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知识 > 正文

相爱时也要给自己留一片天地

发布时间: 2014-08-13 15:34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很多情侣反映这样一种状态,见面时候互相烦,不见面互相念,也许这就是距离产生美的一种诠释吧。所以说这也给夫妻提了个醒,天天粘一起没有自己的空间,反而不能使感情更进一步,有时还会因为对方失去自我,给自己一片天地,也许对方会因为挂念而更爱你!

小编推荐:

软妹子战术让男人越来越爱你怎样去结交身份高的人

夫妻双方都有独立或者独处的需要

Kahi Gibran在《先知》一书中提及,夫妻之间既需要尊重的联系之需要,同时也要尊重独立之需要:彼此相处,亦有独处;

天堂的风在你们之间跳舞;爱他人,但不要为爱所缚;在你们的灵魂海岸间,是涌动的大海;一起唱歌跳舞,享受快乐;但给你们自己独处的时间;琵琶的琴弦,随着相同的音乐而动,但彼此相分离。

大多数关系中,一名伴侣更能理解分隔的需要,而另一位更能意识到联系的需要。这些不同的趋向,能够为双方的学习和成长创造一些"有趣的机会"。

这种差异能够以满足这些需求的方式,来提供一种将关系的两方面结合的手段。其挑战在于,要把双方的观点都看做是合理的,甚至是必要的,而非谴责其是错的。

当然,有些情况下,夫妻双方都有强烈的独立或者独处的需要。在减小矛盾的可能性的同时,这会增加互不联系的风险,而非让关系变得更加健康。当一名伴侣或者双方都不能拥有充分的独处时间,他们的情绪和行为就会出现一些特定的症状。

这些症状包括:偏执、易怒、倦怠、易变、焦虑、抑郁以及疲乏。缺乏独处的人或许没有意识到,缺失和不适,是与一种事实相关的。这种事实便是,他们没有将双方的生活纳入到一致基础--他们独处的需要。

做出需要的改变,获得必要的改正,以重新建立关系平衡,就要开始意识到并非事情的失衡,要承认独处或者独立的时间是需要的。鉴于各自不同的意图,独处与孤独是不同的。

孤独的体验,是不与他人联系以避免可能的不愉快的、带来威胁的、挑拨性的或者难于处理的体验。

而另一方面,独处是出于恢复和补充自己的精神和感情的想法,以便能够更高效地与人、与周围的世界相处。因此,花费在孤独上的时间,增强了导向愤恨、自怜、防御和怀疑的趋势,而花费在独处上的时间,增强了自我意识、同情、同感以及承受脆弱等承受能力。

独处的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被忽略、被解除

短则几分钟,长则数日。如果有更长的独处不足,恢复过程的开始可能会需要个人休息的周末或更多的时间。内向的人可能会享受这段时间,并因为不需去解决他人的需要而带来的如释重负感到愉悦。

外向的人也需要这样的体验,即便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或者对完全独处和自我反省不感兴趣。

独处是一种自我照顾。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离开通常形式的刺激或转移注意力的事物(手机、电脑、电视、书本等),并不感觉格外舒服或愉悦。因此,花费时间为内心充电、转变当前的心态以更加开放,这种观点不仅有其价值,也很有必要。

当然,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需要面对和解决一些逻辑性挑战后,才能以负责的方式,来脱离一个人的基本承诺。对于双方来说,当独处和独立的需要,以和关系的幸福、生活的其他方面相等同的地位被接受时,就很容易去优先考虑它,并找方法来将这种体验更全面、更有规律地融入到关系中来。

西方文化中有一种趋势--相比于花费时间冥想,人际互动更受重视。因此,当情形并非必然如此时,判断一个人自己,或其他人是否是反社会的或孤立的就变得容易。

如果我们将那从心底接受那些文化评估,就会出于间歇性与他人分隔的欲望,而误会我们自己或者我们的伴侣。这会导致我们拒绝独处的体验,就会无法满足需求,并承受痛苦增强的风险。

最终,我们的身体、情绪、健康、关系,或者生活中其他的一些领域就会面临不可避免的崩溃。尊重我们独处的需要,并不能保证这种崩溃永不发生,但当其发生之时,可以更快地加以纠正,减小其所导致的破坏。

