不能千依百顺地宠着他。因为我知道,如果我现在将他保护的面面俱到,将来他在社会上,就会头破血流。

所有他需要自己历练和经历的,他需要自己磨练才能够收到宝贵经验的,一样都不能少。

其实,父母们最需要控制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那颗放不下来的心。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心深处,那颗心依然为你悸动
心深处,那颗心依然为你悸动
相遇如花,谁为谁倾尽思念?只因在人群中那一眼的相惜,今生,思念的渡口,就算望穿秋水,我也会为你守候。岁月薄凉,每个人都渴望一份灵魂的依托,渴望在阳光里行走,渴望在温暖里遇到那个对的,每天握着彼此的手微笑着穿过人群,欢乐在左,幸福在右,或是静...[详细]
发布于 2017-09-21

最新推荐

高中生早恋该怎么办
高中生早恋需要家长和学校理性引导,通过沟通教育、兴趣转移、规则建立、心理支持和家校合作等方式平衡情感需求与学业发展。1、沟通教育:早恋多源于青春期情感需求与好奇心,家长需避免强硬制止。建议采用平等对话,讨论恋爱与学业的优先级,例如通过家庭会...[详细]
2025-05-16 16:40
高中男生早恋作为家长该怎么办
高中男生早恋作为家长该怎么办
高中男生早恋需要家长理性引导,主要方法包括建立信任沟通、明确学业优先级、普及性教育知识、设定合理边界、观察心理变化。1、沟通信任:青春期情感萌动与荷尔蒙分泌增加有关,家长需避免强硬制止。每天预留15分钟平等对话,采用"我观察到您最近..."...[详细]
2025-05-16 16:39
高中早恋的男孩有什么好办法能解决
高中早恋的男孩有什么好办法能解决
高中早恋的男孩可通过心理疏导、兴趣转移、家校协作、时间管理、认知调整等方法平衡情感与学业。1、心理疏导:青春期性心理发育是早恋的核心原因,专业心理咨询能帮助男孩理解情感需求。学校心理教师可采用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每周1次的面谈识别非理性信念;...[详细]
2025-05-16 16:38
高中男孩子早恋家长怎样引导
高中男孩子早恋家长怎样引导
高中男孩早恋需要家长理性引导,关键在于理解青春期心理需求、建立信任沟通、明确行为边界、培养责任意识、提供情感支持。1、理解需求:青春期性心理发育是早恋的核心原因,荷尔蒙变化促使孩子对异性产生好奇。家长需认识到这是正常成长阶段,避免简单否定。...[详细]
2025-05-16 16:36
高中男孩早恋怎么办
高中男孩早恋怎么办
高中男孩早恋需要家长理性引导,关键在于建立信任、明确界限、培养责任感、关注学业平衡、预防行为偏差。1、建立信任:青春期情感萌动是正常心理发展现象,家长过度压制可能引发逆反。建议通过每周家庭谈话了解孩子真实想法,分享自身青春期经历降低防御心理...[详细]
2025-05-16 16:35
初二的女儿有早恋现象怎么办
初二女儿早恋可能与青春期心理发展、同伴影响、家庭关系、情感需求未满足及媒体环境影响有关,可通过开放沟通、设定界限、情感教育、兴趣转移和家校协作处理。1、心理发展:青春期性心理萌动是正常现象,荷尔蒙变化促使孩子对异性产生好奇。避免简单否定,可...[详细]
2025-05-16 16:22
女儿初二早恋怎么办
初二早恋是青春期正常心理现象,家长需通过沟通引导、设定界限、培养兴趣、关注学业和情感教育五方面处理。1、沟通引导:青春期荷尔蒙变化易产生情感冲动,亲子沟通不畅会加剧早恋风险。家长应每天留出15分钟平等对话,采用"非暴力沟通"四步法:观察女儿...[详细]
2025-05-16 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