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知识 > 正文

一个人晚年所有的不幸,从40岁就有征兆

发布时间: 2025-11-21 07:16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人生如一场修炼,世事万千中,我们需要实现自己内心的平衡。从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这些不同的人生阶段,各自独立却又相互牵连。晚年的生活,其实都是过去种下的“因”结出的“果”,一切都取决于我们自己。而一个人晚年所有的不幸,其实从40岁就有了明显的征兆。

一个人晚年所有的不幸,从40岁就有征兆

经济独立,晚年自由有底气

76岁的邻居赵叔,年轻时不思进取,花钱大手大脚,丝毫没有忧患意识。老年后,随之而来的问题明显:他的积蓄逐渐变少,身体也一日不如一日。儿子还在打拼阶段,用钱的地方数都数不过来,挣的那些工资除了生活开销,几乎全用来还了贷款。一场大病,彻底掏空了赵叔的积蓄,儿子虽想尽孝,但有心无力、压力重重,脸色也差了、抱怨也多了。面对“缺钱”的压力,父子俩身心俱疲,这段亲情中也多了几分苦涩。

其实不难发现,那些晚年过得体面且幸福的人,往往都手握存款,拥有应对风险的能力。他们在外打拼的儿女,也因此更能从容平衡小家庭与父母的需求。不论处于什么年龄阶段,其实很多危.机产生的根源,就是两个字“缺钱”。没钱真的会让人特别狼狈,无论是年轻,还是年老时。而经济独立,永远是我们最后的退路。

精神富足,晚年充实

贾平凹有句话:“人到晚年,请过高配生活,富养自己。”富养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一位叫“康康爷爷”的穿搭博主曾火遍全网,短短几个月就吸粉上百万,让人难以想象的是,那时他已84岁高龄。很多网友感慨的不是爷爷的穿搭,而是他哪怕年老,也始终在追求热气腾腾的生活。

人生阶段交替,除去物质生活,我们还需要能给内心带来“稳定性”的兴趣爱好,让精神与灵魂得到源源不断的滋养。年老时,我们的社交圈可能会逐渐缩小,也可能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但有了这些热爱,哪怕一人独处时,灵魂也有休憩之处,不会觉得孤单寂寥。年轻人的生活需要靠速度,老年人的生活需要靠高度。找到能让精神富足的生活方式,持续不断地充实内心,要尽早、用心去做,不管几岁,都绝对不晚。

四十不惑,晚年清醒且自在

40岁,就像一道人生的分割线,每个人或早或晚都得经历。很多40岁的中年人,表面上看,可能该有的都有了,有事业、有房有车、有家庭。然而40岁的内心可能没有看起来那么完整。生活琐碎、事业瓶颈、年龄危.机……往往让人身心俱疲。但再往后,就该努力靠向“不惑”了:接受自己暂时的“不完整”,主动向内求,明智地找到自己可以长期发展的道路。

有一个朋友,已入职10余年,早已是公司公认的技术骨干了。公司计划裁员,人到中年的他整天发愁。后来他再三斟酌,选择去另外一家小公司就职,并利用业余时间发展自己的副业。都说四十不惑,其实很多人到了40岁都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不知道自己真正擅长的是什么。就这样从中年进入老年,拿不起又放不下,终日浑浑噩噩,焦虑无比。但中年危.机也好,老年危.机也罢,都不要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角色上。因为每个阶段,都不缺能够主动选择的机会。

相比年轻时期,中年其实更应该有继续前行的底气。有了过去几十年的积累,40岁完全可以在接纳现状的同时,主动求变,在过往存量的基础上,再赋予增量。当晚年我们过上了清醒而自在的生活时,可以说:“这是我40岁时,主动选择的结果。”

保持健康,晚年更易幸福

24年鄂尔多斯马拉松,在2万余名跑友中有一位79岁的大爷。他与众多年轻跑者一道奔跑,2小时17分的成绩,足以与很多年轻人相媲美。赛后大爷说:“虽然我年纪大了,但出发后,越跑越兴奋,越跑越舒服。”同行的年轻跑者在一旁感叹:“这老头越跑越快,不好跟。”虽然已经79岁,但他从年轻时起就坚持每天跑十几公里,截至目前,他已参加了200多场马拉松。60多年的长跑运动,让他精力充沛、身体底子极佳,心肺功能远强于其他老人。

保持健康,才是真正的长期主义。健康是晚年最大的福气,也是能带来更多选择与自由的真正的财富。正如这位79岁的跑者说的:“运动不在于年纪大小,而在于长期坚持。”保持健康,为身体投资,什么时候都不晚。这样,晚年也能不惧衰老,以充沛的精力去体验人生每一瞬间的幸福。