如果一个人比其伴侣更能够、更乐意去承认自己对独处的需求,并做出行动,那么,他(她)的伴侣就会体会到批评、愤恨所伪装的嫉妒。

如果一个人在独处上花费太多时间,或者用这段时间来躲避他人和孤立自己,或许就需要一块合理的关注区域,这个问题需要得到解决。在关系中发展出充分程度的信任前,就独处时间的花费来进行讨论和协商可能是需要的。

更多的相处时间可能是许多关系难题的答案,但这并非是适用于所有现象的方法。夫妻们也并不总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在独处空间中。关系,就像一切活动的有机体,一直都处于变动中。

因此,它需要不断的注意、照料和调整。当我们限于生活持续不断的需求,偶尔出于不适他人的想法,花费时间来独处,能够帮助我们识别、处理,有时候甚至回答我们并未察觉的问题。你要知道,花费这些时间并非自私,这是你能够为自己和关心的所有人能做的最仁慈的、最有礼貌的事

猜你喜欢:

改变自己做人生赢家3个习惯改善人际关系

更多内容请关注复禾健康心理频道http://psy.fh21.com.cn/

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复禾健康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夫妻相处要给对方留空间
夫妻相处要给对方留空间
当一段感情到了某个阶段,如“七年之痒”大关,许多女人就会开始非常焦虑。到底要怎么做,才能让感情一直保持在最初的热度,不因时间而失温呢?1、预留换气的时间与空间当我们在水中游泳的时候,也需不时地脱离水面换个气,和另一个人的相处与生活也是如此,...[详细]
发布于 2015-07-02

最新推荐

孩子中考前的焦虑怎么做心理辅导呢
孩子中考前的焦虑怎么做心理辅导呢
孩子中考前的焦虑可以通过心理辅导、调整作息、情绪管理、家庭支持和适度放松等方法缓解。1、心理辅导:中考前的焦虑可能源于对成绩的担忧、对未来的不确定或学习压力过大。心理辅导可以帮助孩子识别焦虑的根源,并通过认知行为疗法调整负面思维模式。心理咨...[详细]
2025-05-04 17:00
孩子记忆力不好注意力不集中是什么原因呢
孩子记忆力不好注意力不集中可能由遗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外伤、病理等原因引起。1、遗传:记忆力与注意力问题可能与遗传有关。如果家族中有类似情况,孩子也可能受到影响。治疗方法包括通过基因检测了解风险,并结合认知训练和药物治疗,如使用哌甲酯、...[详细]
2025-05-04 16:58
孩子记忆力差怎么办注意力不集中吃什么药
孩子记忆力差和注意力不集中可能与遗传、环境压力、生理发育、营养缺乏及病理因素有关,可通过药物治疗、行为干预、营养补充、心理辅导及环境优化改善。1、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可能导致孩子记忆力差和注意力不集中,父母若有类似问题,孩子也可能受到影响。治...[详细]
2025-05-04 16:57
孩子记忆力不好注意力不集中缺什么呢
孩子记忆力不好注意力不集中可能由遗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营养缺乏、病理原因引起,改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行为干预、营养补充、心理辅导、环境优化。1、遗传因素:遗传可能影响孩子的认知功能,某些基因变异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相关。治疗方法...[详细]
2025-05-04 16:56
孩子记忆力差怎么办有什么好方法治疗
孩子记忆力差可能与遗传、环境、生理、外伤或病理等因素有关,改善方法包括调整生活习惯、心理干预、药物治疗、营养补充和训练方法。1.遗传因素:记忆力差可能与遗传有关,家族中有类似问题的孩子更容易出现记忆力问题。治疗方法包括基因检测和个性化干预,...[详细]
2025-05-04 16:54
孩子记忆力差怎么办有什么好方法改善
孩子记忆力差可能与睡眠不足、营养缺乏、注意力分散、心理压力、学习方法不当等因素有关,改善方法包括调整作息、补充脑营养、专注力训练、情绪疏导和记忆技巧练习。1、调整作息:睡眠不足会直接影响海马体功能,建议学龄儿童每天保证9-11小时睡眠。建立...[详细]
2025-05-04 16:53
恨父母是什么心理
恨父母是什么心理
恨父母的心理可能由童年创伤、情感忽视、控制型教养、代际冲突、投射性认同等因素引起。1、童年创伤:长期遭受父母身体或情感虐待会形成创伤性记忆,大脑杏仁核过度激活导致情绪敏感。治疗方法包括创伤焦点认知行为疗法TF-CBT、眼动脱敏与再加工治疗E...[详细]
2025-05-04 1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