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知识 > 正文

你的不自信,都源于这三个方面

发布时间: 2021-10-05 13:34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生活中经常有人抱怨自己不够自信,羡慕别人能诺诺大方,口若悬河,自信满满,其实一个人的不自信,从心理学上来说,都是有深层次的原因的,但对于普通人,由于缺乏这方面的专业知识,不能很好的知道和了解,所以就更谈不上改变了。

今天我们就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一下一个人不自信的心理因素,或许会分析到你无法意识到的潜意识内容,那么请不要急着反驳,因为人类意识中百分之八十都是潜意识,是个体意识不到但又发挥重要作用的部分。

01

年幼时家人、亲戚朋友、学校老师的不鼓励

年幼时家人、亲戚朋友、学校老师的不鼓励,甚至是打压式的教育是我们不自信最大的根源,这与中国家庭的特点有关,这也与我们的传统文化、传统观念有关,这里我们不做评价,单纯地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

发展心理学是一门专门研究人身心发展,特别是心理发展的心理学分支,按照发展心理学的观点,婴幼儿时期、儿童时期一个人成长与发展的环境会对以后的性格产生巨大作用,关于这一点心理学家做过大量实验,也有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佐证。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幼年时期的经历,学校教育、家庭成长环境定义一个人了一个人的一生,因为这个时期形成的思维习惯全部进入了一个人的潜意识,而这些东西就算成年之后个体也是意识不到的。

02

长期以来习得的消极的自我评价,和比较心理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习得性无助”,是过度自卑的最明显特征,一个人习惯了长期以来的自我否定,习惯性的对自己的言行举止持否定态度,于是在很多时候都在“攻击自己”,给自己不合格的结论。

当然最明显的来源还有一个人的比较行为,比较之后,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开始消极的评价自己,长此以往,习得了这种自动反应,便无时无刻处在这样的状态下。

其实大可不必,就像其他任何一个坏习惯一样,改变和戒除才是硬道理,才是变得自信的唯一方法,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做呢。

03

完美主义心理倾向导致的极度敏感

一个自卑的人通常都会是一个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在心理上也会是一个敏感的人。完美其实是一件非常虚幻的事情,因为它根本不存在,你即使可以无限靠近它,但却终不可到达。

按照发展心理学家的观点,小孩子在如厕等个人卫生方面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规范,最终要么会极度不注重个人习惯,形成大大咧咧的性格,要么会极度苛责,形成完美主义心理倾向。

此外如果在幼儿时期没有得到周全的照料,容易形成敏感的心理,而无论是完美主义还是敏感心理都是导致自卑的一个很重要的根源。

总的来说,一个人的不自信,与这三个方面有重要关系,第一,与年幼时期家人、亲戚朋友、学校老师的不肯定有关;第二,长期以来习得性的消极评价,和一贯的比较心理;第三,完美主义心理倾向和极度敏感。

编后语:10个培养自信的有效方法:

1.培养耐心

自信确实需要培养,所谓的“培养”,即是说并非朝夕可达。所以,培养自信的最重要前提就是要具备耐心,如若缺乏耐心就要培养耐心。没有耐心的话就什么都做不成,更别提什么“自信”了。有所成就,就会伴随着自信的增长。

2.习得并精通一种技能

具备学习能力的人通常都很自信,反过来也一样,真正自信的人通常是因为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所以面对挑战的时候他们不会怕,不会心虚,因为他们知道“大不了去学么”。自学能力的基础是耐心,而习得任何一种技能都会让人更加懂得耐心的重要,并且同时因为具备耐心与学习能力而更加自信。只要花时间真正精通了一种技能,那么学会其他一种技能的时候就会变得更轻松——这是良性循环。

3.相信积累的力量

再大的石头也无法阻挡种子发芽,只因为种子一旦开始发芽,那细胞的分裂尽管速度不快但却不见天日永不终止。滴水可以穿石的道理谁都懂但又好像谁都不相信——处于起点的人就好像是一粒细胞或者一滴水,但大多数人却误以为或者希望自己在起点上就强大锋利犹如一束激光,但这不现实。要通过学习培养耐心,运用耐心去等待长期积累之后可以获得的难以想象的好处与力量。

4.了解自己的局限

没有人无所不能。就算拥有真正强大学习能力的人也无法做到无所不能——因为时间不够。有些领域确实必需天分。在自己确实不擅长的地方该自卑就要自卑——这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该自卑的时候不自卑,就多了一个心理负担——并且还是永远摆脱不掉的负担,最终,肯定会拖累自信。凡事儿做得好必然容易自信,做得不好就很难自信,但是还没上阵呢,就背着一个又一个的包袱,能走多远?能做多好?

5.凡事儿都要提前做足功课

大声说话也好,穿着正式也罢,最多只能让一个人“显得”自信,而非真正自信。“坐在第一排”可能是因为近视,“快速走路”往往是因为时间观念不强——这些都与自信没关系。做任何事情,提前做足了功课,想不自信都难。自信不等于自以为是,自以为是的人最终都会被现实砸烂。中国人说“成事在天,谋事在人”,西方人说“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某个层面上都是一回事儿:不要理会运气(该来的时候它自然会来),重要的是专心做好功课。

6.注意细节

俗话说,“行家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当我们关注一样东西足够久的之后,就会发现自己犹如“开了天眼”一般,能够看到的,看清楚的越来越多。在自己必须做的事情上,一定要保持专注;不仅要专注,还要专注很长时间。只有这样,才有能力看到更多的细节,才有能力做足功课,才有能力处变不惊。很多时候,所谓“成功”只不过是一个中间状态,“更大的成功”才是挑战。忽视细节的人都并非故意,只是因为功夫未到;功夫未到,“中间状态”之后就是更大的失败。

