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人群心理 > 正文

当孩子要求“抱抱”时,他实际是在要求什么?

发布时间: 2021-11-10 18:38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对于话能说利索之后的小娃,

撒娇的时候会说,抱抱我~

高冷的时候会说,抱我!

发脾气的时候会说,抱!抱!我!

“妈妈,抱抱我!”如果这句话的重复率排第二,没人敢排第一!

为什么孩子那么需要抱?

不会走的时候要抱,会跑了还要抱;高兴的时候让你抱,生气了还让你抱!拥抱,有一种“迷之神秘”的力量,不仅能满足人类的生理需要,还能填补人类的精神需求,欢迎各位来到本期科学揭秘频道!

01

需要拥抱是因为皮肤饥饿肌肤之亲,其实是人类的一种基本需求。

上个世纪50年代,一位名叫哈洛的美国心理学家,做了一系列猴子和母亲关系的实验,证明动物与人都存在着皮肤饥饿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在婴幼儿身上尤为突出。宝宝天生渴望得到大人的搂抱,即便长大也习惯靠着大人、抓着大人的胳膊,这就是皮肤饥饿的表现。

消除皮肤饥饿的最好食品,就是爸爸妈妈的亲吻、抚摩、拥抱等肌肤之亲。

如果宝宝的皮肤长期处于饥饿状态,极少得到父母拥抱,就容易引发性情孤僻、爱咬嘴唇或啃指甲,长大后容易形成的一种潜在的,对被爱、被关心、被抚慰的渴望。当这种感觉过于强烈时,可能就会导致一种病态的情感需求。近年来,许多研究得到相同的结论:常被人握着、拥抱和亲吻的婴孩,比那些被人长期甩在一边且无人碰触的孩子更容易发展出健全的感情生活。

02

拥抱才能感受“我爱你”的事实

我们一直都觉得,对孩子表达爱和关心的方式就是语言。

其实,即便不说话,通过肢体语言也能传递我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讲,肢体语言往往比语言更有力量。美国语言学家艾伯特·梅瑞宾通过研究发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只有7%是通过语言沟通的,高达93%的沟通是通过非语言沟通进行的。

沟通的总效果=7%的语言+38%的音调+55%的肢体语言。

这个组合模式简直不要更适合咱们话还说不利索的小宝宝好不?

谈恋爱的时候老妈子们都知道,一千句我爱你,也抵不过一个法式长吻来的真实,因为嘴巴可以说谎,但身体不行。

亲子关系也一样啊,很多人都觉得付出了很多,孩子好像不领情,如果孩子跟你不亲,一定是你没做好“拥抱”这件小事。

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成人的拥抱与抚摸,才会感受到“你爱他”的事实。

肢体接触比如说“我爱你”、送礼物、长情的陪伴,更能传达爱意且更深入。

说一千遍我爱你,却从不拥抱她,你还能有点真诚不?

03

拥抱能镇定孩子的情绪

美国一位婴儿心理学家说道:当宝宝被母亲抱在胸前时,母婴之间就建立起一种最具安抚功能的接触——胸对胸接触,宝宝不适的心境会立即得到母爱的最佳抚慰而趋于平静,情绪需求便得以满足。如果妈妈能在第一时间将初生婴儿拥入怀里,能降低他初来这个陌生世界的不安与害怕。

对于大一些的宝宝,拥抱安抚情绪的力量也一样重要。

通常宝宝情绪激动时,父母难免会产生厌烦心理。

很多时候会选择冷落孩子,根本不愿意拥抱孩子,甚至很可能会拒绝孩子和自己的碰触。

其实,这个时候,孩子更需要父母的拥抱,这会迅速安抚孩子的情绪,让孩子很有安全感。

最初与孩子产生冲突的时候,我也采取保持距离的方式,她就会边哭边说,你抱我。可我认为——我们是在战斗啊,Fighting晓不晓得?抱你我不就妥协了。

不抱!

结果她就会越哭越凶,又着急又生气地说,你抱抱我,你抱抱我,我就好了。

一听她说这句我就心软,抱她一下,奇迹真的发生了,两个人都开始慢慢冷静。

冷静下来我再细想:有的时候她没什么大错,是我心情不好;有的时候确实错了,但其实不是故意的;有的时候她确实是故意的,但是在两败俱伤的歇斯底里中,讲得任何道理也没起任何作用。

通常等她平静之后,我再讲道理,她大都能听进去;对我的惩戒方案,大都也能接受。

因为刚才的拥抱让她知道,虽然她做错了,但我依然是爱她的,所以她才愿意对我立的规矩和处罚多一分理解和尊重。

我这才明白,原来冲突发生的时候,比急着教育孩子更重要的,是先平复彼此的情绪,冷静下来在谈事儿。

孩子哭闹无非就是要获取关注、发泄不满、需要安慰。一个简单的拥抱,就可以把父母的关注、安慰、理解、原谅,都传递给孩子。

孩子的情绪需求得到满足,他才能慢慢平静下来。

相反,如果对于宝宝发出的情感需求讯号,常常不能做出及时回应,那么宝宝逐渐就会萌发出一种失望与不信任的情绪,这种挫折感,会让他变得容易退缩。

得知了宝宝求拥抱后的真相,你不是也有点后悔抱他有点少了?