用心经营,晚年一路相守

家庭和睦,与伴侣相知相守,离不开相互包容和用心经营。婚姻始于甜蜜,长于经营;若经营不善,婚姻之船则会驶向暗礁。小区里有一位老人,他与妻子分居多年,就像两个陌生人。有果必有因。年轻时,老人在外受了气,回家就毫不遮掩地发火,把妻子当出气筒,非打即骂,对孩子也毫不掩饰地发泄恶意与怨气。苛待亲人,是最无能的表现。也正因为如此,无论妻子和儿女,都十分厌恶他,不愿意与他待在一起。现在,老年的他孤苦无依,但后悔已无用。

40岁往后,恋爱时期的激.情与新鲜感早已褪去,生活重担的压力,伴侣间观念的差异,都不可避免地会让夫妻间出现摩擦。但家应该满是温暖与爱。处理各类不如意的事情,尤其是面对家人,要保持情绪稳定,不失控,能发自内心地珍惜与伴侣的关系,用心经营。儿童节目主持人“金龟子”刘纯燕与《新.闻联播》主持人王宁,结婚30多年,一直鲜少争吵。刘纯燕性格开朗,王宁沉稳内敛,相互间的理解和包容,化解了潜藏的矛盾。有时刘纯燕唠叨两句,王宁从不反驳。哪怕意见不一致,他也会认真地、不带愤怒情绪地说明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不会上头地争论高低。他说:“我知道她在耍小孩子脾气,我一个老人,跟小孩发什么脾气啊。”两人恋爱结婚,是情到浓时,是情投意合;经营婚姻,是相互包容,是彼此成就。

对年轻人来说,晚年不可怕,对老年人来说,晚年正是当下。保持经济独立,精神富足,保持身体健康,用心经营婚姻,一切都会给出最好的答案。短片《你好,四十》中有一段话:“在全新的未知中,回答岁月的提问,拼了命地热爱生活。去实现,去蜕变,保持健康,韧性向前。”愿我们不论是中年还是晚年,都活得繁花似锦。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早晚你会明白,一个人晚年生活的不幸,从40岁左右就已经开始了
早晚你会明白,一个人晚年生活的不幸,从40岁左右就已经开始了
"等我退休了就去环游世界!""等孩子成家了我就轻松了!"多少人在40岁时这样憧憬着晚年,却不知道命运的伏笔早已写好。那些被忽视的生...[详细]
发布于 2025-04-06

最新推荐

如何克服社交恐惧症的怯懦心理
如何克服社交恐惧症的怯懦心理
社交恐惧症患者可以通过系统脱敏训练、认知行为干预、渐进式社交实践等方式逐步克服怯懦心理。社交恐惧症可能与遗传因素、童年创伤、负面社交体验、神经递质失衡、性格特质等因素有关,通常...[详细]
2025-11-21 15:45
如何克服社交恐惧症的恐惧反应
如何克服社交恐惧症的恐惧反应
克服社交恐惧症的恐惧反应可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渐进式暴露训练、正念冥想、社交技能训练和药物治疗等方式实现。社交恐惧症主要表现为在社交场合中过度紧张、害怕被评价或拒绝,这些方法能有...[详细]
2025-11-21 14:06
如何克服社交恐惧症的焦虑情绪
如何克服社交恐惧症的焦虑情绪
社交恐惧症的焦虑情绪可通过认知行为调整、渐进式暴露训练、正念练习、社交技能提升及专业心理干预等方式缓解。社交恐惧症主要表现为对社交场合的过度担忧和回避行为,常伴随心悸、出汗等生...[详细]
2025-11-21 12:26
一生,要经历这三种感情
一生,要经历这三种感情
人生就像一场奇妙的旅行,沿途会遇到形形色色的情感风景。有些如春风拂面般温柔,有些似夏.日骤雨般激烈,而有些则像秋日私语般深沉。在这些情感交织中,有三种特别的体验,构成了生命的完...[详细]
2025-11-21 11:27
两个人互有好感,微信上会有这些默契
两个人互有好感,微信上会有这些默契
微信聊天框里藏着太多心照不宣的秘密。当两个人互相产生好感时,那些看似随意的对话背后,往往藏着令人心跳加速的默契。这些微妙信号就像摩斯密码,只有当事人才能破译。[详细]
2025-11-21 11:25
如何克服社交恐惧症的沟通技巧
如何克服社交恐惧症的沟通技巧
克服社交恐惧症可通过调整认知、渐进式暴露、学习社交技能、放松训练及寻求专业帮助等方法实现。社交恐惧症主要表现为在社交场合过度紧张、害怕被评价或拒绝,通过系统性训练可显著改善症状...[详细]
2025-11-21 10:47
真正的知己,是这样的
真正的知己,是这样的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能拥有一个真正的异.性知己实属难得。很多人对异.性友谊存在误解,要么过度暧.昧,要么刻意疏远。其实,健康的异.性知己关系有着独特的相处之道。[详细]
2025-11-21 10:21