7.培养从容的态度

走路慢一点,姿态自然从容;说话慢一点,声音小一点别人也能挺清楚。但这些都是形式而已,关键在于脑子不能慢。动作太快往往只是因为脑子太慢所以想得太少不够周到。有演讲经验的人都知道,说话太快实际上更可能是因为紧张。越有能力的人越容易从容,因为他们的能力足以使他们掌控局面。从容不是能够模仿的,是养出来的——靠实力。

8.关心身边的人

谁都需要身边的人的支持与关心,正如身边的人也需要他支持、他关心一样。与很多人相信的相反,朋友太多,不见得一定是好事儿。因为关心一个人支持一个人都是需要花费时间,而每个人不可逾越的终极限制只有一样东西——时间。小心选择朋友,因为你将与他们分享你的生命。没有这样的态度,就不会有真正的朋友。有那么三两个真正朋友的人,都会比较自信。

9.不要轻易追求完美

完美总是好的,但并不总是能够做到。事事追求完美的下场只有一个:标准越来越低。生活着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很多圣男圣女(剩男剩女)就是这样炼成的。学会在这个不完美的世界里不完美地生存,是一种难得的智慧。深刻理解“不完美才是常态”的人才可能做到“不会无谓地自卑”。凭借耐心,相信积累,再加上正常的智商,就算做不到最好,也能做到更好,何必过分强求?

10.尽量独立,承担必要的责任

有位哲人这样说过:“一个人的幸福程度取决与他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独立于这个世界”。这句话包含着深刻的智慧。很多的时候,独立意味着完整地承担必要的责任;能够运用自己的能力承担必要责任的人必然相对更加自信。一个人不能够独立,往往就会沦为他人的负担,没有人不讨厌负担,而被讨厌的人怎么可能自信呢?自信的人都知道一个简单的道理,自己是自己,别人是别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自己的责任自己承担。

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复禾健康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人的不自信都源于三个方面 人不自信有深层次的原因
人的不自信都源于三个方面 人不自信有深层次的原因
生活中经常有人抱怨自己不够自信,羡慕别人能诺诺大方,口若悬河,自信满满,其实一个人的不自信,从心理学上来说,都是有深层次的原因的,但对于普通人,由于缺乏这方面的专业知识,不能很好的知道和了解,所以就更谈不上改变了。今天我们就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一下一个人不自信的心理因素,或许会分析...[详细]
发布于 2022-03-01

最新推荐

独生子有什么性格缺陷
独生子女的性格缺陷可能与家庭环境、社会互动、教育方式、自我认知、压力应对等因素相关。1、过度自我: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兄弟姐妹的竞争与合作,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征。父母过度关注可能强化这种倾向,表现为缺乏分享意识或共情能力。改善...[详细]
2025-04-25 08:26
性格太闷了怎么改变
性格内向可通过认知调整、社交训练、兴趣培养、情绪管理和专业干预逐步改善。1、认知调整:内向性格的形成与早期成长环境密切相关,父母过度保护或否定式教育可能抑制表达欲望。改变需从重建自我认知开始,每天记录三个自我优点,使用积极语言替代"我做不到...[详细]
2025-04-25 08:21
抑郁黑白颠倒怎么调整过来
抑郁黑白颠倒怎么调整过来
抑郁导致的昼夜节律紊乱可通过光照疗法、药物干预、认知行为调整、作息管理和社交支持逐步恢复。1、光照疗法:褪黑激素分泌异常是抑郁患者昼夜颠倒的生理原因。早晨使用10000勒克斯光照箱30分钟,模拟自然日光重置生物钟,晚间避免蓝光刺激。临床数据...[详细]
2025-04-25 08:15
焦虑心跳快怎么缓解
焦虑心跳快怎么缓解
焦虑引发的心跳加速可通过心理调节、呼吸训练、药物辅助、生活方式调整和认知行为干预缓解。1、心理调节:焦虑状态下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率增快,短期可通过正念冥想降低应激反应。每天练习10分钟身体扫描或专注呼吸,帮助大脑从"战斗或逃跑"模式切换到平...[详细]
2025-04-25 08:10
怎样提高孩子记忆力
提高孩子记忆力需要综合训练大脑功能、优化生活习惯、加强营养摄入、建立记忆策略、保持情绪稳定。1、大脑训练:记忆力的基础是神经突触连接,通过特定训练可促进海马体发育。每日进行10分钟数字记忆游戏,使用闪卡重复识记图案,安排积木空间排列练习能有...[详细]
2025-04-25 08:04
14岁的女孩子抑郁有哪些行为
14岁的女孩子抑郁有哪些行为
14岁女孩抑郁可能表现为情绪持续低落、社交退缩、学业下滑、生理紊乱、自伤倾向等行为,需结合心理干预与家庭支持系统干预。1、情绪波动:抑郁青少年常出现持续两周以上的情绪低落或易怒,对以往感兴趣的活动丧失热情。典型表现包括无故哭泣、情绪麻木或突...[详细]
2025-04-25 07:59
学生逆反心理怎么正确引导和教育
学生逆反心理的正确引导需从心理发展特点、沟通方式、教育环境、情绪管理和行为干预五方面入手。1、发展特点:青春期大脑前额叶发育不完善导致情绪控制力弱,激素变化加剧冲动行为。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训练,如通过角色扮演学习换位思考,正念冥想提升情绪...[详细]
2025-04-25 07:53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