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话题 > 正文

心理科普 微信焦虑症,你有吗?

发布时间: 2021-05-26 12:02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每天捧着手机当“低头族”,随时不忘刷新朋友圈,发了语音消息总想重听一遍,一小时以上不碰手机就感觉“损失了好几亿”……小小的手机APP,改变了无数人的社交模式,甚至生活模式,也令不少人感到某种“社交焦虑”,接下来针对绝大多数人都会有这几种现象。

心理科普 微信焦虑症,你有吗?

现象一:

发朋友圈后没留言,感觉特闹心

在某事业单位工作的陈女士说,每次她在朋友圈里发了图片或者消息,就要捧着手机不停地刷新,看看有没有人留言或点赞,一有留言立即回复,每次的消息下面挂着一长排对话才感觉心满意足。

在生活中,有不少人和陈女士一样,特别关心自己朋友圈的消息下面是否有人关注或回复。有些人还会定期“清理”自己的朋友圈消息,把一些不满意的照片、评论、消息等删掉。

专家说:

对朋友圈的互动特别关注的人,往往希望自己在别人心里是重要的,希望能够获得众人的关注。

心理科普 微信焦虑症,你有吗?

其实这是一种基本的心理需求,但过分关注手机中的互动,可能代表着此人在现实中得到的关注不够。还有一些人发出某些消息,是希望特定的几个人或某个人看到并回应,这也表明发消息者心里很看重这些人,而在现实中渴望关爱、关注的愿望没有获得充分满足。

现象二:

发出的语音信息总要再听一遍

“我每次发出去的语音消息,都忍不住要重听一次,甚至重听好几遍。这是不自信的表现吗?”29岁的白领小曹有这个疑惑,而发现这个问题后,询问过周围的几个朋友,发现不少人也有重听的习惯,主要是为了确认自己说得清不清楚,有没有什么错误。有些人则表示听自己的声音感觉挺好,有自我欣赏的成分在其中。

专家说

大部分人是否重听语音消息,往往与说话的对象有关。对于比较重视的人,或者所说的内容比较重要时,会重听消息,确认内容正确与否、自己说得好不好,这是比较正常的情况。

如果每一条都重听,则说明存在轻微的焦虑,有不安全感,在人际关系中很害怕自己出错或表现不佳,比较在乎外界对自己的评价。同时,听自己的声音可能还有一种自我心灵对话的效果,类似于自言自语,能够起到一定的增强安全感、缓解心理压力的作用。因此,这类人可以适当增强自信,对外在评价不要过于敏感。

现象三:

群聊的时候害怕做话题“终结者”

21岁的大学生琳琳提到一个现象:“每次群聊时,大家本来讨论得挺热闹,我一说话,就突然没人接茬了,特别尴尬。有时候遇到这种情况,我就会很焦虑,不停地看手机,或者绞尽脑汁提出点新的话题让大家来接,很怕自己变成群聊的‘终结者’。”

专家说

在一个热闹的场景中,忽然一个人说完后没人再说了,面对这种沉默,哪怕只有短短的几秒钟,都会令人产生尴尬。

这种沉默时的尴尬属于正常的心理现象,不必对此过分焦虑。另外,沉默的原因有很多种,可能某句话很深刻、很有分量,引起参与者的思考,或者说话者本身比较重要,说话的内容属于压轴性的总结,都可能使群聊出现沉默。

另外,虚拟的群聊中还很可能出现巧合,刚好你说完话后大家都有事情忙,没顾得上回话。这些情况,都不需要“终结者”太过在意。

现象四:

一会不看微信,感觉错过上亿信息

微信加了几十个群,通讯录名单几百人,每天要花数小时看完每一条朋友圈消息,生怕错过哪条有用的信息……

心理科普 微信焦虑症,你有吗?