无论是男孩女孩都需要被拥抱,常被拥抱的男孩子不仅不会变“娘”,反而会三观超正!因为父母对孩子的爱越满,他的自尊心与性别认同才会越健全。

同样,爸爸的拥抱也和妈妈的一样重要。

尤其是对于女宝宝,亲密度是开启安全感的阀门,父亲的拥抱才能让她们不自卑也不缺爱、任何语言,都敌不过一句“我爱你”;一千句“我爱你”,也敌不过“抱抱你”

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复禾健康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孩子为什么总要抱抱 看了这些你就知道拥抱孩子多重要
孩子为什么总要抱抱 看了这些你就知道拥抱孩子多重要
对于话能说利索之后的小娃,撒娇的时候会说,抱抱我~高冷的时候会说,抱我!发脾气的时候会说,抱!抱!我!“妈妈,抱抱我!”如果这句话的重复率排第二,没人敢排第一!为什么孩子那么需要抱?不会走的时候要抱,会跑了还要抱;高兴的时候让你抱,生气了还让你抱!拥抱,有一种“迷之神秘”的力量,...[详细]
发布于 2022-01-30

最新推荐

高三不在状态怎么快速调整
高三不在状态怎么快速调整
高三学生状态不佳可通过调整作息、优化学习方法、管理情绪、改善环境、适当运动等方式快速恢复。1、作息调整:睡眠不足或紊乱会直接影响认知功能和情绪稳定性。建议固定就寝与起床时间,保证6-8小时高质量睡眠,午间可安排20分钟小憩。睡前1小时避免使...[详细]
2025-04-25 15:09
大多数女性不愿接受的真相:有些事你不愿信,但它是真的
大多数女性不愿接受的真相:有些事你不愿信,但它是真的
大多数女性不愿接受的真相:有些事你不愿信,但它是真的有些话,不刺耳,但不愿听;有些真相,不残忍,却难以接受。尤其是女性,在成长和生活的路上,总有那么几个“真相”,像镜子一样冰冷,又像灯一样刺眼。不是不给机会,而是很多人从未愿意睁眼看清。1、...[详细]
2025-04-25 15:04
高三应该玩游戏吗
高三学生适度游戏可以缓解压力,但需平衡学习与娱乐,避免沉迷影响备考效率。1、压力调节:高考冲刺阶段长期高压可能引发焦虑,适度游戏能激活大脑奖赏回路释放多巴胺。建议选择单局时长≤15分钟的休闲类游戏,每天总时长控制在30分钟内,避免睡前2小时...[详细]
2025-04-25 15:03
高三还在玩手机到半夜怎么办
高三还在玩手机到半夜怎么办
高三学生深夜玩手机影响学习效率,可通过调整作息、心理干预、家长监督、时间管理和环境优化改善。1、调整作息:长期熬夜玩手机会打乱生物钟,导致白天注意力不集中。建议固定起床和入睡时间,睡前1小时关闭电子设备,使用渐进式放松训练帮助入眠。可尝试褪...[详细]
2025-04-25 14:58
高三了还在玩手机会怎么样
高三了还在玩手机会怎么样
高三沉迷手机会导致学习效率下降、情绪波动加剧、生物钟紊乱、社交能力退化、考试焦虑加重。1、学习效率:手机高频使用会分散注意力,大脑频繁切换任务导致认知资源耗竭。建议采用番茄工作法,每25分钟专注学习后允许5分钟查看手机,同时关闭非必要通知。...[详细]
2025-04-25 14:52
高三了还在玩手机正常吗
高三了还在玩手机正常吗
高三阶段频繁使用手机可能由学业压力释放、时间管理失衡、同伴影响、家庭监管缺位、手机依赖倾向等因素导致,需通过目标设定、行为替代、环境控制、认知调整、专业干预等方式改善。1、压力释放:高考压力可能引发逃避行为,手机娱乐成为即时减压渠道。建议采...[详细]
2025-04-25 14:47
无能的人是怎样的
无能感源于自我认知偏差与能力发展的不匹配,表现为逃避挑战、消极归因、低自我效能感、社交回避、情绪压抑五种典型特征。1、逃避挑战:长期失败经历导致对困难任务的回避行为,形成"习得性无助"心理模式。改善需采用认知行为疗法中的暴露技术,从完成简单...[详细]
2025-04-25 14:41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