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人群心理 > 正文

青少年群体闹事的原因是什么呢?

发布时间: 2012-02-16 09:0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2011年,在一系列国家和地区的街头政治运动中,青年人是参与其中的主要力量。社会群体性事件背后隐藏着深层的社会心理学机制,是有规律可循的。

社会群体性事件的三大成因

任何一起社会群体性事件都会经历前期酝酿、导火索和爆发维持三个阶段。在酝酿期,负面情绪的长期累积、群体效能感和群体认同是形成社会群体性事件的三大成因。

比如,在多起社会群体性事件的参与者中,大部分是因为找不到工作而愤怒的大学毕业生或数量庞大的失业青年。由于这几年全球经济不景气和行业竞争加剧,年轻一代虽然接受了更好的教育,却面临毕业后失业的严酷考验,生活水平和发展机会反而比不上父辈。这种心理落差导致青年人对社会的强烈不满,他们举行示威游行,甚至走上对抗、暴力骚乱的道路以发泄郁积已久的情绪。

当参与到群体性事件中时,人群的数量越庞大,参与者的效能感就越高,即参与者可以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并相信能够通过集体的共同努力而改变目前自己所处的不利地位。比如在中东和非洲一些专制政体的国家,一旦民众感受到集体的力量,这股力量甚至可以强大到影响国家政权,引起政局的动荡。

此外,在青年人群体中,群体认同这一因素非常显著,因为该群体具有共同的问题诉求、共同的生理年龄特点以及共同的社会身份地位,这形成了一股无形的凝聚力,会吸引更多的旁观者参与,也会让参与社会群体性事件的人做出更加一致的行为。

当民众内心具备了负面情绪积累、效能感和认同感三大心理要素时,大规模的社会群体性事件可以说一触即发。但是,人们将某种行为意愿最终转化为实际的行动往往还需要一个导火索,通常是一件初看起来并不起眼的社会事件。比如中东突尼斯一名失业男青年的自焚事件、英国伦敦一名青年男子与警察交火的中枪事件等。首先,在导火索事件中,冲突双方的互动方式决定了群体性事件爆发与否。当警方倾向于将所有参与者都视为“暴徒”时,参与者就更容易采取极端和冲动的手段。即高压措施如果运用不当,会反过来促使群体性事件的参与者后来“回报”真正的“暴徒行为”。

再加上青年人群体本身具有情绪易激怒、叛逆、行为易冲动等心理特点,很容易演化为大规模的社会群体性事件。因此,从社会群体性事件的类型来看,青年人主要参与以具体利益为诉求的社会性事件和以情绪感染为特征的情绪冲动型事件两类。

如何预防和疏导

预防是指在事件尚未发生时,及时洞察和分析社会群体性事件的诱发因素,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加强信息的公开、透明和权威发布,是避免事态恶化的关键。传统的那种信息封锁和压制在网络信息社会不仅不能奏效,反而会起到反作用。信息不透明和以讹传讹容易造成谣言,而谣言的传播是以宣泄、焦虑和愤怒等不良情绪反应为基础的。国内最近几年社会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都与大量谣言流传有关。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该选择科学的信息发布形式和方法,避免被谣言左右的民众作出草率判断。

要加强对群聚场所的管理。社会群体性事件在发生的过程中,会通过情绪感染和行为模仿的社会心理学机制进一步演化。这些机制发生作用需要有一定的场所。一旦群体性事件发生之后,要想通过警力驱散群众,效果非常有限。单靠从外部施压,这会导致群体的进一步团结;也不能依靠以暴制暴,这会导致恶性循环、冲突升级。比较好的办法是加强对群聚场所的管理,要采取果断的措施让旁观者离开群体,并打消其加入群体的念头。

最后,在社会层面提倡积极的群体活动。青年人刚走过澎湃的青春期,处在强烈的自立愿望与社会经验相对缺乏的心理准备状态,参与社会群体活动可以使他们更容易发展出群体意识,从而完成向成人发展的过渡。因此,要在国家和社会各个层面提倡适合青年人特点的集体活动,以满足其自身发展的需要。

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复禾健康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青少年群体怎么能迅速减肥?
青少年群体怎么能迅速减肥?
青少年肥胖严重影响身体健康,所以青少年减肥迫在眉睫。青少年怎么能迅速减肥呢?青少年怎么能迅速减肥还能保持身体的健康呢?关键就是要选择对了正确的减肥方法,饮食和运动一定要合理的搭配,这样就能迅速减肥了!青少年群体怎么能迅速减肥?青少年怎么能迅速减肥1、合适的早餐合适的早餐是中学生怎...[详细]
发布于 2012-03-16

最新推荐

总是感觉饿是什么原因
频繁饥饿感可能由血糖波动、饮食结构失衡、情绪压力、消化系统异常或代谢性疾病引起。1、血糖波动:胰岛素抵抗或低血糖会导致饥饿感加剧。当血糖快速下降时,身体误判能量不足而发出进食信号。调整饮食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分餐制每日5-6顿小...[详细]
2025-04-25 09:48
为什么23岁长得像十几岁的
23岁外貌显年轻可能由遗传因素、激素水平、生活习惯、皮肤护理方式、心理状态等原因引起。1、遗传因素:家族基因决定面部骨骼发育速度和皮肤老化进程,部分人群天生胶原蛋白流失较慢,颧骨、下颌角等部位保留青少年特征。可通过基因检测确认遗传倾向,医美...[详细]
2025-04-25 09:42
一天到晚都感觉饿是什么原因
频繁饥饿感可能由血糖波动、饮食结构失衡、情绪压力、睡眠不足或潜在疾病引起。1、血糖波动:高升糖指数食物快速分解导致血糖骤升骤降,触发饥饿信号。选择低GI食物如燕麦、全麦面包,搭配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延缓消化。监测餐后血糖反应,必要时进行糖耐量测...[详细]
2025-04-25 09:36
一天到晚觉得饿是怎么回事
频繁饥饿感可能由血糖波动、饮食结构失衡、情绪压力、消化功能亢进、代谢性疾病等因素引起。1、血糖波动:高升糖指数食物快速升高血糖后引发胰岛素过度分泌,导致血糖骤降产生饥饿感。选择低GI食物如燕麦、全麦面包,搭配蛋白质延缓消化速度,少量多餐维持...[详细]
2025-04-25 09:31
鞋子干净的人说明什么
鞋子干净的人往往反映出个人习惯、心理状态、生活环境、职业特征、自我管理五个维度的信息。1、习惯养成:保持鞋子清洁通常体现规律的生活习惯,这类人群往往有固定的清洁流程和时间规划。从心理学角度看,重复性清洁行为可能源于秩序需求,通过整理外在物品...[详细]
2025-04-25 09:25
为什么有人怕毛绒绒的东西
对毛绒物品的恐惧可能由遗传易感性、童年创伤经历、感官过敏、文化暗示以及特定病理因素共同导致。1、遗传因素:部分人群对毛绒材质的排斥与遗传相关,家族中若有特定物体恐惧症病史,后代出现类似反应的概率提升30%。基因检测显示SLC6A4基因多态性...[详细]
2025-04-25 09:20
什么人容易看见脏东西
幻觉或异常视觉体验可能与遗传易感性、精神疾病、脑部损伤、药物作用及感觉剥夺等因素有关。1、遗传因素:家族中有精神分裂症或双相情感障碍病史的人群,出现幻觉的风险显著增高。特定基因如COMT、DISC1的变异可能影响多巴胺系统功能,导致感知异常...[详细]
2025-04-25 09:14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