当下,不少手机控、微信控有这样的习惯,甚至有人戏称“一个小时不看微信,感觉像错过了几个亿”。但42岁的企业主管白女士表达了一部分人的观点:“每天花很多时间刷微信,感觉学了不少东西,可一天下来回想起来,又没记住几条真正有用的。”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得到的却都是“碎片化信息”,不少人因此产生焦虑

专家说

从现实角度来说,花越多的时间看朋友圈,说明在现实生活中做事情的时间就越少,与家人、同事真正面对面交流的时间也会大幅度减少。

有一些基本不刷朋友圈的人,他们往往在生活中有某些着迷的兴趣爱好,为此投入了较多精力,刷朋友圈的时间就会相应减少。

社交软件为人们提供了非常便捷的交流平台,人们可以不见面就能沟通。但与此同时,社交软件这么火爆,恰恰说明整个社会人群的心理需求满足不够,人们太过于忙着赚钱、忙着生活,但内心渴望交流、渴望受关注等情感需求没有获得充分满足。

【微信焦虑症】:其实是一种期待焦虑症,指的是对未发生的事情感到紧张焦虑,容易往坏的方面想,这是一种负面情绪。而期待好友回复是一种正面情绪,体现了与人沟通交流的愿望,微信是人际关系的一种交往方式,但也要正确使用,不可过度依赖。心理医生建议,不要把所有的空闲时间都用在“低头”中,也要抬起头来,增加与身边家人、朋友的正常沟通,切实地增进情感,别让网络沟通完全替代现实。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如何治疗心理焦虑症 心理焦虑症治愈的方法
如何治疗心理焦虑症 心理焦虑症治愈的方法
心理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它是指在一段时间内,人们对未来或某些具体情境的担忧和忧虑,而这些忧虑超出了正常范畴。如果不及时治疗,焦虑情绪就会进一步加深,甚至会转化为抑郁症等错误问题。在治疗心理焦虑症时,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心理辅导心理辅导是治疗焦虑症最常见的方式之...[详细]
发布于 2023-06-14

最新推荐

测一测你的异性长什么样 测自己的异性长相
心理测试无法真实预测未来伴侣的外貌特征,但可以通过投射效应反映个人审美偏好或潜在吸引力类型。这类测试通常基于心理学中的相似吸引理论、互补需求理论或潜意识偏好模型设计。多数情况下,这类测试会通过用户对色彩、形状、场景的选择,映射出偏好的面部特...[详细]
2025-07-01 09:42
人格权保护的客体
人格权保护的客体主要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荣誉权等人格利益。人格权是民事主体对其特定人格利益享有的权利,旨在维护人的尊严和自由发展。一、生命权生命权是自然人享有的以生命安全为内容的权利,是人格权中最基本...[详细]
2025-07-01 09:17
测一测你的异性长什么样 测一测你的异性缘
心理测试可以作为一种趣味工具帮助了解自己的异性吸引力特征,但无法精确预测具体外貌。异性缘主要受性格特质、社交能力和自我认知等因素影响。一、性格特质外向型人格往往更容易建立异性社交连接,幽默感和共情能力能显著提升亲和力。敏感度测试显示,情绪稳...[详细]
2025-07-01 07:34
女人太懦弱的特征
女性性格懦弱的表现主要有过度迎合他人、习惯性自我否定、回避冲突、缺乏主见、过度依赖他人。这些特征可能影响个人发展与社会关系,需通过心理调整逐步改善。一、过度迎合他人表现为无条件满足他人需求,即使损害自身利益也不敢拒绝。这类女性常将他人评价作...[详细]
2025-07-01 07:08
测一测你的压力程度
通过简单的自测可以初步评估当前压力程度,压力测试通常包括情绪状态、躯体反应、行为变化等维度。主要有睡眠质量、情绪波动、躯体症状、社交回避、认知功能五个核心指标。1、睡眠质量持续入睡困难或早醒是压力过大的典型信号。若每周出现三次以上睡眠中断,...[详细]
2025-07-01 05:25
女人如何表现柔弱
女性表现柔弱的方式主要有适度依赖、语言示弱、肢体语言暗示、情绪流露、情境利用等。这些方式需结合个人性格与场合灵活运用,过度或刻意可能适得其反。一、适度依赖在非原则性问题上主动寻求帮助,如请同事协助搬运重物、向伴侣咨询技术问题。这种选择性依赖...[详细]
2025-07-01 05:00
测一测你的性格优势
性格优势测试可以帮助您发现自身潜在的心理特质和积极品质。性格优势测试通常包括乐观、坚韧、创造力、同理心、领导力等维度,通过科学评估能够更清晰地认识自我优势。一、乐观乐观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特质,表现为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乐观的人更容易应对挫折...[详细]
2025-06-30 16:56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