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成长心理 > 正文

社会青年群体性事件的的心理解读

发布时间: 2012-04-25 10:09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2011年,在一系列国家和地区的街头政治运动中,青年人是参与其中的主要力量。社会群体性事件背后隐藏着深层的社会心理学机制,是有规律可循的。

社会群体性事件的三大成因

任何一起社会群体性事件都会经历前期酝酿、导火索和爆发维持三个阶段。在酝酿期,负面情绪的长期累积、群体效能感和群体认同是形成社会群体性事件的三大成因。

比如,在多起社会群体性事件的参与者中,大部分是因为找不到工作而愤怒的大学毕业生或数量庞大的失业青年。由于这几年全球经济不景气和行业竞争加剧,年轻一代虽然接受了更好的教育,却面临毕业后失业的严酷考验,生活水平和发展机会反而比不上父辈。这种心理落差导致青年人对社会的强烈不满,他们举行示威游行,甚至走上对抗、暴力骚乱的道路以发泄郁积已久的情绪。

当参与到群体性事件中时,人群的数量越庞大,参与者的效能感就越高,即参与者可以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并相信能够通过集体的共同努力而改变目前自己所处的不利地位。比如在中东和非洲一些专制政体的国家,一旦民众感受到集体的力量,这股力量甚至可以强大到影响国家政权,引起政局的动荡。

此外,在青年人群体中,群体认同这一因素非常显著,因为该群体具有共同的问题诉求、共同的生理年龄特点以及共同的社会身份地位,这形成了一股无形的凝聚力,会吸引更多的旁观者参与,也会让参与社会群体性事件的人做出更加一致的行为。

当民众内心具备了负面情绪积累、效能感和认同感三大心理要素时,大规模的社会群体性事件可以说一触即发。但是,人们将某种行为意愿最终转化为实际的行动往往还需要一个导火索,通常是一件初看起来并不起眼的社会事件。比如中东突尼斯一名失业男青年的自焚事件、英国伦敦一名青年男子与警察交火的中枪事件等。首先,在导火索事件中,冲突双方的互动方式决定了群体性事件爆发与否。当警方倾向于将所有参与者都视为“暴徒”时,参与者就更容易采取极端和冲动的手段。即高压措施如果运用不当,会反过来促使群体性事件的参与者后来“回报”真正的“暴徒行为”。

再加上青年人群体本身具有情绪易激怒、叛逆、行为易冲动等心理特点,很容易演化为大规模的社会群体性事件。因此,从社会群体性事件的类型来看,青年人主要参与以具体利益为诉求的社会性事件和以情绪感染为特征的情绪冲动型事件两类。

如何预防和疏导

预防是指在事件尚未发生时,及时洞察和分析社会群体性事件的诱发因素,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加强信息的公开、透明和权威发布,是避免事态恶化的关键。传统的那种信息封锁和压制在网络信息社会不仅不能奏效,反而会起到反作用。信息不透明和以讹传讹容易造成谣言,而谣言的传播是以宣泄、焦虑和愤怒等不良情绪反应为基础的。国内最近几年社会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都与大量谣言流传有关。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该选择科学的信息发布形式和方法,避免被谣言左右的民众作出草率判断。

要加强对群聚场所的管理。社会群体性事件在发生的过程中,会通过情绪感染和行为模仿的社会心理学机制进一步演化。这些机制发生作用需要有一定的场所。一旦群体性事件发生之后,要想通过警力驱散群众,效果非常有限。单靠从外部施压,这会导致群体的进一步团结;也不能依靠以暴制暴,这会导致恶性循环、冲突升级。比较好的办法是加强对群聚场所的管理,要采取果断的措施让旁观者离开群体,并打消其加入群体的念头。

最后,在社会层面提倡积极的群体活动。青年人刚走过澎湃的青春期,处在强烈的自立愿望与社会经验相对缺乏的心理准备状态,参与社会群体活动可以使他们更容易发展出群体意识,从而完成向成人发展的过渡。因此,要在国家和社会各个层面提倡适合青年人特点的集体活动,以满足其自身发展的需要。

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复禾健康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什么是群体性癔症
什么是群体性癔症
群体性癔症是一种心理现象,表现为一群人同时出现相似的身体或心理症状,但这些症状并没有明确的生理病因。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压力大或情绪紧张的环境中,比如学校、工厂或社区。群体性癔症的核心在于“传染性”,一个人的症状会迅速影响到周围的人,形成一种集体反应。群体性癔症的发生往往与心理暗示...[详细]
发布于 2025-01-13

最新推荐

高三拼命到什么程度
高三学生过度拼命可能由学业压力、自我期望、家庭期待、竞争环境、生理透支等因素导致,需通过时间管理、心理调适、健康维护、目标调整、社会支持等方法缓解。1、学业压力:高考升学压力直接导致学生延长学习时间,部分学生每天学习超过14小时,牺牲睡眠和...[详细]
2025-04-24 14:06
学渣如何在10天内逆袭学霸
短时间内提升学习效率需要科学方法、高效策略和严格自律,关键在于目标拆解、时间管理、记忆强化、刻意练习和心理调节。1、目标拆解:将大目标分解为每日可量化的小任务,例如10天内掌握某学科核心知识点,需按章节划分每天学习3-5个关键概念。采用SM...[详细]
2025-04-24 14:00
学渣如何在一个月内逆袭学霸
学渣逆袭学霸需要科学方法、高效执行和心态调整,关键在于目标拆解、时间管理、记忆训练、错题分析和压力调节。1、目标拆解:制定每日可量化的学习任务,将大目标分解为小单元。采用SMART原则设定具体计划,比如每天掌握20个英语单词、完成3道数学压...[详细]
2025-04-24 13:55
学生缓解压力的方法
学生缓解压力可通过时间管理、运动调节、心理调适、社交支持和环境优化实现。1、时间管理:学业任务繁重是学生压力的主要来源。制定优先级清单,将大任务拆解为小目标,使用番茄工作法25分钟专注+5分钟休息,每天预留弹性时间应对突发状况。电子日历设置...[详细]
2025-04-24 13:49
中考前或者中考的时候为什么备考受影响
中考备考受影响可能由心理压力、睡眠不足、家庭环境、学习方法不当、身体健康问题等因素导致。1、心理压力:考试焦虑是常见原因,过度担忧成绩会触发皮质醇水平升高,导致注意力分散和记忆力下降。认知行为疗法中的暴露疗法可逐步脱敏,每天进行15分钟正念...[详细]
2025-04-24 13:44
高三学生状态不好怎么办怎么调整
高三学生状态不好怎么办怎么调整
高三学生状态不佳可能与心理压力、睡眠不足、学习方法不当、营养失衡、缺乏运动有关,可通过心理调适、作息优化、效率提升、饮食调整、适度运动改善。1、心理调适:长期高压环境易引发焦虑抑郁情绪,表现为注意力涣散或情绪波动。认知行为疗法能帮助识别负面...[详细]
2025-04-24 13:38
高三后半年有可能逆袭吗
高三后半年逆袭需要科学规划与高效执行,关键在于时间管理、方法优化、心态调整、薄弱项突破和健康保障。1、时间管理:高三后期时间紧张是普遍现象,但通过制定精确到小时的日计划表,将碎片时间用于背诵类科目复习,晚自习集中攻克数理化等逻辑性强的内容。...[详细]
2025-04-24 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